• 作者:汪曾祺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 定价:3.95元
  • ISBN:9787540701758
  • 2021-08-31 13:18:0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8-31 13:09:3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12 19:14:14 摘录
    下了炕之后,不让人随便去看。下炕那天照例是猪头三牲,大香大烛,燃鞭放炮,磕头敬拜祖师菩萨,仪式十分庄严隆重。因为炕房一年就作一季生意,赚钱蚀本,就看这几天。因为父亲和氽老五很熟,我随着他去看过。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太热了一炕蛋全熟了,太小了温度不进蛋里去。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这两天他整天不离一步 许多事情不用他自己动手。他只要不时看一看,吩时两句,有下手徒弟照办。余老五这两天可显得重要极了,尊贵极了,也谨慎极了,还温柔极了。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他的神情很奇怪,总象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经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缅,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熟悉炕房情况的人,都说这行饭不容易吃。一炕下来,人要瘦一圈,象生了一场大病。吃饭睡觉都不能马虎一刻,前前后后半个多月!他也很少真正睡觉。总是躺在屋角张小床上抽烟,或者闭目假寐,不时就着壶嘴喝一口茶,哑哑地说一句话。一样借以量度的器械都没有,就凭他这个人,一个精细准准而又复杂多方的“表”,不以形求,全以神遇,用他的感觉判断一切。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味、缠绵的含情怀春似的异样感觉。余老五身上也有着一种“母性”。(母性!)他身验着一个一个生命正在完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12 18:28:04 摘录
    想起这个妹妹时,他母亲是一头乌青的头发。他多愿意一朵红花给母亲戴上。可是他从来没见过母亲戴过一朵花。
    是这一朵没有戴上的花决定了他的命运。
    母亲呀,我没有看见你的老。于是他的母亲有一副年轻的眉眼而戴了一头白发。多少年来这一头白发在他心里亮。
    他真愿意有那么一个妹妹。
    可是他没有妹妹,他没有!
    他的现在,母亲的过去。母亲在时间里停留。她还是那年轻,就象那个摘花的小姑娘,象他的妹妹。他可是老多了,他的脸上刻了很多岁月。
    他在相似的风景里做了不同的人物。风景不殊,他改变景多少?现在他在山上,在许多山里的一座小庙里,许多庙里的一个小小的禅房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1 20:37:23 摘录
    致秋一辈子走南闯北,跑了不少码头,搭过不少班,“傍”过不少名角。他给金少山、叶盛章。唐韵笙都挎过刀。他的戏多,见过的也多,记性又好,甭管是谁家的私房秘本,什么四大名旦,哪叫麒派,马派,什么戏缺人,他都来顶一角,而且不用对戏,拿起来就唱。他很有戏德,在台上保管能把主角傍得严严实实,不撒汤,不漏水,叫你唱得舒舒服。该跟好的地方,他事前给你垫足了,主角略微一使劲,“好儿”就下来了;主角今天嗓音有点失润,他也能想法帮你“遮”去,不特别“卵上”,存心“啃”你亡下。临时有个演员,或是病了,或是家里出了点事,上不去,戏都开了,后台管事急得乱转:“云老板,您来一个!”“救场如救火”,甭管什大小角色,致秋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他好说话。后台“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绷一会。有一次唱《桑园会》,老生误了场,他的罗敷,愣在台上多唱出四句大慢板!——临时旋编词儿。一边唱,一边想,唱了上句,想下句。打鼓佬和拉胡琴的直纳闷:他怎唱呀!下来了,问他:“您这是哪一派?”——“云派!”聪明,脑子快,能“钻锅”,没唱过的戏,说说,就上去了还保管不会出错。他台下人缘也好。从来不“拿糖”,“吊腰子”。为了戏份、包银不合适,临时把戏“砍”下啦,这种他从来没干过。戏班里的事,也挺复杂,三叔二大爷,师兄师弟,你厚啦,我薄啦,你鼓啦,我瘪啦,仨一群,俩一伙,你踩和我,我挤兑你,又合啦,又“咧”啦……经常闹纷纷。常言说:“宁带千军,不带一班。”这种事,致秋从来不往里和。戏班里流传两句“名贤集”式的处世格言,一是“小心干活,大胆拿钱”,一是“不多说,不少道”,致秋是身体力行的。他爱说,但都是海聊穷逗,从不勾心斗角,播弄是非。因此,从南到北,都愿意用他,来约的人不少,他在家赋闲当“散仙”的时候不多。
    云致秋行状 446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31 20:31:04 摘录
    那拜师学戏,有三种。一种是按月致送束修的。先生按时到学生家去,或隔日一次,或一个月去个十来次。一种本来已经坐了科,能唱了,拜师是图个名,借先生一点“仙气”,到哪儿搭班,一说是谁谁谁的徒弟,“那没错!”台上台下都有个照应。这就说不上固定报酬了,只是三节两寿一一五月节,八月节,年下,师父、师娘生日,送一笔礼。另一种,是“写”结先生的。拜师时立了字据。教戏期间,分文不取。学成之后,给先生效几年力。搭了班,唱戏了,头天晚上开了戏份那阵都是当天开份,戏没有打住,后台管事都把各人的戏份封好了,第二天,原封交给先生。先生留下若干,下剩的给学生。也有的时候,班里为了照顾学生,会单开一个“小份”,另外封一封,这就不必交先生了。先生教这样的学生,是实授的,真教给东西。这种学生叫做“把手”的徒弟。师徒之间,情义很深。学生在先生家早晚出入,如一家人。
    云致秋行状 444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11 11:41:51 摘录
    大淖记事:没有世俗约束的秀美感
    受戒:反讽清规戒律,推崇朴实的欲望和人性美
    汪曾祺和沈从文是地域性作家,但却又有文学上的美感和真实生活的美感。 同时对于佛,持尊敬,保留纯朴善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22:53:03 摘录
    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还露着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两边是卧房。隔扇窗上各嵌了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明亮亮的,这在乡下是不多见的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桅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桅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荸荠庵都闻得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22:45:37 摘录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小英子的家象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22:12:07 摘录
    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
    面如朗月,声如磐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