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 在本书中,亚隆教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亚隆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79.00
  • ISBN:9787100110457
  • 2021-04-21 10:32:58 摘录
    约翰·多恩在其著名的布道中做出了相同的结论:“永远不要询问丧钟在为谁而鸣。它正是为你鸣响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1 10:31:02 摘录
    失去父母使我们碰触到自己的脆弱;如果父母都无法拯救他们自己,谁来拯救我们呢?父母离去之后,我们与坟墓之间就再也没有别人了。正相反,我们变成了子女与死亡之间的屏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1 10:13:58 摘录
    人生中会遇到的三种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孤独。
    人际孤独就是通常人们感受到的寂寞,意指与他人分离。
    心理孤独是指把自己内心分割成不同部分的过程。
    存在孤独指个体常常和他人隔绝和部分自我隔绝,但是在这些隔绝背后有一种更基本的、因存在而存在的孤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1 10:02:58 摘录
    有一群快乐的愚人在工作。他们在一块开阔地上搬运砖头。砖头在一边垒好之后,他们再把这些砖头运到另一边去。就这样,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同样的工作,从无停顿。一天,一个愚人停下来足够长的时间,让他可以问自己,我在做什么。他想知道搬砖头的目的是什么。从这一刻起,他再也不能满足于以前做的事情。
    而我,就是那个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搬砖头的愚人。
    以上是一条自杀遗言,是绝望的灵魂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在自杀之前写下的最后的话。这条遗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我们引入一个实际上生死攸关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问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们被放置在生活中?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依靠什么活着?如果人生必有一死,如果没有什么能够永恒,那么这一切到底有何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1 09:55:35 摘录
    意义,就像快乐一样,不能直接求得。意义感是参与生活的副产品。参与生活并不能在逻辑上反驳宇宙观点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它能够让这些问题变得不再重要。这也是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所包含的意思:“人生问题的解决之道,是让这个问题消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1 09:38:47 摘录
    存在孤独是有许多入口的寂寞之谷,面对死亡和自由都会让人无可避免地进入这个山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8:04:59 摘录
    责任意味着个人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如果病人不能够接受这种责任,仍坚持认为其他人或者其他因素是造成自己不快的罪魁祸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7:33:06 摘录
    有一句老话:“自己手里有灯的人,不需要怕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7:30:15 摘录
    许多病人谈到,在他们形成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上,父母面对死亡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观察可以明确地指导对濒危病人的治疗:想到自己在为他人树立榜样,就是一种把生命意义维持到最后一刻的方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4:15:03 摘录
    她觉得自杀是获得对死亡掌控的一种方法,因为它给予人们对自己命运的主动控制,而不是等待“什么可怕的东西吞噬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4:12:28 摘录
    一个步入中年的人,如果没有成功地建立起婚姻和职业生活,或是将自我建立在狂热的活动上而无视随之而来的情感贫乏,都是没有准备好面对中年的需求,无法享受来自成熟的乐趣。在这样的情形下,步入中年的人突然意识到生活在不断接近死亡的情形中,容易出现中年危机,经历一段心理困扰和沮丧的崩溃时期。也有人会通过强化狂热的防御来逃避崩溃,避开衰老和死亡带来的忧郁和困扰,但是,当人最终需要承认衰老和死亡的必然性时,会面对不断累积的焦虑。
    许多步入中年的男人和女人,试图强行留住青春。对健康
    和外表过度忧虑或乱交行为的出现,为的是证明自己年轻有力空洞而缺乏真正快乐的生活、频繁参与宗教活动,都是常见的模式。他们试图跟时间赛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3:55:27 摘录
    治疗师基于某个心理病理诠释体系而有的确定感,对于本质是回曲折的治疗是有益的。治疗师的确定感要有适当的量:太少和太多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太少的确定感,阻碍必要的信任感的形成,其原因已经讨论过;相反,太多的确定感导致僵化,治疗师排斥或歪曲与其体系不相符的资料。此外,回避面对存在主义治疗核心概念的治疗师,也不会帮助病人去面对这个核心概念—不确定性一直存在,所有人都必须学习与之共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3:49:43 摘录
    就像大自然拒绝真空一样,我们人类也憎恶不确定性。治疗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增强病人的确定感与掌控感。人是否能够以一些条理分明且可预期的模式来解释、梳理生活中的事情,这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我们把某件事情置于因果关系之中,它就好像处于我们控制之下了那么,我们的内在体验或行为就不再恐惧、排斥或担心失去控制;相应地,我们的行为(或内在体验)也以我们能命名或识别的东西为依据。这种“因为”给人以掌控感(或者说在现象学上相当于掌控的掌控感)。我相信这种从理解所涌现的能力感,也同样发生于我们的基本存在处境方面:每个人都在面对宇宙的冷漠,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无助而孤独的,当我们开始了解到这样事实时,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反而感觉到更少的无价值感、更少的无助和更少的孤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3 13:37:40 摘录
    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也无法面对死亡。焦虑既是敌人,也是向导,它可以指出真正的存在之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1-17 23:03:56 摘录
    ……我们把墓园安置在教堂旁边,在小镇最常出入的位置
    就是为了(像莱克格斯所说的)让一般人、妇女和小孩慢慢习惯让他们看到死人时不再恐慌。因此,不断看到骸骨、坟墓、送葬队伍,可以提醒我们自身的处境……这是古代的风气:用武士的决斗,来助宾客们的酒兴;他们拳脚相加,利刃相接,不惜血肉飞溅在杯盘上。……又如埃及人在盛宴之后,由一个人向宾客展示大量死亡的图像,他对他们大喊:“快活地喝吧,因为你死的时候就是这样。
    所以我养成了让死亡一直出现的习惯,不只是在我的想象
    里,它就在我的嘴里。没有什么比人的死亡让我如此热切地探究:在那时,他们说些什么,是怎样的表情和举止;我也特别关注历史中同样的事件。这些从我阐释的大量例子就可以显示出来;我的确对这个主题有着特别的喜好。如果我是出版商,就编写本记录各种死亡及评论的书。教人们死亡就是教他们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