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凤凰卫视、《新周刊》、《南方周末》等专题报道】 【新浪好书榜2013年度三十大好书】 【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 全书分为《乱时候》《穷时候》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姜淑梅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 定价:32.80元
  • ISBN:9787213057311
  • 2021-12-18 18:18:32 摘录
    弟弟问她:“姐,你叔咋这么狠呀?俺媳妇从娘家来的时候,给俺做了一双袜子、一双棉鞋,给俺爹做了一双袜子、一双棉鞋,给俺娘做了一双棉靴子,还织了一副扎腿带子。出事那天,你叔往外支俺,让俺上这儿去上那儿去,俺哪儿都没去,就在家。俺和媳妇正说话呢,你叔整个绳子挽个套,直接就套到俺媳妇脖子上,一拽就把她拽趴下了。俺爹从门底下把绳子拉出去,把门关上拽绳子,俺还没想起来咋救她呢,她就死了。姐呀,俺越想越难受,俺咋有这么狠心的爹呀?”
    他很长时间没跟爹说话,他爹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俺再给你找个有钱有势的好媳妇。”
    他爹不说还好,一说这话,儿子又哭起来。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自己再难受,也不能对外说。
    十多年,他都没说上媳妇,后来还是娶了个穷家女,长相、干活儿、说话哪样也不如前妻好,儿子恨爹娘一辈子。
    变态程度仅次于为改嫁烧死自己孩子的寡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16:17 摘录
    农历十一月说媒,腊月初八就娶走,公婆可高兴了。这个媳妇比那个长得好,大高个,小脚,干活儿又快又好。大年三十这天,媳妇做了六个像样的菜。
    菜做好了,婆婆说:“你到屋里歇会儿,一会儿再吃饭。”
    媳妇到自己屋里去,这边婆婆把饭菜端到自己屋里,三口人吃饭了。
    媳妇到厨房一看,做的菜啥都没有了,锅里就两个驴打滚儿的卷子,拿起干粮帘子看,锅底还有一碗绿豆丸子,不用问,这就是她的饭。她拿起石头蒜窝子先把锅砸了,把和面的瓦盆端起来扔到院子里,咣当,摔个稀碎。摔完盆,她拿个棍子去了婆婆屋,把桌子一抬,哗啦一声响,盘子碗全下去了。
    媳妇骂:“吃你娘了个腿!”
    虽说有这样的媳妇儿来治这家人有点过瘾,但是让他一辈子续娶不上不是更痛快……好好的“王氏大闺女”,可以,但犯不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12:38 摘录
    为让闺女少挨打,往婆家带点儿钱,娘家值钱的地都卖了。后来,这个媳妇怀孕了,生个男孩,一家人可高兴了。四十天没挨打,她死了。时间不长,孩子也死了。
    哪怕是旧社会,当弃妇也比当死人强啊……就一个独生女儿,这种疼孩子的方式也太愚昧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07:13 摘录
    三哥一天都没歇。蹬洋弓是个力气活儿,蹬一会儿就是一身汗,三哥天天都挣来一百多斤粮食。
    吃喝不愁了,余下的粮食卖了,把钱还上。俺家又买一个挤棉花籽的轧车,当时叫“洋轧车”。干一天能挣一百五十斤棉花籽,俺家再把棉花籽卖给油坊。手里宽绰了,家里换上驴拉的洋弓弹棉花。开始一个毛驴拉,看一个毛驴拉太累了,又买了一个毛驴。两个毛驴拉一天,能挣二百多斤粮食。
    三哥跟驴的生产力是一个水平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05:30 摘录
    一九四九年秋天,俺家从济南回到百时屯,舅去看娘。看见家里啥也没有,舅哭了,他不是能说会道的人,只是说:“这屋里啥也没有,你们这九口人咋过呀?”娘说:“慢慢过呗。”
    当时,大表哥跟大表嫂刚结婚。舅把粮食留够他俩吃的,剩下的粮食、地瓜、大萝卜、胡萝卜都给俺送来了。
    舅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娘问:“你把粮食都给俺送来了,你大人孩子吃啥?”舅说:“姐姐你不用惦记我,人家都说东边乡里好混,我也想到那边去。”
    娘留舅吃饭,舅饭也没吃,赶车走了。
    冯庄离百时屯四里地,那边亲戚很多。他们跟娘说,表哥表嫂在家看家,舅领着妗子、二表哥和两个表姐、一个表妹出去要饭了。他们推着一个小木轱辘车,上面有几床被、一个锅,还有几根要饭棍。

    ……

    那时,俺家买了弹棉花的洋弓,三哥蹬着,天天换粮食。收完麦子,二表哥来帮忙,蹬了一年洋弓,一分钱不要。俺家挣了钱,换了驴拉的洋弓,他才回家了。
    有弟如此,夫复何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02:40 摘录
    都是女人,家属工和正式工人差远了。正式工人当广播员,做饭烧水,在车间也干轻活儿、俏活儿。一样有病了,她们报销百分之百,家属工报销百分之五十。厂里有几个临时工是大闺女,后来都转正了。俺们这些家属工一个接一个生孩子,当了一辈子家属工。
    看,就业歧视五六十年代就有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8:01:19 摘录
    那时候,寡妇改嫁不能带着孩子。要是带着孩子改嫁,大人孩子都得受气,带去的孩子,人家叫“带犊子”。俺娘的姥娘家在曹海,曹海有个寡妇带着五个孩子,她想改嫁,人家都嫌孩子多,很长时间也没嫁出去。一天夜里,她用高梁秆把门堵上,点着火,想烧死孩子。
    火着起来,把孩子呛醒了。大孩子十三岁,把窗户砸开,他和十一岁的弟弟从窗户出来了。九岁和七岁的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四岁的弟弟,都死在屋里。
    寡妇跟一个男人走了,在外面过了不到一年,男人跑了。听说那个男人越想越害怕,跟这么狠心的女人过日子,心里没底。
    ????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7:58:33 摘录
    在俺老家,守寡难,改嫁也难。寡妇改嫁不能在白天,只能在天黑以后。不能从家走,说是从谁家走“妨”谁家。大多数寡妇天黑以后从地里走,也有的在庙上等。娘家跟两个人,男方来个车,娘家把人交出去,就完事了。
    俺那儿还有一个风俗,寡妇改嫁可以抢,只要还没进家门,谁抢到寡妇,寡妇就是谁的。
    什么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7:57:32 摘录
    早些年,俺那儿去个生人,都在门外问:“家里有人吗?”
    要是男人不在家,女人就答:“没人。”
    男人不把女人当人,女人也不把自己当人。
    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7:54:58 摘录
    老毕家是毕海的地主,老两口带着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在这儿落脚,大儿子教书,二儿子上高中。毕家当家的是老太太,五十多岁,干净利落。亲家把大儿媳妇和一岁半的小孙女送来,投奔他们。她让大儿子写了一张休书,把这三口人都撵回去了。二儿媳妇来找丈夫,这个媳妇针线活儿好,她让媳妇住在一小间空房里,给他们全家做鞋做衣服。
    她跟媳妇说:“你不要见俺儿子,俺儿子想找个大脚板的洋学生,俺得劝劝他。要是现在看见你,他就得气死。”
    太不是人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8 17:53:03 摘录
    过了三个月,说有情况,解放军要打潍坊,国民党军官可以去台湾,就是不叫带家属。有些太太是大脚板,女扮男装到济南,坐上飞机走了。大嫂是小脚,咋打扮也不像男子。大哥和大嫂分开十年,刚团圆了,他舍不得扔下大嫂,就没去台湾。
    读了大学,当了军官,没有抛弃老家的童养媳,没有娶小老婆,然后还能舍不得老婆,真的是当时难得的男性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10 08:34:32 摘录
    四嫂跪在地上磕头告饶,不知说啥好:“老总,俺有媳妇,别动俺闺女!老总,俺有媳妇,别动俺闺女!”
    这是人话吗…… 但是又是好真实的对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11 17:17:28 摘录
    裹脚,就是用裹脚布把大脚趾外的其余脚趾硬生生裹到脚底下,让它们一点儿一点儿骨折,一辈子踩着脚指头,用脚后跟走路。就是三伏天,裹脚布也得里三层外三层裹好,裤腿用带子扎上。裹脚以后,脚就不长了,所说的“三寸金莲”,都是从小给裹出来的,小脚趾挨着脚后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11 11:07:59 摘录
    这段经历一刀一刀刻在娘心里。几十年以后,娘临死之前,把俺们兄妹都叫到床前,特意嘱咐:“你们给俺记住,俺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都不要当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11 10:54:24 摘录
    老百姓说:“打仗死人,不打仗了,咋还死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