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和哈佛毕业的高材生缘何放弃金融分析师工作投身教育事业?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频道”至今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它为什么如此大受欢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定价:49.00元
  • ISBN:9787213060489
  • 2020-12-19 11:38:40 摘录
    相反,如果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如果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一个概念,那么他可以加快节奏,摆脱无聊的等待。如果某个知识点非常难,学生可以按下暂停键或者回头复习一下,尽可能多做练习,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再因跟不上节奏而感到难堪,还不会拖慢整个课堂的节奏。
    随时随地学习和自主掌控节奏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而那些能够真正掌控自学进度的学生需要另一种资源:对于已学过的课程,学生们必须有易于获得且源源不断的复习资源。与传统的课本和学习资料相比,互联网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课程可以重复利用,永远都不会消失。形象地说,就是黑板上的内容永远都不会被擦掉,书本永远不会被丢弃或被收回。学生有动力进行复习,是因为他们有信心找到他们想要复习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6 22:31:22 摘录
    1922年,沃什伯恩在温内特卡镇采用了新的教学形式,也就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温内特卡计划( Winnetka Plan)。

    这一计划的核心就是精熟教学法,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颇为激进。为什么呢?

    首先,它坚信,只要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任何学生都不会掉队或成绩不佳。

    其次,在精熟教学法中,每节课并不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解程度和成绩来确定的,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
    可汗学院的理论基础是精熟教学法。翻转课堂其实也是精熟教学法。而非所谓的先学后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6 22:26:55 摘录
    上面的内容表达了我内心深处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应多采用新技术,而不是担心新技术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灵活、细心地应用新技术,网络课程就能够让老师做更多“教”的工作,课堂也会变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工作室,而非一个被动听讲的地方。
    教学要更多地走出心理安全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6 22:15:26 摘录
    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理解知识。不管班级的规模是大是小,老师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入下一部分内容,而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假如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所有学生都能完全
    掌握知识。

    在混混沌沌地边摸索边辅导纳迪娅的过程中,以及之后我把自己的教育方法与人们的学习方法相比较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两个最为重要的认知:其一,课程的进度应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而不是人为规定一个统一的进度;其二,学生如果想要掌握更高难度的知识,就必须深入理解最为基本的概念。
    在开展教学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奥苏泊尔说的。 教学要因材施教。孔子说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16 22:10:30 摘录
    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摆脱这种限制和束缚的能力,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个性化,它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的责任感,重新唤醒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让学习变得如同寻宝游戏。
    科技是一把双刃刀。在教育中如何用,什么时候用都是需要去研究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1-09 18:23:48 摘录
    实际上,教育的目的与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无关,教育的目的是想助人们收获人生的果实,教育的责任是挖掘人的潜力,教育的使命是提升人的尊严。
    什么才是教育的目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49页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改变课堂环境,让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参与到同一个课堂中来。如果我们能够摆脱“大课堂”式的教育方法的束缚,摒弃“一刀切”的课程设置,那么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包容各年龄层学生的课堂。如果学生能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而我们也能将此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将孩子按照年龄进行分类,更不用根据学生的潜力进行“分班”了。年龄大一些或者学得快的学生甚至能够加入老师的队伍,指导或帮助在学习中掉队的学生。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众多榜样,能够得到哥哥、姐姐们的关怀。年纪稍大的孩子能够通过向弟弟、妹妹们解释学习内容,加深并完善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所有人不仅仅扮演着学生的角色,还都能成为别人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并贏得他人的尊重。这样的课堂不再因人为因素而与世绝,与教室外的世界更相近——因此,这样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45页
    如果我们能用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超越他人对我们现有的期望。通过自行掌控学习进度并借助老师辅导和亲身实践,我们可以学得更加深入和高效。如果我们能够自主地设定目标,那就能成就更远大、更卓越的事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41页
    这样做有什么危害吗?如果允许孩子顺应自己的天性并承担起新的挑战,他们不是会学到更多东西吗?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是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吗?如果学生能够提前毕业,他们岂不是可以给学校腾出宝贵的就学名额,让别的有需要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吗?没错,这样的方式的确需要更大的灵活性,还需要学校在每位学生身上花费更多精力。没错,为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还有很多技术和流程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还有一些长期养成的坏习惯需要慢慢改变,但教育的最终服务对象是谁?教育的目标是让校区董事会和校长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工作,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32页
    人不仅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在前文中谈到的有关神经科学和记忆力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在大脑中管理和储存信息是一个生理过程,它会消耗能量,燃烧卡路里,促成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替。从这些方面来看,动脑与体育运动非常相似,也遵循体育运动中“用进废退”的原则。此外,我们不仅可以选择是否动脑,还可以选择大脑运转的部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29页
    我们认为可汗学院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性格,让那些原先对自己的学业漠不关心的学生突然开始为自己承担责任,让曾经懒散懈怠的学生变得刻苦努力。我们相信,学生性格的改变是每个班级乃至每名学生获得惊人成绩的主要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26页
    标准化考试面临很多自相矛盾又充满危险的问题,这正是其中之一。它检验的是学生对某一门课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课程背后那些基础的知识点和概念。于是,为了迎合考试,课堂教学将其重心逐渐放在了应付考试上。老师只教最可能考的内容,考试也只考老师教过的内容,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尽的循环。而比一个个考点更为重要的知识点、思维方式以及理解水平却在这个过程中被忽略了,并被挤出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90页
    根据特定的情况,我们有时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有时可以借鉴传统的问题集。我们不仅应该通过有效的评估方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关注现实世界对教育的需求;不仅要重视发人深省的理论,还要关注实践的效果。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禁锢起来?过去,人们可能会找借口说,时间不够,但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这一理由已不再成立,教育也无需被教条式的理论束缚。如今,我们每天都能收集到上百万名学生的反馈数据,而正是得益于此,我们才能勾画出更多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85页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指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这个概念在可汗学院成立之前就已存在,所以也不是我最先提出的,不过,随着可汗学院视频课程风靡全球,这一概念也逐渐成了主流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翻转课堂”不仅简单,还能显著调动课堂参与者的积极性,它实际上是对普鲁士人创造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的改善。而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教育模式能将更多互动融入课堂,也能让学生自主控制听课的节奏,却没有解决按年龄分班、学习进度统一化的间题,也无法让考试的作用更多地向发现学生的漏洞而不是将学生定性的方面倾斜。我们将在后面看到,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我们得以做出更多改变,让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彻底摆脱普鲁士教育模式的束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80页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让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回家独立做作业这种标准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老师的技能?要知道,学生在家中做作业时,老师无法在他们身旁答疑解惑。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并满足政府的各项要求,老师们往往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作业。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我们不对作业进行回顾和讨论,那么布置家庭作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