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正確神學的目的,是令我們在充滿威嚴和恩典的三一真神面前降卑下來。本書會幫助我們更全面看到,宗教改革和宗教改革後時期那些較古老的神學家的確信:他們的詮釋遠遠夠不上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邁克·何頓(Michael Horton)
  • 出版社:美國麥種傳道會
  • 定价:500.00元
  • ISBN:9781939251350
  • 2019-06-05 21:58:14 摘录
    当然,神的良善显明在创造和护理之工里,但神的良善与祂的全权、正义、忿怒和公义之间完全一致的最清楚证据,就是基督的十字架。在那里,我们凝视那位神而人的脸,祂呼喊:“成了。”在那里,在无与伦比的清晰当中,我们看到神为了持守祂单一存有中的一切属性,祂愿意走到何等地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4 07:24:01 摘录
    相对于机械默示,福音派神学接受一种具有生机的默示的理论。也就是说神将圣经作者天然的恩赐、个性、经历、语言和文化传承分别为圣。这些不是神圣默示的瑕疵或障碍,恰恰正是神使用来将祂的启示俯就我们受造之人能力的方式。基督论的类比提醒我们·道成了肉身道成肉身本身是““要有这命令宣告的一种变化形式·但子的成孕和出生是自然过程(“‘地要发生)的部分·甚至融身体、智力和灵性的成熟都是通过一般方法渐渐达成:“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路二40)。祂的人性没有被赋予超人的能力·而是在各方面都和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罪(来四15)“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五8)。如果神可以取了我们全部的人性却没有罪,那祂也可以通过先知和使徒全部是人的话来说话而无谬误。正如巴文克表达的这点:“如同基督,〔圣经〕并不视任何人性的东西为怪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4 07:19:15 摘录
    早期教会里有一种基督论异端·称为幻影( Doccticism),否定基督具有全部的人性。我们可以在教会历史中辨别出一种与此异端类似的、根深柢固的历史倾向:贬低圣经的人性。一些古代神学家讲到圣经作者只是“笛子”,圣灵在他们身上吹奏;或者是秘书”,圣灵通过他们口授祂的启示。这种类比后来变成基要主义的字义理论。巴刻(J.I. Packer)提到柏根(J.W. Burgon)的评论:·“它的每一卷书、每一章、每一个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字母,都是至高者直接说出的。”克里斯韦尔(W.A. Criswell)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每句话都由神的圣灵口授。......我们在圣经各处都发现神在说话。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基要主义和更正教正统信仰是不同的传统,从它们对圣经默示的不同强调中,最能清楚看出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4 07:03:43 摘录
    宗教改革的教会接受普世教会的信经,并同意特定的信仰告白和教义问答。不过,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圣经不够充足、有困难或不一致,需要有不会错的诠释者。相反,他们要求集体签署接受这些信仰告白,正是因为他们相信圣经是如此清楚和一致,以致圣经的主要教导能够、也应该为了整个群体——包括儿童和成人——的好处而加以总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8:19:00 摘录
    李文森说:"希腊人用眼思想,希伯来人用耳思想",这种概括的说法,"相当有道理"。 他补充说,事实上,与荷马史诗相比,在希伯来圣经中,"视觉描述通常毫不重要。" "例如,我们甚至不知道亚伯拉罕头发的颜色,或摩西的身高。这是因为,就以色列而言,焦点是神的话语,而不是人和他所处世界的外貌(撒上16:7)。" 虽然也涉及视觉这感官,"但耳比眼优先,似乎是古代以色列人感觉能力的特点。" 意味深远的是,特别是在先知书中,甚至连"看"、"看哪"这劝告也是来自神的呼召,呼吁人观察祂已经在历史中成就的作为,并接受祂对这些作为的诠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9-05-29 18:10:00 摘录
    亚伯拉罕蒙神呼召,前往一个他仍未知的目的地,他并没有看见真理;他相信他已经听到的那应许,因而得称为义。这同一种模式在神对先知和使徒的呼召中也明显可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7:11:20 摘录
    按照基督教的本体论,我们是靠神的道创造和维持的;按基督教的知识论,我们要么是作为行为之约中的悖逆者,要么是作为恩典之约中神的儿女、与基督同作后嗣,而通过这相同的道,来诠释神和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7:08:19 摘录
    正如改革宗护教学者范泰尔所看到的,现代理性主义是坚基于非理性主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7:06:59 摘录
    只有在圣经的圣约观中,神与世界的关系才是真正类比性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7:06:02 摘录
    圣经从无创造万有的教义全然打破了这对称,这教义不是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划出界限,而是在创造主和受造物之间划出界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6:59:51 摘录
    我们是这世界的人。身为拥有神形象的人,无论我们的本性和职分有何卓越之处,我们都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而不是以抽离的观察者的身份来认识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6:57:24 摘录
    虽然人类比其他受造物更自然地倾向超越,但他们和其他受造物一样,从来不把现实当做纯粹客体来认识它。只有神才会以独立的客观性来看待现实。只有神才能按事物的本相来认识事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6:47:55 摘录
    由始至终,圣经的信仰都翻译一种观念,即认为世界是从神的本质散发出来的,而神圣的灵魂则被无情地抛入身体和表相的领域。神创造了一个与祂自己不同的世界,乃是出于爱的自由,而非出于必要。罪是伦理性的(背约),而不是本体性的(从无限的存在中堕落)。这位神取了我们的人性,履约,代替我们承受约的刑罚,从死里复活,升到父的右边,要从那里回来,审判活人和死人,更新万事,以此带来救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6:29:04 摘录
    我已经提到,现代思想倾向用非历史性的原则(理性、理念、伦理或存在)将基督教的故事"去神话化"。伽达玛甚至提出,现代诠释学源自一种明确的关注,要"将诠释从[教会]教条解放出来"。我们在圣经中找到任何与"纯粹宗教"(普遍道德)一致的事,都是可接受的,而那些说到神行神迹介入历史的事,则只是"教会信仰"的神话外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29 16:19:15 摘录
    值得留意的是,启蒙运动的所有有模范人物,都是在福音派家庭和教会中培养长大的。敬虔主义和理性主义竟在不经意间,借着将理性与信仰对立、教义与实际经历和道德对立、以及外在恩典的媒介(教会及其圣道和圣礼的正式事工)与个别信徒的内在生命对立,而成了将正统信仰驱逐出去的同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