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佛教与茶道》(华夏文库佛教书系)指出在岁月的长河里,茶在华夏文明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从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到汉代饮茶之风初现端倪,到魏晋时期饮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韩冰著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定价:24.00
  • ISBN:9787534847110
  • 2019-06-15 14:46:49 摘录
    茶叶依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类:
    绿茶,是指不发酵的茶,如黃山毛峰、龙井茶、碧螺春等,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黃茶,是微发酵的茶,如霍山黄芽、蒙洱银针等。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了黃叶、黄汤。黄茶又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黃大茶”三大类。
    白茶,是轻度发酵的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长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从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
    青茶,是半发酵的茶,也称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盼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黑茶,则是后发酵的茶。由于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后使用。
    全世界,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则是白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15 14:35:44 摘录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自信才能交融 知己才能知彼 顺势才能有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