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58
  • ISBN:9787532769902
  • 2019-08-20 08:40:51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2:12:35 摘录
    对于人类来说,谁帮了他们的忙、谁欠了他们的,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知道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人不值得信任。如果有人对他们做错过什么,他们有时候会记恨一辈子,并伺机报复。那些对别人做错过什么事的人最好记住受害者。我们有很好的记忆力来记住其他人,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区域,专门用于识别人脸。 负责处理关系的心智部门可以随时被意识心理访问,负责调整你的行为使之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部门不是不重要,但它们是意识心理无法触及到的,因为,许多活动都是在自动化的层面上进行,就像肌肉运动使你能端起水杯一样。 在我们收集的外界信息中,大部分信息是在潜意识状态下收集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竟然知道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知道的。小孩子知道红色的水果比绿色的水果甜,如果你让他们选,他们会选红色的,但他们无法告诉你他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收集数据、建构类别、平均类别中的数据,这些活动都是在意识之下进行的。 我在这本书中谈的过程都是在意识之下进行的。如果我们认同某一个群体,我们就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采用他们的态度,形成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这些东西可以被带到意识中,但平时它们并不栖息在意识中。在这本书里,我谈到孩子做了许多事情,但并没有察觉到这些事情,也没有有意识地付出努力。 群体与关系对我们都很重要,但是侧重点不同。在童年时期,我们与同龄人的体验和我们在家里与父母的体验,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侧重点不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会连接一辈子。我们无数次地吻别父母,但不会与他们失去联系。每一次回家都把我们带入家庭回忆之中。然而,我们童年的朋友都消失了,我们也忘记了操场上发生的一切。 当你想到童年,你就会想到父母。你只能怪罪负责处理关系的心智部门,因为它唤起了太多的思绪和记忆。 至于你有什么不对劲儿,不要怪罪你的父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2:11:32 摘录
    大脑工作机制的另一要点是:它是模块化的。大脑由一些专门的部门组成,它们各自收集数据、发布指令,就像身体的器官各负其责一样,如肺部将氧气与血液合并,心脏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大脑也是由心理器官或模块或部门组成。一个部门让你看到了一个三维的世界,另一个部门让你能够端起杯子。大脑中有些部门发送的报告能够被我们的心理访问到,有些则不能。 我认为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部门处理社会行为,一个与个人关系有关,另一个与群体有关系。 群体部门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许多物种中都存在。例如,鱼是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它们的行为必须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但它们用不着认识自己的同伴。尽管它们有雌雄之分、大小之分、亲戚和非亲戚之分,但它们记不住每一个个体,甚至记不住自己的孩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1:40:08 摘录
    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他们比你想象中的坚强。他们必须这样,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而对他们特别优待。在家里,他们可能听到你说:“你这样做让我感到难过。”但在操场上,他听到的可能是:“你这个笨蛋!” 教养假设是一个文化的产物,这个文化的座右铭是:“我们可以战无不胜。”凭借令人眩晕的电子设备、神奇的生物化学炼金丹,我们可以战胜大自然。当然,孩子天生就有差异,但这不是个问题。我们只要把他们放进这个奇妙的机器里,加上独特的配方,如爱、限制、暂停规则、教育玩具,瞧!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快乐、聪明、适应性强、充满自信的人! 也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趋势,把事情推向极致,甚至超出逻辑的界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1:20:07 摘录
    传统社会中一直保持着这个不漂亮的模式,已经由来已久了。我们现在流行的对公平、美好的迷恋是一个新生事物。 父母本来就是应该支配自己的孩子,他们本来就应该掌控一切。但是现在父母对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感到非常地犹疑不定,这种犹疑是专家强加给他们的,使父母无法有效地管理家庭。 我认为今天的孩子不比“教养假设让父母就范”之前的孩子好到哪里去。前辈的经验表明,将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的教养方式是完全可行的,让他们知道如果不听话,最严厉的惩罚是运用暂停手段。父母本来就比孩子知道的多,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怎么做。父母也有权利过快乐、平静的家庭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1:10:59 摘录
    演化过程既有胡萝卜又有大棒。大自然遵循弱肉强食的法则,让庞大、强壮的动物统治弱小的同胞,大的告诉小的应该怎样做,如果小的不听,大的就会惩罚它们。这的确不公平,但是大自然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50:57 摘录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个神话,该神话认为孩子天生纯洁善良,像一块白板,父母可以在上面设计孩子的未来,这个神话没有错。但神话的另一面,即如果孩子没有变成父母所期望的人,那一定是父母的错,这个观点就有害了。通常为了免除孩子的罪过,我们就将责任推到父母的身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49:46 摘录
    记忆并不能精确地记录我们所思和所感受的,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在回忆时的感受,从记忆储存室中提取或幸福或悲伤或中性的记忆配合我们当时的心情。情绪低落的人通常会回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不好,然而,当他们情绪不再低落时,他们对父母的回忆就会变得好一些。同卵双生子对童年的回忆是惊人的相似,尽管他们在不同的家庭中长大。他们有着相似的记忆,部分原因是他们成年后是同样的快乐或不快乐。是的,这也是基因对幸福的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43:36 摘录
    真理和结果
    社会学家莎拉·麦克拉娜罕和加里·桑迪弗说:“父母要被告知,他们分居的决定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麦克拉娜罕和桑迪弗认为,如果父母决定分居后,他们的孩子辍学、未婚生子,那么父母就应该对此负责。麦克拉娜罕和桑迪弗犯的错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很常见,即使在第一天上心理学入门时,老师一再告诫学生不要犯这种错误。这种错误混淆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好的事情常常聚在一起,坏的事情也是如此,这就是相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41:42 摘录
    在教养方式研究者犯的错误中,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个性特征,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特征。事实上,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对教养方式产生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34:03 摘录
    如果你还没有当父母,责怪父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时候,把孩子拴在暖气片上可能是父母唯一没有尝试过的方法。听话孩子的父母不会意识到监控孩子的行为多么需要孩子的配合与合作。一个不愿意配合的孩子是无法监控的,我和我丈夫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如果你以不准出去玩来惩罚他们不守规矩,他们索性就不回家了。如果你不给他们零花钱,他们就向朋友求助或者去偷。能被父母监控的青少年是那些愿意被父母监控的,而恰恰他们最不需要监控。那些最需要父母监控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往往无能为力。 最需要监控的青少年通常加入他们父母不赞同的同辈群体,父母不愿意他们与这样的群体发生关系,但是父母能对此做什么呢?无论家长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见她的朋友,她都要去的。所有正常的青少年宁愿更多地与同伴呆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要对他们实施宵禁的原因。宵禁意味着青少年宁可呆在别的地方也不愿意回家。如果父母认可孩子的朋友,父母对孩子不愿意回家也只能一笑而过,但如果父母不认可孩子的朋友,那他们就很难做到一笑了之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26:26 摘录
    灰姑娘的生活很悲惨,但是她没有遗传她继母的基因。这个民间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遗传了好的基因,你终将会苦尽甘来,变得有出息。《雾都孤儿》也传递了同样的信息。小说中的坏人原来是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兄弟,同父异母兄弟的妈妈很坏。奥利弗的妈妈,像奥利弗一样,也非常善良。从政治立场上看,这种故事现在不再是正确的了,因为它们好像不公平,很不公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11:35 摘录
    家庭收入决定了孩子住在什么样的社区,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同辈群体。频繁搬家和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10:40 摘录
    搬家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常常搬家的孩子,不管他们有没有父亲,都比较容易被同伴排斥。与那些住在原地不动的孩子相比,经常搬家的孩子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上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2-25 10:08:48 摘录
    但到目前为止,金钱对孩子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在什么样的学校读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