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怀上第二个宝宝开始,我就一直对两个孩子的生活充满好奇:“爸爸妈妈该如何分配现在倾注于哥哥一人身上的爱?”“哥哥能不能接受生命中突然闯入的这个小家伙?”“我们的生活将发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冯颖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 ISBN:9787122234759
  • 2018-08-09 21:46:42 摘录
    有些习惯性的情绪爆发是无意识的,是我们的成长经历造成的,是无法用意志去抗衡的。
    因此,父母能做的,除了不断地自省、寻求心理咨询、心灵成长帮助之外,承认、允许、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关键的。做一个诚实的父母,认可自己的情绪,向孩子说明那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孩子的错误,这不仅不会伤害到孩子,还有可能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绪认知,有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
    事实是,内疚、自责而又矛盾的父母,会将这些内疚、自责和矛盾的情绪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孩子接收到这些情绪,他也会内疚、自责,他也会对自己产生矛盾的认知。这些背后的情绪才是伤害孩子的源头,而非表面地发脾气的行为。
    而诚实、包容、自尊的父母,也会将诚实、包容和自尊传递给孩子。孩子接收到了,他明白了任何情绪都是被允许的,他可以愤怒、遗憾、愧疚、悲伤,他就有机会学会如何处理这些愤怒、遗憾、愧疚、悲伤。一个学会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孩子,他的内心将会多么强大,他成年后的人生将会多么的阳光和自如!这才是父母能带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9 12:59:50 摘录
    为人父母,我们谁都不是天生就会的,特别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8 16:10:00 摘录
    孩子的确需要早期开发,但这一开发是广义的。
    以我的理解,早期开发包括孩子情绪能力的开发、爱的能力的开发、人际互动能力的开发、规则意识的开发、求知欲的开发。这些无形能力的开发才是未来智力水平、幸福水平的基石。而这些能力开发的目标是无法通过一周一到两次的早教班教育达到的。它需要父母每天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家人每天爱的浸润,需要小伙伴每天的玩闹互动,需要父母长期的实事求是、以身作则。
    这一切的一切,父母难辞其咎!
    如果父母随意发脾气,孩子何以情绪平和;如果父母缺乏爱的交流,孩子何以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如果家庭环境缺乏互动,孩子何以能与他人自如交流;如果父母出尔反尔,孩子何以诚实守信;如果父母整天无所追求,孩子何以好学乐知!
    因此,一对心态平和、自我认可、内心充满爱的父母,必将拥有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我、热爱探索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未来必将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家庭的孩子。
    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教育、父母自我成长,是远远重于孩子早期教育开发的重大事件!心态,绝对是远远重要于经济的教育因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7 16:32:54 摘录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坑人的口号,戳中的其实并非只是父母的钱包,更是父母们焦虑、恐惧的内心!担心孩子得不到优于他人的早期开发,继而担心孩子上不了好的小学,继而担心孩子考不上好的中学、大学,继而担心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一切的担心、焦虑究其源头,其实是出于对自己为人父母失败的恐惧!怕孩子如“我”般平凡、如“我”般不成功、如“我”般不幸福!
    再往深究,这其实是父母对自己生活状态不满的投射。孩子一定不能生活得如我这样,他一定要比我成功,比我幸福!
    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他一定要比我聪明、比我学历高、比我能挣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早期教育的无度投入就成了目前唯一的稻草!
    殊不知,焦虑是会传递的,而且越聪明的孩子接收得越快、越充分!当伴随着焦虑和极大目的性的教育投资被施加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也会产生慢性的焦虑。他们一方面不断变化兴趣点,要求父母报这个班、报那个班;另一方面,他们是无法持续享受这种学习的乐趣的,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与焦虑、要求、压力捆绑在一起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7 15:55:42 摘录
    而我们,作为妈妈,不必强求自己不应、不能、不做一切“伤害”孩子的行为。如果成长中的伤痛让我们无法正常地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那么,请先尽力放下对母亲的抱怨与控诉,自己做一回自己的母亲——用我们理解的爱,尽我们所能去爱我们自己。当我们能感受到对自己的爱了,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舒服,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心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7 15:33:18 摘录
    其实,情绪和关系又何尝不是一脉相承地由父母身上流动到我们身上,又由我们身上流动到孩子身上呢?这不能说是遗传,至少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遗传。但它的的确确经由我们儿时的经历留存在了我们的情绪记忆里。一旦我们的孩子触发到那根神经,类似的情绪、类似的关系就又重演在了我们与孩子身上。即便我们意识到它的伤害,刻意保持警醒不去重复父母对我们的“伤害”,似乎也无法逃避这惊人一致的历史重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6 16:27:45 摘录
    养育孩子真是一次绝佳的自我成长机会,他会把我们小时候与母亲的关系不加修饰地展示出来。
    而我们的孩子,他只是这种关系的载体,他与我的愤怒无关,也与我的焦虑无关。我对杭杭的情绪,很可能只是我儿时在相同情境下压抑了的对母亲的不满。杭杭的行为激起了我无意识的感受,激发了我的这种情绪。我对杭杭的焦虑,是我儿时对母亲的焦虑,我对杭杭的愤怒,是我儿时对母亲的愤怒。
    回顾我情绪爆发的经历,似乎时间压力是最大的来源。睡觉前、出门前,凡是有时间压力的情景,都会成为我的爆发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04 18:47:50 摘录
    焦躁不安的妈妈会带出一个颇具破坏力的孩子,而内心平和的妈妈自然会带出一个平和乐观的孩子。
    然而,这种内心平和可不是强忍着怒火的表面现象!只能通过第一个孩子对我的“魔鬼训练”,才能真正达到这样的高级段位。
    这种内心的平和强装不出、表演不了、欺骗不了!只有内心真正尊重了孩子的天性,认可了他的价值,这种平和才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因为孩子不是通过语言来理解我们的,它会通过父母的情绪、通过语调、通过气氛、通过所谓的“能量”来接收父母的信息,而这些都是存在于无形的!妈妈的修炼正在于此!
    第一个孩子让我醒悟、让我成长,而第二个孩子更是让我验证了醒悟和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两个孩子真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正如台湾作家汪培廷那本书所说——《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04 11:54:32 摘录
    养育孩子,真是一次绝佳的自我成长机会,它会把我们儿时与母亲的关系不加修饰地展示出来,而我们的孩子,只是这种关系的截体,他与我的愤怒无关,也与我的焦虑无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