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思维导图的原理,基本技巧,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方法,不愧为应用宝典。
  • 作者:孙易新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定价:68
  • ISBN:9787569902242
  • 2017-08-27 02:24:42 摘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能够从一片废墟中快速挤进世界列强之列,原因之一就是掌握了创新的三大步骤:“守、破、离”。所调“守”就是先百分之百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接着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反思并做出改良,以求突破,这是第二阶段的“破”;最后在
    多方整合之后自成一格,这就是“离”。
    先学其形,再学其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6-29 22:31:56 摘录
    换句话说,短期记忆透过编码过程,可将讯息转化为长期记忆。但是如果一次同时出现大量数据,例如上课、听演讲,要立即记住所有的内容,光是用分段法成效还是很有限,就必须借助其他方法,例如运用类似拼图游戏,或可以组织大量信息并将信息具象化的思维导图法,以便我们在接收信息时可以处理信息,以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构建知识体系其实就是一种编码过程,把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6-29 22:29:35 摘录
    大脑是由边缘系统与新皮质区组成,小脑则位于脑干正后方,负责运动、协调肌肉以及动作的记忆。大脑则分成脑前端的额叶,负责思考与解决大部分抽象问题;额叶下方是顶叶,处理知觉接收到的讯息;枕叶体积较小,位于大脑底部,负责控制视觉;最后接近太阳穴在大脑两侧的是颞叶,控制记忆力、听觉语言等。
    大小脑功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6-29 22:28:33 摘录
    脑神经学家麦克莱恩(PauD. Machen -)则以“三位一体脑”( triune brain)来描述大脑的进化过程与功能

    第一部分是延伸自脊髓中央柄状物的脑干,是脑部在子宫里发育过程中最先或形的部分,也是进化过程最先出现的脑部形态,负责传送来自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控制呼吸、心跳等本能直觉反应。两亿八干万年前,最先行走在地球上的动物就是爬虫类,它们仅仅只有脑干,与我们现在的脑干非常类似,因此脑干被称为“爬虫类”的脑( reptilianbrain)

    大脑中最先发展的是第二部分,大约已一亿五千万年的历史,围绕着脑干,负责处理情绪、情感行为的边缘系统。动物有了边缘系统才发展出社会合作关系,这部位又称为“古老哺乳动物的脑”( Old mammalian brain)。边缘系统不仅影响情绪,对记忆力也有重要功用,因为边缘系统当中有海马体与杏仁核。海马体是脑部记忆中心,储存了某些短期、长期的记忆,大部分长期记忆都是储存在新皮质区。人类到了两岁左右,海马体才会发育完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我们之所以无法记得婴儿时期的事,是因为海马体尚未能发挥功能。

    第三部分是脑部进化过程最后阶段才完成的大脑神经新皮质区( cortex),大约是8000万年前哺乳动物出现后才存在,因此又称为“新哺乳动物的脑”,负责理性思考、说话、归纳、推论与创造。
    三位一体的脑学说。第一个应该是通常说的“蜥蜴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