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是阿德勒为畅销的作品之一,这是阿德勒的后期作品,可以一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生活的意义,心灵和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
  • 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 定价:35.00
  • ISBN:9787555505754
  • 2017-07-14 23:51:02 摘录
    也能取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孩子们通常都可以不通过成绩单,就能对彼此的能力有个相当完整的了解。他们知道谁的算数最好、谁的拼写最漂亮、谁的绘画最优秀、谁的体育不错,他们知道每个人在班级排名中的大致位置。但是,他们所犯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提升的空间。他们看着前面成绩比自己好的学生,觉得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好学生。如果孩子们在这方面的态度非常笃定,那他们就很有可能会让这种态度维持一辈子。即便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也都会计算出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距离,并认为自己永远都会这样远远落后他人。
    其实这是每小孩在儿时所持的想法。如果有好的老师引导,端正态度,每个小孩都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13 10:42:21 摘录
    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呢?他们必须做孩子妈妈需要做的工作一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取得孩子们的注意。孩子的整个末来转变都依赖于在最开始抓住他们的兴趣。没人能够通过严厉的训斥或者体罚做到这点。如果孩子到了学校之后,发现跟老师及其他的学生相处很困难,那我们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批评指责他们。否则只会让他们更为确定,他们不喜欢学校
    是对的。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一个在学校天天都会被训斥苛责的孩子,那我与老师的距离必然会越来越远。我会寻找一个能够逃离这种局面的办法—逃学。如果学生在学校表现不佳,看起来呆头呆脑,而且很难管教,经常逃学,那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学校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个舒适的环境。他们并不是真的智商不高,在为不上学编造借口、伪造家长信的时候,他们常常足智多谋,颇具独创性。但是,出了学校之后,他们会发现其他孩子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选择了逃课。从这些伙伴身上,他们会找到比学校更多的欣赏和认同。他们能在这种帮派小圈子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而不是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出,那些在班级中找不到平等感受的孩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其实老师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孩子都会取得不少进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13 10:08:12 摘录
    很多人问:“为什么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差异会如此之大?”一些科学家试图将其解释为不同的基因排列,但是我们已经知道,这只是一种迷信。我们]可以将孩子的成长比作小树的成长。如果一群小树苗一起长大,那每一棵树苗长大之后都会完全不一样。如果其中一棵树苗因为接受了更多的阳光和更肥沃的土壤,那它的发展会越来越影响到其他树苗的成长。它的树根会不断往外延伸,并吸走其他树苗的营养,给其他
    苗造成阴影。其他树苗就会因为受到影响而长得矮小。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家庭中会有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突出。
    一个表现突出的孩子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伤害,但是其他孩子只要有精神动力,相信会有另一番不同的精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11 10:08:07 摘录
    因此婚姻就是一种伙伴关系,没有一方应该高人一等
    这一点需要我们付出比以往更多地考虑。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为中,权威根本没必要存在,如果其中一位家庭成员尤为突出或者备受重视,这也是一种不幸。如果父亲是急性子,想要掌控其他的家庭成员,那他的儿子就会对男子气概产生错误的理解,而他的女儿也会承受更多的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将男性视为暴君。在女儿眼中,婚姻似乎就是一种屈服和奴役。有时,成年以后,她们会为了保护自己而远离男性,甚至从其他女人的身上寻找性趣。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以致很多孩子一生都将父亲视为自己的榜样,或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11 09:50:25 摘录
    众所周知,要扮演继母的角色尤为困难,前妻留下的孩子常常会与之作对。问题并非不能解决,我就曾看到过一些很成功的继母。然而,太多的女性并不能完全了解整个情况。如果孩子失去了母亲,他们必定会转向父亲寻求关注,而且父亲也会很迁就孩子。但是继母的到来使得他们认为父亲的关爱被继母争夺,从而便会攻击继母。而继母则觉得自己必须反击,这
    样一来孩子便真的变得满腹委屈。她会发起更多的挑战,而孩子的反抗也会较之前更甚。与孩子作对通常都会失败:他们绝不会认输,也不会说服自己与继母合作。在这种战斗中,弱势方往往会获胜。向他们索取他们]拒绝给予的东西,通过抢夺是永远不可能获取的。如果我们认识到合作和爱不可能通过暴力获取,那这世上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紧张关系和无用努力了。
    双方无论何种关系,只要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9 18:00:34 摘录
    使用象征是为了美观,是为了拓宽想象的空间。然而,我们必须强调,象征和符号的使用在那些拥有错误生活方式的人手中,通常都非常危险。
    假设一个学生面临一场考试。问题非常简单,他只要鼓起勇气运用常识就能通过。但是如果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想要逃跑,他也许会梦见自己在打仗。他将这个简单的问题在梦中进行象征性的构想,这样一来就变得更加害怕。或者他梦见自已站在悬崖边,底下万丈深渊,他肯定会往回跑以躲避危险,这是逃跑的一种形式。这中间,他将考试定义为深渊,以此来我们欺骗自己。同样地,我们还可以识别出另一种常用于梦中的策略。这种方法会将问题简化,进行提炼,直至只留下最初问题的实质。剩下的实质就会用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得到像最初问题一样的待遇。
    要实际解决生活方式中碰到的困难,并不是靠做梦,而是运用常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7 11:41:17 摘录
    如果我们问某人是否自卑,很多患有神经症的人都会说“没有”。有人甚至会回答:“恰恰相反,我倒觉得我比周围的人都厉害。”我们不需要问,只需要观察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揭示他们用来保证自己重要性的小手段。假如某人被别人忽视,我们可以猜测他心里这么想:“其他人多半都没有注意到我。我必须让他们]知道,我很重要。”如果某人在说话的时候肢体语言非常多,我们可以认为他在想:“如果我不强
    调一下我要说的话,也许别人就不会重视。”
    在所有这些有优越感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种自卑感,使得患者会穷极一切隐瞒事实的办法。这就正如一个人害怕自己太矮了,于是便想要爬上制高点,让自己显得更高一些。当两个小孩在比较身高之时,这种行为尤为明显。害怕自己会矮点的那个小孩会踮起脚尖,挺直腰背:他努力想要让自己看起来更高大一些。如果我们问这样的孩子:“你是觉得自己太矮吗?”他是不会承认的。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角落都藏有自卑情结,只是表达方式与行为不同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4 19:36:23 摘录
    当今世界,思想会影响大脑的运转是毋庸置疑的。病理学的病例表明,一个人如果左脑受伤便会失去读或写的能力,但是如果训练大脑的其他部分来接管这一功能,读或写的能力又会失而复得。如果一个人突发脑溢血,而大脑受伤的部分也无法修复,那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脑的其他部分会通过代偿机制,以此恢复相应器官的功能。这一点对于个体心理学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证明教育可能拥有的实用性。如果思想能够对大脑施加这样的影响,如果大脑只不过是思想的工具——最重要的工具,但也只是个工具—那么我们就能找到发展和提升这个工具的方法。每个人都不再需要将他们的整个生命与大脑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捆绑在一起:会找到训练大脑的方法,使其更加适用于生活。
    人的思想作用于大脑,人的大脑支配着思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3 19:08:09 摘录
    身体缺陷会带来诸多的不利条件,但是这些不利因素绝不代表着个体的命运就已注定。如果思想积极向上,一直寻求正确出路,并努力克服遭遇的重重阻碍,个体也会和那些没有身体缺陷的人一样成功。确实有着一群身残志坚的孩子,他们虽然遭遇了诸多不便,却能比那些身体发育健全的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功。有一个男孩,他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承受着莫大的压
    力。他比身边眼光犀利的同龄人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去观察,对这个可视的世界予以更多的注意力,对于辨别颜色和形状投以更多的兴趣。结果,与其他从未认真看这个世界的孩子相比,他拥有一种更强的观察力。因此,一个不怎么完美的器官也能成为优势之源—一但是只有思想已经找到克服这种不完美的方
    法才行。
    其实身体的缺陷并不算什么,如果你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有克服自身不完美的意志,成功还是照样眷顾着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3 13:23:26 摘录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表情或者征兆,却没能看出其背后隐藏的含义,那么要对其进行了解最好也是首当其冲的办法就是将其简化成一个单独的动作。我们]拿偷盗行为举个例子。偷盗是指将另一个人的财产移走,据为己有。我们首先来看这个动作的目的:偷盗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富有,通过拥有更多的东西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因此,这个动作的出发点是贫穷感。
    其次,便是找出偷盗之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哪个方面感觉贫穷。最终,我们会看出他们在改变这些境况、克服自己的贫穷感之时,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法,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或者他们在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是否误入歧途。我们没必要去谴责他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我们可以指出他们选择达到此目的的方式方法不正确。
    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光看表面,要探究其行为形成背后的真正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