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MUJI是对“无印良品如果诞生在海外会是什么样子”这一疑问的回答,是一个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开发商品的项目。
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一些与无印良品的思考方式产生共鸣的一流设计师会“匿名”进行商品开发。
为了让那些在生活中被人们长期使用的东西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我们借来了世界知名设计师的力量。这样说不定就能做出超越那些东西本身的商品,这便是 WORLD MUJI成立的目标。
即使是同样的商品,一旦公力开设计师名字,就会卖到三四万日元。而在无印良品,只要不公开姓名,就能以三千到四千日元左右的价格进行销售了。 WORLD MUJI的商品就是让人在看不到设计师名称的情况下,单纯感觉“这个好像很好呢”,然后买回去。
不公开制作者姓名,这便是“无印”之印。这是在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参与工作的 WORLD MUJI也丝毫不会改变的重要原则。
从这些例子中也能看出,世界知名设计师都拥有“把人们无意识的行动加以视觉化”,或者说“用看似随意的设计创造新的长销商品”这样的力量。
打个比方。被称为世界第一好吃的德尼亚产西班牙红虾,用网捕到后放进加入了海水的沸水中烫三十秒,马上捞起来放进盐水冰块中,然后把虾壳“啪嚓”一声掰开吃,如果这种吃法可以比作寻找传统好物的 FOUND MUJI,那么米其林三星餐馆的大厨使用这种虾制作复杂料理,或许就能算作是 WORLD MUJI了。
不过,在多数时候,用最简单的方法食用素材才是最好吃的。能够制作出胜过素材天然美味的料理的厨师,全世界恐怕屈指可数。就算是米其林三星餐馆的大厨,一百人中能做到的或许也不出十人。
而把那十个人找出来,请他们精心制作料理,便是 WORLD MUJI的使命。
深谙设计之道的人和数百年来一直被不断制作、使用的物品,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相似的。融入到各个国家生活中的传统物品和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所设计的物品,两者同时存在的世界,
便是无印良品的世界。其中既存在朴素的一面,也存在最为洗练、最为前沿的设计。
无印良品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支持,原因与其说是设计,更不如说是我们试图孕育出的这种“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FOUND MUJI的理念是:“发现扎根在世界生活文化和历史中的良品,从全世界的优良日用品中汲取精髓,通过无印良品进行过滤,制作成商品。”简单来说便是比起“制造”更重视“发现”的无印良品。
这原本就是无印良品一直在坚持的理念,但我们认为,必须将其进一步精炼,使其保持在时代的前端。若非如此,就会落后于世界的需求,即便拿到海外去,也会变成毫无竞争力的商品。
只要是在某个国家和地区被人们长期制作和使用的东西,就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得到接受。而发现那样的东西,便是 FOUND MUJI的使命。
自由百货是一八七五年开创的元老级高级百货商店。它并不像日本的百货商店那样包含很多店铺,而是只有一间店铺。现在的大楼是一九二四年建造的,是一座充满了厚重古典气氛的三层木制英式建筑。在日本也很有人气的许多花纹和佩斯利纹( paisley)自由印花( iberty print)便是这座自由百货原创的。其创始人与英国设计师一道参与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c CraftsMovement)和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展开的国际艺术运动)。
顺带一提,所谓工艺美术运动,是为反对产业革命带来的粗劣商品大量生产行为而产生的运动,其主旨在于重新重视手制工艺品。这与日本的民艺运动(思想家柳宗悦发起的,在无名匠人制作的日用品中寻找美学价值的运动)有些相似,或许也跟无印良品的原点是相通的。
因为那里的顾客连我们的品牌哲学都能够深入理解,法国成了世界第一个进行“ FOUND MUJI”的国家。
所谓 FOUND MUJI,是从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里,发现“良品”,再遵循其生活和文化、习惯的变化进行些许改良,加入“无印良品特色”,配以合适的价格进行商品化的活动。
日本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相关店铺,其他店铺也有部分 FOUND MUJI的商品销售。青山店铺里搜罗了包含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自古传承的道具、布料和衣物等商品进行销售,在无印良品中也属于独树一积的店铺。在法国也存在着“细心而专注地使用喜欢的物品,让它长久伴自己”的传统理念,我们认为,那与 FOUND MUJI所追求现念非常吻合。
于是,二0一四年九月,我们在巴黎一区开设了欧洲旗舰店 MUJI Forum des halles place carree,并在店铺一角设置了展柜。当时,我们与当地的杂货店“ merci”合作寻找了许多法国人知道却不熟悉的传统厨房器具,比如具备调节颗粒大小功能的椒盐瓶、两百八十年前就已出现的传统陶盆、用砂岩制作的葡萄酒醋壶等等,都是一些简约而实用的小物,把那个角落装点成了充满法国特色的 FOUND MUJI。
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地一些与无印良品的思考方式产生共鸣的一流设计师会“匿名”进行商品开发。
为了让那些在生活中被人们长期使用的东西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我们借来了世界知名设计师的力量。这样说不定就能做出超越那些东西本身的商品,这便是 WORLD MUJI成立的目标。
即使是同样的商品,一旦公力开设计师名字,就会卖到三四万日元。而在无印良品,只要不公开姓名,就能以三千到四千日元左右的价格进行销售了。 WORLD MUJI的商品就是让人在看不到设计师名称的情况下,单纯感觉“这个好像很好呢”,然后买回去。
不公开制作者姓名,这便是“无印”之印。这是在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参与工作的 WORLD MUJI也丝毫不会改变的重要原则。
从这些例子中也能看出,世界知名设计师都拥有“把人们无意识的行动加以视觉化”,或者说“用看似随意的设计创造新的长销商品”这样的力量。
打个比方。被称为世界第一好吃的德尼亚产西班牙红虾,用网捕到后放进加入了海水的沸水中烫三十秒,马上捞起来放进盐水冰块中,然后把虾壳“啪嚓”一声掰开吃,如果这种吃法可以比作寻找传统好物的 FOUND MUJI,那么米其林三星餐馆的大厨使用这种虾制作复杂料理,或许就能算作是 WORLD MUJI了。
不过,在多数时候,用最简单的方法食用素材才是最好吃的。能够制作出胜过素材天然美味的料理的厨师,全世界恐怕屈指可数。就算是米其林三星餐馆的大厨,一百人中能做到的或许也不出十人。
而把那十个人找出来,请他们精心制作料理,便是 WORLD MUJI的使命。
深谙设计之道的人和数百年来一直被不断制作、使用的物品,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相似的。融入到各个国家生活中的传统物品和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所设计的物品,两者同时存在的世界,
便是无印良品的世界。其中既存在朴素的一面,也存在最为洗练、最为前沿的设计。
无印良品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支持,原因与其说是设计,更不如说是我们试图孕育出的这种“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可是,若完成度不高,就无法达到世界的标准。唯有品质优良,设计完善,经过时间和人们评价的考验而最后留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良品。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白色还是黑色,都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日本自古以来就为颜色赋予了多样的意义。传统颜色中,仅仅是红色便有赤红、胭脂、小豆色、桃色、樱色等L十种分类。十二单衣通过各种颜色重叠的色阶来表现其美感。日本四季分明,也拥有用颜色来表现四季迁移的文化。在常年炎热或四季多雨的国家,是很难培养起那种感觉的。
这种美感在欧美得到推崇已久,或许因为这是欧美人想学都学不来的东西吧。而无印良品的商品能让那里的顾客从中获取这样的美感,所以才会在海外也拥有如此多的粉丝。
为了达到丰盈的简约,无印良品耗费了大量时间。
如此这般,在无印良品刚刚诞生时,就存在着比起“制造更注重“发现”的想法了。我们一直在遵循的路线,就是从日本的传统良品或者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物品中发现好东西,融入无印良品的概念后进行商品化。
我们不仅仅在目本的生活中“发现”好东西,还建立起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好东西,并融入无印良品风格的机制。
八四年销售的“原色”毛衣,收集了中国的开司米羊绒和驼毛、南美秘鲁的羊驼毛、土耳其的安哥拉兔毛、英国传统的设得兰羊毛和品种古老的雅各布羊毛等世界各地的优质原毛,采用能够凸显各种原毛特色的方法进行了编织。
每个国家必定都有适应了当地气候与风土,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的好东西,发现那样的东西,吸收到无印良品之中,这便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商品开发原则。商品开发的队伍走遍了世界各地,寻觅着能让人由衷感叹“这个真好”的物品。
FOUND MUJI的理念是:“发现扎根在世界生活文化和历史中的良品,从全世界的优良日用品中汲取精髓,通过无印良品进行过滤,制作成商品。”简单来说便是比起“制造”更重视“发现”的无印良品。
这原本就是无印良品一直在坚持的理念,但我们认为,必须将其进一步精炼,使其保持在时代的前端。若非如此,就会落后于世界的需求,即便拿到海外去,也会变成毫无竞争力的商品。
只要是在某个国家和地区被人们长期制作和使用的东西,就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得到接受。而发现那样的东西,便是 FOUND MUJI的使命。
“无印良品这一制品的美学意识背景中蕴含的就是‘空’的概念,它与西方的‘简’并不相同。而这个与西方不同的美学意识,如今得到了全世界的期待。亚洲市场虽然正活跃,但全世界人都
开始意识到过剩消费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这并不是仅凭‘简’就能产生的想法。换句话说,这是因为以质朴凌驾奢华这种思考方式确实有益处,并且处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们也都赞同这个想法。MUJI在世界上如此有人气,如此受到关注,原因也在于此。”
正如这番话所说,空,能够代替任何事物。
佛教中有句话叫“色即是空”。“世间万物皆有形,形为假借,本质实为空,而非不变。”这种思想或许与无印良品也是相通的。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让所有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商品进行使用,我认为,这才是无印良品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接受的原因所在。
举个例子,法国是盛行肉食的国家。过去肉类的保存状态并不太好,但这也成了他们想方设法将其变成美味的出发点。或是用药草去除肉的腥臭,或是渍起来,或是浇上味道浓郁的酱汁,以这种做加法的方式来创作料理。连汤也会用大量肉和蔬菜来一起熬煮。
但是,和食重视食材本身的味道,倾向于“做减法”,刺身只用酱油和芥末,想方设法尽量简单地去体会海鲜本身的美味天妇罗只是把食材油炸了一下,煮物拼盘也是将每种菜品单独烹煮后盛在一个盘子里,高汤只会用昆布和螂鱼等一两种食材来调出鲜味。
我认为,这种减法的美学构成了日本文化的根基。
日本传统的会客厅只会装饰插花和挂轴,将那种剔除了冗余的空间作为一种美去欣赏。而像欧洲古堡那种历史性建筑物,经常能看到挂满整面墙的大幅绘画,家具装潢无不极尽奢华,还要在上面摆放壶和花瓶来装饰,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感觉有点不太清爽。
据说金阁寺的纸门木架,凡是朝外的部分都是向下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灰尘堆积。这种对性能之美的追求,恐怕只有日本才存在吧。
日本的减法美学也被延伸到了禅和茶道当中。
无印良品也以禅和茶道精神作为自己的原点。堤清二先生和田中一光先生都受到了禅和茶道之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无印良会“制作唯物之物”这一理念,创造出了简约而朴素,同时重视性能的商品。
可是我认为,无印良品并不是极简主义,而应该称为以质朴为主旨的减法美学;并不是将过剩的东西控制在最小限度或全部消除,而是通过对自然素材和性能的追求达到质朴。也就是说,并不是为了简约而简约,而是以哲学理念为根基的简约。
海外也有不少简约的商品。
只是,人们对单纯追求简约而没有哲学理念基础的枯燥商品已经不再关心了。
MUJI之所以能够一直适应全球市场,是因为拥有共通价值观的人们所抱持的哲学理念,就融入在我们的品牌中。那些人们会用感性来理解我们的品牌,并在生活中选择使用MUJI的商品。
MUJI定下的顾客群就是那样的人们。也就是说,我们不会扩大目标,而是限定目标。
经常有人会想,要让商品和店铺人气旺盛,就要尽量扩大目标,让更多的人来使用才好。确实,那种做法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销量,可是每年都有许多商品在风行一段时间后就默默消失了。
要创造人们长期钟爱的商品和店铺,还是限定目标更好。既可以在年龄层上进行限定,也可以像MUJ这样利用理念来进行限定。
商业没有“偶然”
尝试与失败固然必要,但若不将经验转化到下一步行动,那些失败就没有意义了。
这在MUJI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失败中找到某种模式,一点点提高成功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胜利。
我认为,要将失败经验运用到下一次尝试中,构筑相关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经历了惨痛失败的人自己或许能够在之后工作中融入独有的经验法则。可是,若仅仅依靠这样的经验法则,就会陷入离开那个人就什么都做不成的状态。
对企业来说,拥有一个优秀员工自然对其有利,但相反,正因为员工优秀,便也产生了被其他企业挖走或是独立出去的可能性。从员工个人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中抽取出重要部分将其标准化,让所有人都能借鉴得到,这才是真正对企业有长远价值的做法。
与业务有关的知识不应该只让个人掌握,而应该作为企业共同的财产积蓄下来,转化成让任何人都能做到同等水平的机制才是重中之重。若没有那样的机制,那么失败对企业来说就成了纯粹的浪费。
还有别的例子可以证明,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公司机制能够提高成功的概率。
在那个过程中,如何构筑自身品牌的立场,这一品牌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MUJI,从刚开始进军海外时起,便一直贯彻着既定的品牌路线:提倡以融会在“禅”和“茶道”中的日本传统价值观为基础的生活态度。
并非华美而功能众多,而是去除了冗余的朴素,这一方向性正是对“用之美”的诉求。
在禅学中,经常会用到“知足”这一概念。那是来源于《佛遗教经》中下面这句教诲的词语。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相传为千利休所说的“家有顶,食无饥,为足也。”也有同样的意思,告诫人们应该戒除无尽欲望。我认为这是体现了人们对待生活的美学意识的话语。无印良品一直提倡的不要“这样才好”而要“这样就好”的理想的原点,也是那种“朴素之中孕育丰盈”的思维方式。
世界只存在“本土市场”
我一直反复强调“世界不存在全球市场,只存在本土市场”。
谈到海外发展,多数时候企业都会高举“全球视角”“向全球市场传递信息”这样的标语。可是,这个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呢就算听到“要拥有全球视角”,很多人也会不知所云。说到底,成为全球化企业,指的就是能够进行适应各个地域的经营。能够在世界各地进行本土化的企业,就能成为全球化企业。
只要想想从海外进军日本却最终失败的企业案例就很好理解了。
相信有很多企业都总结了战胜竞争店铺、竞争企业的智慧,但只要一开始就不存在竞争对手,就没必要去思考那些了。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与对手竞争产生的不必要消耗。
拥有他人无法模仿的独特性,好处并不仅止于避免与其他企业的竞争。相反,有时还能令与其他企业“共存”成为可能。实际上,在MUJI进驻的大型购物商城中就算有优衣库和H&M进驻,在许多情况下也能各自取得成功。
顺带一提,所谓工艺美术运动,是为反对产业革命带来的粗劣商品大量生产行为而产生的运动,其主旨在于重新重视手制工艺品。这与日本的民艺运动(思想家柳宗悦发起的,在无名匠人制作的日用品中寻找美学价值的运动)有些相似,或许也跟无印良品的原点是相通的。
被日本企业派遣到海外工作的人,一般都会处在承担责任的地位,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因此,可以把能够在海外活跃的人考虑为能够成为领导者的人。
我认为,这样的人,通常都具有以下八个条件:
(1)创新精神
正因为要在日本的常识不再起作用的地方工作,才更需要有能力抛开既成的概念和固有观念、打破眼前的常识和常态向前推进的人。经常有人说“能创新的人,才是合格的领导者”,拥有创新精神,这一条件在海外比在国内要求更高。
(2)执行力
无论多么优秀的创意,若无人执行便没有任何意义。我向来认为“讨论不适合公司这种地方”,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深入探讨,而是执行。
特别是处在周围都是当地员工的彻底孤立状态下,仅仅费尽口舌恐怕是很难得到认同的。必须首先采取行动并得到结果,才能从中孕育出信赖关系。
3)贯彻力
这是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尽全力去完成,不中途放弃、不自暴自弃,无论任何事都要贯彻到底的能力。在一招决胜中败下阵来便如同武士般干脆利落地退出,这样固然很好看,但恐怕并不适合海外的环境。到了海外,最能行得通的应该还是“永不言弃”。
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 Albert Otto Hirschman)提出了“世界上有只大手,隐藏了种种困难,让我们难以看清。”这一“隐藏的手”的理论。人不会特意去选择困难,而是没有发现困难自认为这个工作非常简单,从而带着这种大意的心情去着手(选择)那项工作。
最重要的不是爆发力,而是韧劲,是就算被打倒、被践踏也能重新站起来,必要时可以变得皮糙肉厚、刀枪不入的能力。
(4)洞察力
指的是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并不断钻研的能力。
当时每一季的大量过剩库存是公司面临的一大间题。处理过剩库存,最简单且合理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奥特
莱斯店销售。
可是我却想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不是“要如何处理剩下的东西”,而是“要保证各店商品销售一空,不制造过剩库存”。
每一件商品都要仔细分析市场动向后再进行生产、管理、销售。这种方法乍看非常麻烦而且花费时间,但通过建立这种机制,就能培养起生产、流通、销售全面发展的企业体制,以此来获得竞争力。
我向来认为“唯有困难的道路上才存在真理”。看上去轻松而合理的道路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但那里可能并不存在事物的本质。
我一直坚持迷茫时要选择困难的道路,因为事物的本质往往存在于困难之中。
乍一看像在绕远路,但只要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最终就能用更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大家都想回避看起来麻烦而困难的问题,但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自然就能明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5)预见性
在这个变化激荡的时代中,拥有预见性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无印良品自成立以来,自身的理念就非常清晰,无论在日本还是海外,我们的“风格”都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并深入人心。
孕育出这一理念的人,是赛松集团总帅堤清二先生和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先生。二人秉着抵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社会的理念创建了无印良品。特别是堤先生,经常在公司内强调“无印良品是反体制的商品”。选取构成生活基本的真正必需的东西,重新评估其真正必要的形状和素材,削减生产过程中的冗余,让包
装保持简朴,由此便孕育出了简约美丽的无印良品风格。
田中一光先生认为,“以经商贡献社会”是无印良品的经营目的,他的想法至今都未曾改变。不依靠品牌名(这里并不指品牌)和设计师名称诱导消费者的方针,商业化要素和冗余的排除,以及将个性交由使用者定义的大方向,这些都与创建之初毫无改变。
因此,无印良品并不是根据“畅销”“赚钱”这些理念来开发商品的。仅仅是畅销的商品,不应该在无印良品制造。无论那种商品的设计多么完美,只要没有在无印良品销售的理由,我们就不会将它放到店中。
以前我们开发丹宁裤时,当时的社长金井政明对负责商品开发的人说:“为什么无印良品要卖丹宁裤?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升裤子销量,我们是不会卖的。我希望你能考虑考虑,无印良品出品的丹宁裤会给现在的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就诞生了追求舒适性、选用立体剪裁、以有机棉制成的丹宁裤。
若理念不够清晰,无印良品就不会进行商品化。这便是保证无印良品风格遍及每一个角落的机制。
有段时期,海外的商品会在海外进行设计和销售,一些无印良品不用的颜色就被使用了,甚至有些用起来险象环生的野营用品也被做了出来。这样无疑有损无
印风格,我们马上就制止了。
无印良品在设立之初曾经使用过“有理由,所以廉价”这
宣传语,可价格更加低廉的店铺渐渐铺开后,无印良品的个性就被埋没了。
于是,就做出了子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的反思。“对社会的反思”这一核心理念和“以经商贡献社会”“不做个性和流行商品”这些企业哲学部分并不改变,因为这是绝对不可改变的部分。在明确了不可改变的部分后,其余的子理念就可以与时俱进。
宣传语就改成了“不要这样才好,只要‘这样就好”。
“才”当中暗含着微妙的自我中心和不协调感,而“就”却显示出了内敛和让步的理性。此外,这个字眼说不定还能让人体会到某种近似于达观精神的东西。通过提升到“就”的层次,来激励自身制造能够让人心满意足地说出“这样就好”的商品。这也是新生的无印良品的课题。
因为那里的顾客连我们的品牌哲学都能够深入理解,法国成了世界第一个进行“ FOUND MUJI”的国家。
所谓 FOUND MUJI,是从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里,发现“良品”,再遵循其生活和文化、习惯的变化进行些许改良,加入“无印良品特色”,配以合适的价格进行商品化的活动。
日本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相关店铺,其他店铺也有部分 FOUND MUJI的商品销售。青山店铺里搜罗了包含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自古传承的道具、布料和衣物等商品进行销售,在无印良品中也属于独树一积的店铺。在法国也存在着“细心而专注地使用喜欢的物品,让它长久伴自己”的传统理念,我们认为,那与 FOUND MUJI所追求现念非常吻合。
于是,二0一四年九月,我们在巴黎一区开设了欧洲旗舰店 MUJI Forum des halles place carree,并在店铺一角设置了展柜。当时,我们与当地的杂货店“ merci”合作寻找了许多法国人知道却不熟悉的传统厨房器具,比如具备调节颗粒大小功能的椒盐瓶、两百八十年前就已出现的传统陶盆、用砂岩制作的葡萄酒醋壶等等,都是一些简约而实用的小物,把那个角落装点成了充满法国特色的 FOUND MUJI。
曾经随处可见的正统良品,在欧洲也已经被忘却了。特别是欧洲的都市,是时尚最前沿的阵地,想必人们都在追求着更新颖更独特的事物吧。
而在二OO八年的雷曼事件后,那种潮流似乎开始倾向于回归原点。剔除冗余,将基本的使用功能优异的东西认作“好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日本的禅和茶道精神,可能与这种理念形成了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