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天田野调查,15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解开校园霸凌的暗黑魔方!武志红、伊能静、李雪、凯叔、樊登、佟丽华、李国庆阅后联合力荐!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经过400天田野调查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陈岚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559406859
  • 2018-09-05 20:06:17 摘录
    霸凌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年龄的人群中,少年儿童聚集的中小学校也是最容易发生霸凌的地方。因为身心幼稚的少年儿童都有惧怕孤独的特性,他们需要同伴和友谊,追崇团体和交友圈子。如果在学校没有几个朋友,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学习都会有不良影响。孩子在学校花在联络感情交朋友上的时间精力,甚至超过对付学业功课。而未成年的少儿尚缺乏明辨是非和对自己言行的控制能力,在争夺朋友和感情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强势学生欺负弱者,或小团体凌辱个别人的现象,也就是霸凌。而老师的关爱、承认和青眼有加,在不少学生看来,也是稀缺资源,足以引发明争暗斗,往往也是导致霸凌件的原因。
    所以明智的老师,是不应该公开对某一些孩子表现出特别的宠爱的。因为这很可能会人前带给孩子风光,人后则带来嫉妒和灾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20:05:04 摘录
    老师的过度关爱、承认和青眼有加,在不少学生看来是稀缺资源,足以引发学生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会导致霸凌事件的发生。所以明智的老师,是不应该公开对某一些孩子表现特别的宠爱的。因为这很可能会人前带给他风光,人后则是带来嫉妒和灾难——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也应是每个老师应该坚守的教室职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7:11:41 摘录自130页
    因为确实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亲情丧失的孩子往往容易情感扭曲,不能明辨是非。对亲情的极度渴望使得他们很容易抱团,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为了取悦于同伴以吸引注意力,确立自己的权威,他们甚至会做出自己也想象不到的恶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6:06:10 摘录自127页
    这个时候,家庭的陪伴和支持及其重要。家长要及时发现并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请记住:维护孩子的权益是家长的责任义务。
    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异常,或者得知孩子被欺负或被不公平对待,家长不应和稀泥,也不应忍气吞声。有些事,在孩子的青春期,可能比天还大,她自己很可能无法独立应付。家长发现了不对劲就要向孩子和相关人等(老师、同学及其家长等)调查情况,也应适时与学校联系。补课等状况严重了才干预,也不一定非用告状或申述的口吻与校方对话。贾占更可以灵活、有技巧、友善地沟通。
    当霸凌发生时,监护人的爱,是孩子最后的庇护所。
    作为家长,受益匪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6:00:18 摘录自127页
    一个老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灵魂工程师,其言其行,必慎之又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5:51:50 摘录自123页
    没有人搭理也好,清净,我安安静静地看书好了。
    短短几个字,道尽了心酸和无奈,却又是如此地怡然自得。这正是我要追求的境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5:41:53 摘录自115页
    毕业后我想起过这个细节,大概能猜到,她厌恶我什么。她厌恶我身上的活力。她自己日常都是穿着及其规矩严整的套装,上面米色方领西服,下面黑裤,里面一件花衬衫,大领子整整齐齐地翻出来,配着一张干燥枯萎的脸,整个人自带沙漠气候,走到哪儿,哪儿的人都不自觉地觉得喉咙发干。我这样的人,是她的肉中刺、眼中钉,不必做错什么,我那种乐呵呵、屁颠颠的自恋劲儿,就够拉仇恨了。
    生活中确实有这样一种人,自己“冷淡”,也不许别人“活泼”,如果TA还掌握了一定的“权利”,而你又正好在TA的“手下”,那就只能求神拜佛,自求多福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5:26:46 摘录自111页
    通常,家庭支持力度比较强大的孩子,心理承受力也会比较强,也会积极理解和巧妙处理自己遭遇的霸凌。父母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要能体察到孩子面临的困境,并及时施以援手,帮助孩子走出阴霾。请记住:维护孩子的权益是每一名家长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5:24:41 摘录自110页
    黑武士,是黑色的。
    那是一股黑色的洪流,吞噬一切。一个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加害者。这恰恰是霸凌的本质,它是一股黑色的乌合之众的情绪汇合,这情绪一旦被煽动起来,没有理智可言,也没有公平可言,指向谁,谁就被撕个粉碎,很难幸免。
    事实上,把这个现象放到现在的网络里,从那些一边倒的新闻传播、谣言放送里,都能感受到非理性的网络霸凌的影子。能抑制它的,一是在早期就防微杜渐,避免集体式情绪酝酿扩大;二是尽可能地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三是尊重事实,一句客观分析再做决定。——然而,互联网也好,生活中也好,一碰触到敏感点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喊打喊杀、人肉搜索、盘根挖底,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现象。等看完了热闹,发泄完了情绪,真相如何已经没有人关心,当事人是否冤枉,也没人会道歉。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流言止于智者,可生活中哪来这么多智者,大多数人都是凑热闹,窥探他人的隐私,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没有人会替当事人设身处地着想,也没有人去关心这件事情是否真实,只要能够在别人面前“卖弄”获得的最新资讯即可。 私以为,所有没有查清事实真相,肆意传播谣言者都是加害者的帮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5:15:54 摘录自109页
    教师对学生拥有的权利关系是危险的。一个好的老师会培育灵魂,一个坏的老师,则可能戕害灵魂。当然,更多的老师,只是平凡人,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对被管理的学生们来说,不少老师很恐怖、很可恨。这样的关系一般来说,不可逆转,但在某些时候,酝酿到一个程度,作为上位者的老师也可能会被反噬和颠覆。
    作为一名老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做人的道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0:59:56 摘录自95页
    一个霸凌事件的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另一起霸凌事件的加害者。角色的可调换性,也是霸凌的一个特点。霸凌的心理侧写,更像是一股黑色的乌合之众的情绪汇合,这种情绪一旦被煽动起来,没有理智可言,也没有公平可言,指向谁,谁就被撕个粉碎,难以幸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0:55:02 摘录自94页
    我没有能力以法律之名为她复仇,只能在我的书里,为女孩立一块碑,也为霸凌中无辜的死难者。
    这个世界应该有一堵墙,是保护这些无辜的孩子的。
    而我也坚信,命运会以某个恰当的轮回,报应在凶手身上。
    私以为,《未成年保护法》并不是在保护未成年人,而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帮凶和逃脱惩罚的借口清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0:05:54 摘录自82页
    大多水女孩因为是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群体,所以极容易成为霸凌事件的受害者。除了嘲弄、孤立、羞辱、诽谤、嘲笑……他们还可能面临来自霸凌者的更为严重的伤害甚至犯罪。这个世界应该有一堵墙,是保护这些无辜的孩子的。女孩子的家长们,你们要用自己的爱去浇筑这堵墙。
    女本柔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10:02:36 摘录自80页
    校园霸凌中,最常见的一种霸凌就是性别霸凌。性别霸凌中,有一种最为常见的霸凌就是性骚扰。受害人往往是同学中最优秀、最美丽的少女。
    青春期的男孩子,往往会在霸凌行为中掺入许多模仿的性行为。在同性之间,会有诸如互相抓鸡鸡、捏蛋蛋、脱裤子之类的调笑;在针对异性时,则有袭胸、亲嘴、扒衣等高度模拟性行为的调戏行为。
    中国很多家庭对男孩的养育是非常失败的,要么是出于重男轻女的传统,对男孩的霸道、野蛮行为不仅不约束,相反还认为是有男子气,变相鼓励他们的任性妄为;要么就是把孩子养得畏畏缩缩,不敢担当,文弱阴柔,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非常容易从众。男孩子从小就不尊重女孩,毫无绅士风度,更不懂得欣赏异性之美。青春期来临时,他们也不懂得如何恰当地表达他们的爱慕之情,往往用恶作剧甚至伤害的手段去吸引女孩注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5 08:55:35 摘录自65页
    青春期的男孩子,往往会在霸凌行为上掺入许多模仿成年人的性行为。哟一种说法是,少年们透过这样的举动,来“练习”成为一个男人,也结成初步的联盟——这是原始的冲动——但在现代社会,这是不被容许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如果不能以规则严加约束,荷尔蒙有多澎湃,恶行就有多凶猛——男孩子的家长们,你们要给孩子正确的青春期性教育啊!
    青春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适时引导,变覆舟之水为载舟之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