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作为百年不遇的杰出人士,却生前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做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
……
[ 展开全部 ]
才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之日莫之能废。 本书以发挥荆公政术为第一义,故于其所创诸新法之内容及其得失,言之特详,而往往以今世欧美政治比较之,使读者于新旧知识咸得融合。宋史记熙丰富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篾荆公处皆一一详辩之,别为考异若干条。本书行文,信笔而成,不复覆视,芜衍疏略,自知不免,尚希海内方闻之士有以教之。
[ 收起 ]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定价:15.00元
ISBN:978753064398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TMC B
2018-05-27 21:58:11 摘录
久,荆公为何所遭非议
当时诸君子之攻新法也,
其有弊者固攻之,其无弊者亦攻之。
诚有如公之所云,意不在于法也。
为公之计,惟有一事不办,偃然与彼辈同流,庶可以免于罪戾,
而无如非公之本意何也?
且法既已善矣,其有弊焉,则非法弊而人弊也。
夫小人非不有时而可用,而能用之与否,则恒视乎用之之人。
以纯粹之君子而用小人,天下之险,莫过是也。
夫人而曰小人,必其机巧变诈之尤者也。
而用之之人,必其机巧变诈能与之相敌,且更过之,
使彼虽极其诪张之技,而不能遁出于吾股掌之外,斯能用小人矣。
若张江陵则其人也,若胡文忠则其人也,若曾文正则已非其人也,若王荆公则更非其人也。何以故?
以荆公为纯粹之君子人故,
以荆公为太无权术之君子人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7 21:40:55 摘录
伍,荆公的民政及财政改革
公之事业,诚强半在理财;
然其理财也,其目的非徒在增国帑之岁入而已,
实欲苏国民之困而增其富,乃就其富取赢焉,以为国家政费。
故发达国民经济,实其第一目的,
而整理财政,乃其第二目的也。
荆公之意,以为国民经济所以日悴者,由国民不能各遂其力以从事生产也。
国民所以不能各遂其力以从事生产者,由豪富之兼并也。
国中豪富少而贫民多,而豪富又习于奢汰,
不以其所得为母财,而贫民涓滴之母财,又为兼并家岁月蚀尽,
则一国之母财举匮,而民之生无以复聊,
于是殚精竭虑求所以拯救,其道莫急于摧抑兼并。
而能摧抑兼并者谁乎?
则国家而已。
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酌盈剂虚,
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7 21:36:35 摘录
陆,为何中国改革如此困难?
所谓大政治家者,
不外整齐划一其国民,使之同向于一目的以进行,
因以充国力于内而扬国威于外云尔。
欲整齐划一其国民,则其为道也,必出于干涉。
准此以谈,则干涉为政治家唯一之手段,抑章章矣。
而此手段者,行诸小国则易,行之大国则难。
小国行之则利余于弊,大国行之则弊余于利。
是故畴昔之治大国者,惟有二法焉:
一曰威劫
二曰放任
放任既久则有乱,乱则有亡,亡则有兴,
有兴则有威劫,威劫既倦,则返于放任。
大国之难于干涉,且弊余于利既若彼矣,
故吾窃以为太大之国,
利于洸洸之武夫以为舞台
利于碌碌之余子以为藏身薮
而最不利于发强刚毅、文理密察之大政治家
自今以往,交通机关日渐发达,
其大国壹如畴昔之小国,则政治家之成就也较易;
而在畴昔,则天下至难之业殆未有过是也。
其难如彼,则其所成就仅如此,固其宜也;
其难如彼,而其所成就尚能如此,
则荆公在古今中外诸政治家中,其位置亦可想见也。
荆公之干涉政治,有为立宪国所能行,而专制国极难行者,甚且有近于国家社会主义,为今世诸立宪国所犹未能行者。
夫以数千年未经干涉之民,而卒焉以此加之?
其群起而哗也亦宜。
然则公之法其果为良乎?
为不良乎?
吾卒无以名之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6 22:08:01 摘录
捌,荆公之成败得失
世之议荆公者,徒以其变法;
故论公之功罪,亦于其所变之法而已。
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
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虽然,谋焉而得焉,则其结果为良;
谋焉而不能得焉,则本意虽良,而结果反极不良者有焉矣。
故夫同一政策也,
往往甲国行之而得极良之结果,乙国行之而得极不良之结果;
甲时代行之而得极良之结果,乙时代行之而得极不良之结果。
此政策者,果为良耶?不为良耶?
曰:是无可言。
其有可言者,则适不适而已。
荆公所变之法,
吾欲求其一焉为绝对的不良者而不可得,以其本意固皆以谋国利民福也。
然以荆公而行之,则其适焉者与其不适焉者盖相半而已。
荆公尝以小试诸一郡一邑,而固有效矣。
不宁惟是,以吾所睹闻,
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而新兴之德意志为尤夥,而其成绩灿燃,既若是矣。
荆公同操此术,而又以至诚侧怛忧天下之心出之,而效不大睹何也?
殊不思三代以前之政治家,其所经划者,千里之王畿耳,否则数百里之侯封耳,
而今世欧洲诸国,其大者不过比吾一二省,其小者乃比吾一二县也,
故以三代以前行之而有效者,
今世欧洲各国行之而有效者,
荆公宰鄞时行之,其收效当与彼相等,是敢断言;
及夫宰天下时行之,其收效能否与彼相等,是不敢断言也。
吾读国史,而得成功之政治家数人焉:
曰管仲,曰子产,曰商君,曰诸葛武侯。
夷考其所处者,则皆封建时代或割据时代也。
其所统治者,则比今之一省或数州县也。
乃若大一统时代,综禹迹所淹而理之,
则欲求其运精思宏远猷使全国食其赐如彼数子者,
盖未之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6 21:45:15 摘录
柒,荆公与神宗事业之成败论
神宗自即位以来,以在事之人或乏材能,
故所拔用者,多士之有小材而无行义者。
此等人得志则风俗坏,
风俗坏,
则朝夕左右者皆怀利以事陛下,
而不足以质朝廷之是非;
使于四方者皆怀利以事陛下,而不可以知天下之利害。
其弊已效见于前矣,恐不宜不察也。
欲救此弊,亦在亲近忠良而已。
故;
熙丰间用人有失当者,其责固不尽在荆公矣。
神宗求治太急,
而君子之能将顺其美者太寡,
故于用人若有不暇择焉。
此则神宗之类累,而亦荆公之类累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6 00:41:06 摘录
叁,荆公变法
彼其所谓祖宗成法者何?
袭前代之旧而已,前代又袭前代之旧而已。
数千年来,一丘之貉,因陋就简,每下愈况,其以政治家闻于后者,不过就现有之法,综核名实而已。
其一倡变法之议者,惟汉之董子。
其言曰:
若琴瑟不调甚者,必改弦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公之所持国民皆兵之主义,
今世东西诸国罔不由此道以致强;
而我中国自秦汉迄今二千年,前夫公者、后夫公者,无一人能见及者也。
而其导国民以尚武也,必在于学校,与今世学校之特重体育者,又何其相吻合耶?
中国之贱兵久矣,而自宋以还,其贱弥甚。
侈靡之戒,古有常训,而近世之人,或见今之欧美其奢弥甚,而其国与民弥富,则以为奢非恶德者有焉。嘻!甚矣其谬也!凡一国之经济,必母财富然后其子财得以增殖,而奢也者,所以蚀其财而使不得为母者也。故奢也者,亡国之道也。今之欧美,以富而始奢,非以奢而致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5 19:57:42 摘录
肆,荆公事业未竟之原因
荆公所处之时势虽极艰巨,然以其不世出之才,遭遇大有为之主,其于拨乱世反诸正也,宜若反手然。
顾其成就不能如其所期者,何也?
则朋党累之也。
宋之党祸,盛于荆公以后,而实远滥觞于荆公以前,是不可不追论之。
中国前此之党祸,若汉之党锢,唐之牛李。
后此之党祸,若明之东林、复社,皆可谓之以小人陷君子。
惟宋不然,其性质复杂而极不分明,无智愚贤不肖而悉自投于蜩螗沸羹之中。
一言以蔽之,曰:
士大夫以意气相竞而已。
推原宋代朋党所以特盛之故:
一由于右文而贱武;
二由中央集权太过其度。
故有宋一代之历史,谓之争夺政权之历史可也,
不肖者固争焉以营其私,即贤者亦争焉以行其志。
争之既急,意气自出乎其间,彼此自诋,而以朋党之名加人,
于是党祸遂与宋相终始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5 17:26:44 摘录
贰,宋之为何弱其兵弱其将?
天子而拥立帅,则不起于宋而起于唐。
唐代诸藩镇之有留后也,皆陈桥之先声;
宋祖有怵于此,故篡周以后,他无所事,而惟以弱其兵弱其将为事。
古今中外之有国者,未闻有以兵之强为患者也,
宋则不然,汲汲焉务弱举国之民,以强君主之一身,曾不思举国皆弱而君主果何术以自强者。
宋祖之言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而不计寝门之外,大有人图侬焉!
夫宋祖之所见,则限于“卧榻”而已,
此宋之所以为宋也。
汉唐之创业也,其人主皆有统一宇内澄清天下之远志。
宋则何有焉?
五季诸镇,其芟夷削平之功,强半在周世宗,宋祖乃晏坐而收其成。
所余江南蜀粤,则其君臣弄文墨恣嬉游,甚者淫虐是逞,人心解体,兵之所至,从风而靡。
其亡也,乃其自亡,而非宋能亡之也。
而北有辽,西有夏,为宋室百年之患者,宋祖未尝一留意也。
谓是其智不及欤?殆非然。
彼方汲汲于弱中国,而安有余力以及此也?
宋制总天下之兵,集诸京师,而其籍兵也以募,盖收国中犷悍失职之民而畜之。
每乘凶岁,则募饥民以增其额。
史家颂之曰,此扰役强悍销弭争乱之深意也。
质而言之,实则欲使天子宿卫以外,举国中无一强有力之人,所谓弱其民者此也。
弱其兵,则非必宋祖之本意也。
然以斯道行之,则其兵势固不得以不弱。
夫聚数十万犷悍无赖之民,廪之于太官,终日佚游,而累岁不亲金革,则其必日即于偷惰而一无可用,事理之至易睹者也。
况乎宋之为制,又沿朱梁盗贼之陋习,黔其兵使不得齿于齐民,致乡党自好之良,咸以执兵为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MC B
2018-05-25 17:16:28 摘录
壹,宋之中国为何积贫积弱?
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竞,其故安在?
始焉起于太祖之猜忌,
中焉成于真仁之泄沓,
终焉断送于朋党之挤排。
而荆公则不幸而丁夫其间,致命遂志以与时势抗,而卒未能胜之者也。
宋艺祖之有天下,实创前史未有之局。何以言之?
昔之有天下者,或起藩封,或起草泽,或以征诛,或以篡禅。
周秦以前,其为天子者,大率与前代之主俱南面而治者数百年,不必论矣。
乃若汉唐之兴,皆承大乱之余,百战以剪除群雄,其得之也甚艰,而用力也甚巨。
次则曹操、刘裕之俦,先固尝有大功于天下,为民望所系;
即等而下之,若萧道成、萧衍辈,亦久立乎人之本朝,处心积虑以谋此一席者有年,羽翼已就,始一举而获之。
惟宋不然,以区区一殿前都检点,自始未尝有赫赫之功也,亦非敢蓄异志觊非常也;
陈桥之变,醉卧未起,黄袍已加,夺国于孤儿寡妇手中,日未旰而事已毕。
由此观之,前此之有天下者,其得之皆以自力,惟宋之得之以他力。
夫能以他力取诸人以予我者,则亦将能以他力夺诸我以予人。
艺祖终身所惴惴者,惟此一事;
而有宋积弱之大原,皆基于是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抱歉,没有读取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
手动填写章节信息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抱歉,没有读取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请手动输入
填写章节信息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久,荆公为何所遭非议
当时诸君子之攻新法也,
其有弊者固攻之,其无弊者亦攻之。
诚有如公之所云,意不在于法也。
为公之计,惟有一事不办,偃然与彼辈同流,庶可以免于罪戾,
而无如非公之本意何也?
且法既已善矣,其有弊焉,则非法弊而人弊也。
夫小人非不有时而可用,而能用之与否,则恒视乎用之之人。
以纯粹之君子而用小人,天下之险,莫过是也。
夫人而曰小人,必其机巧变诈之尤者也。
而用之之人,必其机巧变诈能与之相敌,且更过之,
使彼虽极其诪张之技,而不能遁出于吾股掌之外,斯能用小人矣。
若张江陵则其人也,若胡文忠则其人也,若曾文正则已非其人也,若王荆公则更非其人也。何以故?
以荆公为纯粹之君子人故,
以荆公为太无权术之君子人故。
伍,荆公的民政及财政改革
公之事业,诚强半在理财;
然其理财也,其目的非徒在增国帑之岁入而已,
实欲苏国民之困而增其富,乃就其富取赢焉,以为国家政费。
故发达国民经济,实其第一目的,
而整理财政,乃其第二目的也。
荆公之意,以为国民经济所以日悴者,由国民不能各遂其力以从事生产也。
国民所以不能各遂其力以从事生产者,由豪富之兼并也。
国中豪富少而贫民多,而豪富又习于奢汰,
不以其所得为母财,而贫民涓滴之母财,又为兼并家岁月蚀尽,
则一国之母财举匮,而民之生无以复聊,
于是殚精竭虑求所以拯救,其道莫急于摧抑兼并。
而能摧抑兼并者谁乎?
则国家而已。
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酌盈剂虚,
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
陆,为何中国改革如此困难?
所谓大政治家者,
不外整齐划一其国民,使之同向于一目的以进行,
因以充国力于内而扬国威于外云尔。
欲整齐划一其国民,则其为道也,必出于干涉。
准此以谈,则干涉为政治家唯一之手段,抑章章矣。
而此手段者,行诸小国则易,行之大国则难。
小国行之则利余于弊,大国行之则弊余于利。
是故畴昔之治大国者,惟有二法焉:
一曰威劫
二曰放任
放任既久则有乱,乱则有亡,亡则有兴,
有兴则有威劫,威劫既倦,则返于放任。
大国之难于干涉,且弊余于利既若彼矣,
故吾窃以为太大之国,
利于洸洸之武夫以为舞台
利于碌碌之余子以为藏身薮
而最不利于发强刚毅、文理密察之大政治家
自今以往,交通机关日渐发达,
其大国壹如畴昔之小国,则政治家之成就也较易;
而在畴昔,则天下至难之业殆未有过是也。
其难如彼,则其所成就仅如此,固其宜也;
其难如彼,而其所成就尚能如此,
则荆公在古今中外诸政治家中,其位置亦可想见也。
荆公之干涉政治,有为立宪国所能行,而专制国极难行者,甚且有近于国家社会主义,为今世诸立宪国所犹未能行者。
夫以数千年未经干涉之民,而卒焉以此加之?
其群起而哗也亦宜。
然则公之法其果为良乎?
为不良乎?
吾卒无以名之也。
捌,荆公之成败得失
世之议荆公者,徒以其变法;
故论公之功罪,亦于其所变之法而已。
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
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虽然,谋焉而得焉,则其结果为良;
谋焉而不能得焉,则本意虽良,而结果反极不良者有焉矣。
故夫同一政策也,
往往甲国行之而得极良之结果,乙国行之而得极不良之结果;
甲时代行之而得极良之结果,乙时代行之而得极不良之结果。
此政策者,果为良耶?不为良耶?
曰:是无可言。
其有可言者,则适不适而已。
荆公所变之法,
吾欲求其一焉为绝对的不良者而不可得,以其本意固皆以谋国利民福也。
然以荆公而行之,则其适焉者与其不适焉者盖相半而已。
荆公尝以小试诸一郡一邑,而固有效矣。
不宁惟是,以吾所睹闻,
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而新兴之德意志为尤夥,而其成绩灿燃,既若是矣。
荆公同操此术,而又以至诚侧怛忧天下之心出之,而效不大睹何也?
殊不思三代以前之政治家,其所经划者,千里之王畿耳,否则数百里之侯封耳,
而今世欧洲诸国,其大者不过比吾一二省,其小者乃比吾一二县也,
故以三代以前行之而有效者,
今世欧洲各国行之而有效者,
荆公宰鄞时行之,其收效当与彼相等,是敢断言;
及夫宰天下时行之,其收效能否与彼相等,是不敢断言也。
吾读国史,而得成功之政治家数人焉:
曰管仲,曰子产,曰商君,曰诸葛武侯。
夷考其所处者,则皆封建时代或割据时代也。
其所统治者,则比今之一省或数州县也。
乃若大一统时代,综禹迹所淹而理之,
则欲求其运精思宏远猷使全国食其赐如彼数子者,
盖未之有。
柒,荆公与神宗事业之成败论
神宗自即位以来,以在事之人或乏材能,
故所拔用者,多士之有小材而无行义者。
此等人得志则风俗坏,
风俗坏,
则朝夕左右者皆怀利以事陛下,
而不足以质朝廷之是非;
使于四方者皆怀利以事陛下,而不可以知天下之利害。
其弊已效见于前矣,恐不宜不察也。
欲救此弊,亦在亲近忠良而已。
故;
熙丰间用人有失当者,其责固不尽在荆公矣。
神宗求治太急,
而君子之能将顺其美者太寡,
故于用人若有不暇择焉。
此则神宗之类累,而亦荆公之类累也。
叁,荆公变法
彼其所谓祖宗成法者何?
袭前代之旧而已,前代又袭前代之旧而已。
数千年来,一丘之貉,因陋就简,每下愈况,其以政治家闻于后者,不过就现有之法,综核名实而已。
其一倡变法之议者,惟汉之董子。
其言曰:
若琴瑟不调甚者,必改弦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公之所持国民皆兵之主义,
今世东西诸国罔不由此道以致强;
而我中国自秦汉迄今二千年,前夫公者、后夫公者,无一人能见及者也。
而其导国民以尚武也,必在于学校,与今世学校之特重体育者,又何其相吻合耶?
中国之贱兵久矣,而自宋以还,其贱弥甚。
侈靡之戒,古有常训,而近世之人,或见今之欧美其奢弥甚,而其国与民弥富,则以为奢非恶德者有焉。嘻!甚矣其谬也!凡一国之经济,必母财富然后其子财得以增殖,而奢也者,所以蚀其财而使不得为母者也。故奢也者,亡国之道也。今之欧美,以富而始奢,非以奢而致富。
肆,荆公事业未竟之原因
荆公所处之时势虽极艰巨,然以其不世出之才,遭遇大有为之主,其于拨乱世反诸正也,宜若反手然。
顾其成就不能如其所期者,何也?
则朋党累之也。
宋之党祸,盛于荆公以后,而实远滥觞于荆公以前,是不可不追论之。
中国前此之党祸,若汉之党锢,唐之牛李。
后此之党祸,若明之东林、复社,皆可谓之以小人陷君子。
惟宋不然,其性质复杂而极不分明,无智愚贤不肖而悉自投于蜩螗沸羹之中。
一言以蔽之,曰:
士大夫以意气相竞而已。
推原宋代朋党所以特盛之故:
一由于右文而贱武;
二由中央集权太过其度。
故有宋一代之历史,谓之争夺政权之历史可也,
不肖者固争焉以营其私,即贤者亦争焉以行其志。
争之既急,意气自出乎其间,彼此自诋,而以朋党之名加人,
于是党祸遂与宋相终始矣。
贰,宋之为何弱其兵弱其将?
天子而拥立帅,则不起于宋而起于唐。
唐代诸藩镇之有留后也,皆陈桥之先声;
宋祖有怵于此,故篡周以后,他无所事,而惟以弱其兵弱其将为事。
古今中外之有国者,未闻有以兵之强为患者也,
宋则不然,汲汲焉务弱举国之民,以强君主之一身,曾不思举国皆弱而君主果何术以自强者。
宋祖之言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而不计寝门之外,大有人图侬焉!
夫宋祖之所见,则限于“卧榻”而已,
此宋之所以为宋也。
汉唐之创业也,其人主皆有统一宇内澄清天下之远志。
宋则何有焉?
五季诸镇,其芟夷削平之功,强半在周世宗,宋祖乃晏坐而收其成。
所余江南蜀粤,则其君臣弄文墨恣嬉游,甚者淫虐是逞,人心解体,兵之所至,从风而靡。
其亡也,乃其自亡,而非宋能亡之也。
而北有辽,西有夏,为宋室百年之患者,宋祖未尝一留意也。
谓是其智不及欤?殆非然。
彼方汲汲于弱中国,而安有余力以及此也?
宋制总天下之兵,集诸京师,而其籍兵也以募,盖收国中犷悍失职之民而畜之。
每乘凶岁,则募饥民以增其额。
史家颂之曰,此扰役强悍销弭争乱之深意也。
质而言之,实则欲使天子宿卫以外,举国中无一强有力之人,所谓弱其民者此也。
弱其兵,则非必宋祖之本意也。
然以斯道行之,则其兵势固不得以不弱。
夫聚数十万犷悍无赖之民,廪之于太官,终日佚游,而累岁不亲金革,则其必日即于偷惰而一无可用,事理之至易睹者也。
况乎宋之为制,又沿朱梁盗贼之陋习,黔其兵使不得齿于齐民,致乡党自好之良,咸以执兵为耻。
壹,宋之中国为何积贫积弱?
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竞,其故安在?
始焉起于太祖之猜忌,
中焉成于真仁之泄沓,
终焉断送于朋党之挤排。
而荆公则不幸而丁夫其间,致命遂志以与时势抗,而卒未能胜之者也。
宋艺祖之有天下,实创前史未有之局。何以言之?
昔之有天下者,或起藩封,或起草泽,或以征诛,或以篡禅。
周秦以前,其为天子者,大率与前代之主俱南面而治者数百年,不必论矣。
乃若汉唐之兴,皆承大乱之余,百战以剪除群雄,其得之也甚艰,而用力也甚巨。
次则曹操、刘裕之俦,先固尝有大功于天下,为民望所系;
即等而下之,若萧道成、萧衍辈,亦久立乎人之本朝,处心积虑以谋此一席者有年,羽翼已就,始一举而获之。
惟宋不然,以区区一殿前都检点,自始未尝有赫赫之功也,亦非敢蓄异志觊非常也;
陈桥之变,醉卧未起,黄袍已加,夺国于孤儿寡妇手中,日未旰而事已毕。
由此观之,前此之有天下者,其得之皆以自力,惟宋之得之以他力。
夫能以他力取诸人以予我者,则亦将能以他力夺诸我以予人。
艺祖终身所惴惴者,惟此一事;
而有宋积弱之大原,皆基于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