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 “破惑”部分,仔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余秋雨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39.8
  • ISBN:9787535496461
  • 2019-09-23 20:29:42 摘录
    我们喜欢用“气吞万汇”来描写最辽阔的海口。这样的海口永远不会拒绝逆流、浒藻、暗潮、狂波、浊涛。什么都可以进入,一切都可以吞吐,百般都可以来去。来了,不惊惧,不希冀;去了,不悔恨,不抱怨这种气吞万汇的风范和魅力,正是来自于“缘起性空”和“无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9-23 20:27:49 摘录
    一切都是一个变化不定的长过程中的偶然组合,因此都是“缘起”,也都是“性空。
    缘起性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30 15:06:45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9 16:45:2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9 16:44:2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20 18:38:1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19 11:13:0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8-01-12 20:20:0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4 16:20:53 摘录
    第二个字:无。
    在老子的哲学中,“无”是一个重要杠杆。他知道,要说明“无”,
    首先要处理这个字与它的对立面“有”的关系。
    我们记得,从魏晋名士到佛教宗派,都在“无”、“有”之间作过不少论述。原来在中国,论述的起点是老子。而对佛教来说,那是在至高
    思维等级上的不谋而合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早早地发表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天下万物生于
    “有”,而“有”却生于“无”。既然这样,那么,能够派生出天下万物的道
    本性也是“无”。
    无,因为无边无涯,无框无架,所以其大无边。由此,道也就是大,
    合于我们所说的大道。
    在老子看来,世上一切器用,似乎依靠“有”,其实恰恰相反。一个陶罐是空的,才能装物;一间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一切因“无”而活
    动,因“无”而滋生,因“无”而创造,因“无”而万有
    天空因“无”而云淡风轻,大地因“无”而寒暑交替,肩上因“无”而自由舒畅,脚下因“无”而纵横千里,胸间因“无”而包罗宇宙,此心因“无”而不朽永恒。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4 15:11:36 摘录
    儒学张扬的是社会秩序,佛教探究的是人心本性。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课本,人心本性是一切人的疑问。社会秩序的课本,必定参杂大量权势的意愿;人心本性的疑问,却会启发天下众生的觉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4 11:50:12 摘录
    相比之下,“缘起性空”的重点是性空,而“法界缘起”的重点是无限。
    对于无限世界的种种相状,华严宗作了一种巧妙的排列。一叫“事法界”,指的是各种不同的“事”;二叫“理法界”,指的是不同的事所蕴含的共同的“理”,也就是本性、佛性;三叫“理事无碍法界”,指的是不同的事与共同的理之间,相通无碍;四叫“事事无碍法界”,指的是世间各种事都相通无碍。
    世间各种不同的事,本性相同,因此互相都有关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4 11:46:48 摘录
    华严宗的核心理论,是“法界缘起”。
    和佛教主旨“缘起性空”很近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1 10:09:21 摘录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物施化,有恩有为。造物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
    自然之质,各定其分,短者不为不足,长者不为有余,损益将何加焉。
    天地之间的仁恩并不存在,这只是自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3 20:00:58 摘录
    灾难,毕竟只是一种特殊的遭遇。灾难中的修行尽管重要,却缺少
    普遍参照意义。
    最有普遍参照意义的修行,一定出现在常态之中。
    再复杂的东西也是由最基本的所构成,做好小事,就是最有效率的修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7-08-03 14:36:03 摘录
    但是,看穿和勇气之间还有不少距离。
    那个看穿“皇帝新衣”的孩子的叫喊,其实只是诚实,而不是勇敢。
    若想上升为勇敢,他还要继续努力。
    据我本身的经验,对于被自己看穿的一切,不要轻易放过,而是要继续看下去,并且让自己的目光渐渐发生变化。
    先由“畏视”变成“平视”,然后再由“平视”变成“逼视”和“透视。终于,抵达了“轻视”和“俯视”。
    对气势汹汹的对象能够“平视”,那是从最初的惊吓中找回了自己。“逼视”和“透视”则让自己成为一个严峻的观察者和思考者。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发现它们的本质,以及本质背后的虚弱,那就可以“轻视”和“俯视”了。
    我想,世人对于一切不良外力,都不妨完成这一番目光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无惧。
    前文我说秋雨先生便是那个孩子,只是他们看到的山虽然都是山,却是人生不同境界的山。 初生和归来。 前者是本能,后者是运气。 人生大同小异,但每个人最终凝练的不同的智慧,都是运气使然。 有人清醒,有人迷醉。 有人泥潭深陷,有人峰顶远望。 旁人永远是旁人,自己会拥有如何的运气呢? 这一场蜕变,于自身而言,每进一层需要自己付出多大的智慧凝练运气。 而能够看穿这世界本质的不牢靠,这借你也许不幸运的智慧凝练的运气,又到底是好是坏。 愚钝和智慧,到底谁好。 我不探究幸福,只想问自己如果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利,要愚钝还是要智慧?而这运气,我到底又想不想拿它换看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