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白皮书》作者 、“最好金龟换酒”博主 傅真,兼具爱恨情仇与人生思考的文字,讲述平凡生活中的不灭梦想 。 刘瑜、和菜头 快意推荐 。 惊觉迷失在世俗标准与别人世界里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傅真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508641225
  • 2019-03-06 18:31:36 摘录
    可是在拉丁美洲旅行,渐渐发现印第安人大多是“万物有灵论”者,他们崇敬自然,认为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岩石,都有自己的灵魂。虽然他们已在相当程度上被西方的基督教信仰所同化,但这种原始信仰依然存在,而且与基督教有着巨大的差异:印第安人认为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平等的,整
    个自然界都被一种神圣的生命能量所掌控,而这个神圣的东西就在自然之中,不像西方的神在自然之外。基督教却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比其他生物都要优越而自然界是上帝纯粹为了人类的利益送给我们的——这些天我越想越觉得,当今世界的环境危机,很有可能就是这个信念播下的种子。
    这也是不爱基督教的原因。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伊斯兰教不了解,不评论)佛教、道教都有很强的万物有灵的观点。佛教说蚍蜉与人皆为生灵,所以要善待,不杀生当然包含它们;道教就更不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追求大道,大道从来不仅是人之道。我们爱世间的生灵,而不是爱的如此的势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6 18:22:06 摘录
    生活在拉丁美洲神秘而壮阔、几乎具有威胁性的自然之中,他们拥有自然给予的智慧,明白自己不仅仅是此人此身,而是属于某个更广大的东西的一部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醒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
    现代人总是觉得苦闷,目之所及就是身边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对政治充耳不闻,所以对苦难缺乏同理心,所以见不得不同,甚至创造了一个“异端”的词汇”……我们似乎过的太坦然,而忘记所有的一切绝不是看起来那么平凡普通。如果说旅行有什么意义,大概在于,在目睹世界的多样性后,任然热爱世界,并且有悲悯之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6 18:17:30 摘录
    阳光点亮了古老的石头,狂风吹迷了我的双眼。望着眼前无与伦比的山峰,我感到有个全新的灵魂从心上升起,每个指尖都因那突如其来的快乐而酥麻
    不已。就在那一刻,某种理解达成了,我忽然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它的美。
    是的,真实本身就是美,卑微的,受挫的,疯狂的,无情的,百内将它们统拥抱着,从不扬弃任何东西。夕阳下,云雾里,冰川上,大雪中,它向我们坦坦荡荡地展示着自己的美——整体即是美,美从来都不是被包围在窄圈里的漂亮而脆弱的东西。
    我又想起了泰戈尔的话,他说强大自然力的游戏惊心动魄,可我们在暮空看到的它却是那样宁静而绚丽。同样,伟人一生经受的巨大痛苦,在我们眼中也是美好的,高尚的,我们在完满的真实中看到的痛苦,其实不是痛苦,而是欢乐。
    美大多数情况下是被雕琢的。我们截取一小部分,告诉世人,这就是美的标准。其实美的内涵也何其浩大,我们深处的世界世界本身,就是美的全部,而我们,只不过摄影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2 18:09:34 摘录
    我更意识到,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所看到的世界都只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真正的世界更宽广,更隐秘,更幽深。我得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一点忘了,我得学会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避免将残缺不全认作真实,我得找到一个超越了愤怒和悲哀的完整世界。
    旅行的意义不外如此。有限的人生能够见到的世界太过狭窄,而忘了世界的广阔,容易陷在狭小的自我里。这不是真正的世界,这也不是真正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0 12:52:47 摘录
    昨晚真是冷得可怕!我和铭基都冷到久久不能入睡。天亮以后我甚至有点高兴—终于可以下山了!山下的营地毕竟暖和多了。我对罗赖马有崇拜和敬畏,享受且震撼于在山顶所看到的另一个世界,可我终究还是个俗人,必须回到我本来属于的那个世界去,重拾人间烟火,重温人世的喧嚣,无论是快乐还是烦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0 12:50:10 摘录
    我更紧张了—什么很容易?是荡秋干容易?还是摔破头容易?
    铭基跳了一次,虽然落水姿势奇丑无比,可是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完全
    没有犹豫。他游上岸后非常兴奋:“很好玩!你也去玩嘛!”
    其实我内心也很想玩,可是真的坐到秋千上时,全身发软,一颗心好像要从口里跳出来似的。而铭基偏偏还在用相机拍视频,我骑虎难下,只得对
    着镜头挤出一个无力的笑容。
    “加油!”铭基说。
    不能被他看扁了!我再次坐稳,抓紧绳索,路易斯从后面抓住秋千,猛
    地往前一推,我立刻飞了出去。
    该怎么形容飞到半空的感觉?有点像喝醉了似的晕晕乎乎,时间也在那
    刻忽然停顿了。我在半空中俯瞰着脚下奔流的河水,有一丝愉悦悄悄在心
    中升起,像一滴墨汁溶入水中,然后渐渐晕染开来…
    “跳!”路易斯在岸上大喊。
    我迟疑了一下下—还好只有一秒钟,然后张牙舞爪地从秋千上跳了下

    我重重地落入水中,可是并不觉得疼。整个人如秤砣般径直沉入很深的
    水底,不过很快又不受自己控制似的往上浮起
    再次浮出水面的时候,我正被河水挟裹着往下游而去。“游回来!游回
    来!”铭基在岸上紧张地大叫。我拼命摆脱水流向岸边游去,虽然身体在用力
    心中却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轻松
    经历了溶洞探险和秋干跳水,后面的挑战都变成小菜一碟。最后,当我终于泡在 Semuc champy那平静而清澈的水中,在一个个颜色宛如祖母绿或宝石蓝般的水潭和小瀑布间流连忘返的时候,心中感到的不是“值得”而是“庆幸”—无论是一路上的恐惧和辛苦,还是冒险所带来的乐趣以及终点的绝世美景,都是令人震撼的全新体验,也是伦敦的那份工作或一幢大房子绝对
    无法带给我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0 12:46:32 摘录
    在这里的日子像是坐在流星上度过的,没想到尼加拉瓜的最后一站竟然给了我们如此难忘的体验。我舍不得爷爷奶奶开的小旅店,也舍不得已经被我们当作“食堂”的小小咖啡馆。两家店的店主都是欧洲人,因为和我们样爱上了这个地方,特地从千里之外的故乡来到地球的另一端定居开店。爷爷奶奶决定在此终老,他们将生命的最后时光都交付给这个海边的小镇。咖啡店的老板娘已经怀孕七个月,她的孩子很快也将成为冲浪的少年。我常常想象他们的心情:他们怎样在日复一日的小镇生活中找到乐趣?他们如何面对客人的来来往往?《沙滩小子》里的民宿老板曾经严肃地对舍不得客人离开的孙女说:“我们在海边开店,这是我们的生活。可是前来民宿的人,都是为了回去才来的。客人来到这里休养生息,是为了回去更好地生活。”
    虽然不舍,可我并不害怕离开。心里的冰块已经被夏天的阳光融化,而且离开这里也并不代表着夏天的终结。正如《沙滩小子》中所说,季节的变换是由自己决定的,只要心里面的夏天还在,夏天就没有结束。只要夏天没有结束,在远方也能找得到故乡。
    所以—有什么关系,反正现在是夏天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0 12:43:44 摘录
    得冲浪是很酷的运动,可是这件事离我那么遥远,遥远得就像跑到月球去打乒乓球。如果不是海边小店的煮饭阿姨一直鼓励我去试试,我永远也人会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玩的运动。不了解的人大概会以为冲浪的乐趣杯于对大海的“征服感”,其实喜欢跟自然亲近的人永远不会想去征服自然,浪的乐趣于我个人而言,是一种亲身感受大海“脉搏”的喜悦一人与海浪共同进退,就像是听到了大海的心跳声。铭基的冲浪教练一见到巨大的海浪就无比开心地一个猛子往里扎,那场景几乎令人感动—他的姿势完全是抱海水的姿势,他是真心真意地爱着这片海。
    冲浪累了,我就坐在海边,望着这片永远也看不厌倦的海。旁边正在看
    书的美国作曲家Sam忽然抬起头来,神情有些沉醉:“我觉得我可以在这儿待上一个月,天天就这么看着海。”我默默地点头。中美洲的国家大多有美丽的加勒比海岸,然而眼前的这片海却属于太平洋。和水清沙幼的加勒比海相比,太平洋过于粗犷豪放,比不上前者如明信片一般的风景,因此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去加勒比海度假,可是我却更喜欢不羁的太平洋。
    有时我明白为什么人们常把大海比作故乡,又或者在大海面前放下心防湿了眼眶。作家史铁生曾经写道:“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我之所以对这个小镇和这片海恋恋不舍,大概也就是因为这种“辽阔无比的心情”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9 15:04:55 摘录

    只是不知“失踪”者可有几人生还?我看着这些貌不惊人的母亲们,她们挽着手袋,穿着老派的裙子和皮鞋,看起来就像外出散步的邻家老太太
    谁能想到她们拥有如此惊人的勇气?谁知道她们的心里到底有多苦?她们举
    着失踪儿女的照片一被放得巨大的照片,你几乎能从那巨大中感受到母亲
    的悲愤与痛苦,虽然她们仍在祈祷着奇迹的出现—让失踪的重现,让死去
    的活着。很多照片旁边都有同样一句浸满泪水的话:你在哪里?
    儿女们也许回不来了,然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素未谋面的孙儿们也
    回不来了。在“肮脏战争”期间被绑架的几千名年轻女性中,有一百多人被
    确知已经怀孕。大多数孕妇在孩子出生后才被杀死,孩子生命的开始便是她
    们自己人生的终结。有些在集中营里出生的婴儿们被送去了孤儿院和收养机
    构,然而据说大多数婴儿都被警察和军官收养,有些人正是这些婴儿的杀父
    或杀母仇人。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啊—抢走敌人的孩子,让他们来模仿和
    崇拜自己,对于刽子手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彻底的胜利了。
    我小的时候读了一点点中国历史,看到源源不绝的天灾人祸、内外战乱便觉得中国人简直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长大以后才发现,日光之下并无
    新事,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痛苦的记忆。尤其是来到拉丁美洲之后,耳闻目睹的苦难是如此之多,正在受苦的人们就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你无法“理智”地用冰冷的数据去判断哪个国家的苦难更为深重,因为于每一个
    个体而言,每一桩悲剧都意味着整个宇宙的崩塌。
    漫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我似乎感受到了脚下的历史之痛。每条街道、每一个广场都铭刻着残酷的记忆和无法兑现的承诺。贝隆夫人演讲的阳台还在,学生们从中“消失”的咖啡店还在,建筑风格优雅的刑讯中心
    也还在。或许这样更好吧,只有直面历史之痛,伤口才会愈合得更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8 17:27:07 摘录
    真实本身就是美,卑微的,受挫的,疯狂的,无情的,百内将它们统统拥抱着,从不扬弃任何东西。夕阳下,云雾里,冰川|上,大雪中,它向我们坦坦荡荡地展示着自己的美—整体即是美,美从来都不是被包围在窄圈里的漂亮而脆弱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8 13:27:27 摘录
    在面对天地间的极致美景时,为什么我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或许是因为自然的神圣能够激发出人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宗教情怀,即便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自然面前也会忍不住发出“造化钟神秀”的感叹。我记得有人分析过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说艺术家们能把自然当人看,能化无情为有情,这便是“物我一体”的境界。而更进一步,便是“万法从心”、“诸相非相”的佛教真谛了。我想无论是艺术还是自然,美的最高点都是与宗教相通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6 16:28:44 摘录
    旅行指南《孤独星球》从很早开始就一直大力提倡" responsible travel,即“负
    责任的旅行”。概括地说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保护环境,并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常来积极贡献;二是多与当地人交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三是尽量选择能够使当地居民直接受益的消费方式。说实话,这个词以前听得虽多,我却只是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而这次的长途旅行却使得我真正开始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6 16:09:27 摘录
    鳄鱼仍然没有原谅人类。往往船还没划到跟前,原本在岸边晒太阳的鳄鱼们已经
    纷纷逃入水中,只露出两只眼睛在水面上窥探敌情。当船再近一些,连眼睛也沉
    入水下,水面只余一个气泡,像是鳄鱼心中欲言又止的怨恨。
    有一次我们正在水上划行,正午的阳光照得人昏昏欲睡,忽然听见一阵彩怒
    窣窣的声响
    条大凯门居然从岸上的丛林深处慌张地跑出来,以极快的速度
    爬行了长长一段路再跳进水中。鳄鱼没有表情,可是这一系列动作已将它的气急
    败坏和手忙脚乱表现得淋滴尽致,令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其实如果它乖乖待在从
    林里,我们根本发现不了它。可是鳄鱼智力不高,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暴露了行踪。
    当它在丛林里远远地看到人类,巨大的恐惧促使它飞快地做出了逃亡的决定。
    水上旅行的几天里,我总在心中不停地感叹:如果老爸也来这儿和我们
    一起玩该有多好!我爸特别喜欢动物,而亚马孙平原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水
    上动物园,而且没有铁笼和围栏,天然食物链也从未被破坏,动物们弱肉强
    食却自由自在。美洲鸵在岸上悠闲地踱步,三趾树懒倒挂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南美浣熊晃动金色的大尾巴蹿入林中,粉红河豚活泼地跃出水面,水龟们密
    密排在枯枝上活像仪仗队,松鼠猴在树叶后面露出小小的精致的面孔,亚马
    孙绿鱼狗正愉快地吞食一条鱼,粉红琵鹭风姿绰约宛如穿上芭蕾舞裙的少女,
    蓝黄相间的金刚鹦鹉潇洒地飞向被晚霞映红的半边天,蓝脸红冠的麝雉在树
    枝间笨重地来回跳动,发出毫不优雅的嘶叫声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演员和观众完全可以反转。坐在船上的我们其实也正被岸上的动物所“观赏”,而且它们还不用买门票。只是人类精彩之处
    并非皮相,动物们恐怕会看得无聊。三天行程中,有半天的活动是在亚马孙草原上“寻找水蟒”。奥比的英文有些奇怪的口音,总是把“ finding anaconda”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04 22:43:09 摘录

    一个人的被害是一桩悲剧,一群人的被害却只变成了一个数字。此前我听说过被屠杀的数字,心中并未有太多震撼。可是眼前的这个受害者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他的愤怒和他的伤痛都那么真实,也并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褪色。我想起了199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如今正在竞选危地马拉总统的玛雅女性门楚。他们的遭遇何其相似,门楚的父亲和弟弟也都在那段时间被军方残杀,她的妈妈被军人强奸,凌辱至死……我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想象着当时的所有场景,觉得自己的心像是一张纸被揉成一团,直想为自己的无知而痛哭。
    集体与个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04 22:31:56 摘录

    我自己也是游客,也喜欢享受,喜欢“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可是我不喜欢这样过度的商业化。在一个如此贫穷的国度里,安提瓜的西方做派和各种享受看起来是那么刺眼。我也曾想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可是再想一想我又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来这里开店投资的大多是西方人和海外的危地马拉人,这里的房价和物价被他们越炒越高,使得很多当地人无法负担,不得不离开城市的中心区域,被迫越搬越远。游客们在这里消费,看起来好像是为当地旅游业做了贡献,结果不但钱都进了西方投资者的荷包,还对本地人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除了游客,这里当然也有很多本地人常常出入各种高档消费场所,不过他们都是能够负担得起此地高昂物价的富人。我那时刚从山里的学校出来不久,对那里人们生活之贫苦仍然记忆犹新,当下在一间咖啡店里看到满脸娇纵的小孩子只吃了小半块巧克力蛋糕就撅着嘴把它扔到一边,想到我之前山中家里的孩子们,心里顿时非常难过。Andi、 Blanca、Edo…他们全都从来没有吃过巧克力蛋糕。我并不是仇富,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很不客观,可是从那一刻起,我忽然就更不喜欢这个城市了。
    这个故事在很多地方都在上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