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
[ 展开全部 ]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收起 ]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ISBN:75561169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5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前 言
汉人在北方的人口,移向南方最大的一波,很可能是在公元1世纪晚期到公元2世纪初期。这时候北方有相当多的瘟疫流行,许多北方汉人往南方逃亡。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在北方管理严密的行政组织之下,老百姓不能逃避税赋,而他们迁移到南方、就可以远离政府的控制。这些移民人口的数有多少,并不清楚。但一个可见的现象是,从东汉初到东汉晚期,南方郡县的数目越来越多。汉帝国政府的行政力量,已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山谷,从几条干道,变成了一个网状的分布。这一发展的过程,相当稳定,也相当广泛,汉人并不是常常能占到优势。譬如,东汉初年向南方开发的时候,汉朝的军队,面临了蛮人的抵抗,其中五溪蛮抵抗相当激烈,而汉军在这个山林地区没有办法躲开南方的瘴气等种种疾疫,造成汉军大量伤亡。瘴气可能是今天的恶性疟疾,其他的疾病可能包括自水里边的一种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没有经过官方许可,一批批向南方开发,潜入山林去开拓新天地的汉人,一定也普遭遇过同样的命运。更可能的是,这些向南开发的汉人,和当地的越人、蛮人混合起来,而终于把他们同化了,成为尚未纳入汉帝国行政区域的一些小区和村落所以等到汉帝国在这个地方成立郡县的时候,是把已经同化,或相当程度同化的当地居民,加上移居到南方的汉人,统归人汉帝国的统治。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0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北京人不是中国仅有的古代人类。云南的元谋人,活动的时代也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遗址有火烧灼的动物骨,也有炭屑,但以目前证据,还不易判断是天火,抑是人工用火的遗迹。
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遗址,有由早更新世延续到晚更新世的石器遗存;这些遗址可能是古代人类在湖边高地的露营地点。陕西蓝田出土的蓝田人,时代为距今70万年至50万年的中更新世,也有一些数据认为其年代可以早到将近110万年至115万年之间。蓝田人的体质特征,与北京人基本一致。
湖北的郧县、石龙头,贵州黔西的观音洞,及辽宁营口的金牛山,都有相当于北京人早期文化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一这些古代人类的工具制作水平、体质特征及其时代,基本上都相当一致,也常出现用火的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代人类及其遗存,著名的发现有陕西大荔的大荔人,山四襄汾的丁村人,山四阳高的许家窑人,广东曲江的马坝人,贵州桐样的桐人,湖北长阳的长阳人。如以许家人化石的年代言,其时代为距今约10万年前,地层仍在晚更新世时代。北京周口店的新洞,也有人类牙齿、石器灰烬层和动物烧骨。凡此遗存,工艺水平均比较进步,而且石器用途渐有专门化趋向。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在晚更新世的晚期,大约距今
五六万年前,人类体质已是晚期智人阶段,与现代人相当接近。以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为例,其体质特色已与今日的蒙古人种相近,应代表原始蒙古人种,是中国人,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的共同祖先。
晚期,今日三大人类种属已呈现个别的特色,但尚未分化为今日可见的支系,是以山顶洞人的体质,既与今日诸支系有相同之处,也有其个别特征之处。
广西柳江的柳江人,已有现代人的特征,但同时也有相当程度的原始性。柳江人体型,似与现代华南与东南亚人相近,比较矮小,应为蒙古人种中较早的一型。四川资阳的资阳人,基本特征已同现代人相近
星星过来看热闹
//
中国古人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6-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五个文化圈是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其中江汉平原与四川盆地是两分区。江汉平原这一地区的农业,早在七八千年前,即出现于洞庭湖滨的城背溪与彭头山,更早的可能的稻作遗存发现于湖南道县的玉蟾岩。该区文化可分为三个文化系列:大溪文化系列的代表是巫山大溪、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诸遗址,其分布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在其北面,是汉水上游的郧县青龙泉与淅川下王岗的文化系列;在其东面,则是武昌放鹰台与京山屈家岭的屈家岭文化系列。
星星过来看热闹
//
湖北考古文化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6-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农业与聚落
但是,所谓逐水草而居,其实也有一定的范围,因为牲口的食物来源是有范围的,再说经常迁移,也不利于牲口的繁殖。于是,即使是游牧生活,人群也有一定的稳定性。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良渚文化的社会,似是一个相当层级化的复杂社会,其拥有的财富及组织能力,均非同小可。这一社会的领导权可能是在兼有宗教与军事权力的人物手中。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6-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如果以此推演,则炎、黄与蚩尤的三角竞争,毋宁正是仰韶、红山、大汶口三个北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接触,而最后组织为“五帝”的传说系统。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以现有的考古资料说,这种复杂社会,呈现下列一些特质:
有相当数量的财富积累,足以维持有训练的工艺人才,制作礼仪性的贵重物品。
有具备礼仪性建筑物的礼仪中心出现。礼仪中心也可能有层级的差异。
有一些人物拥有较别人为多的财富与权威,社群之内遂有层级的分化。这种层级分化,各地可以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社会复杂化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执行管理功能,即会出现权力的层级化,也就是社会体走向政治体,终于形成国家的组织。
聚落之间的层级化,会出现中心聚落。中心聚落人口众多,财富集中,是权贵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兼具贸易中心、礼仪中心等多种功能,这就是城市,亦即苏秉琦所谓的“古城”。城市也可能有防卫设施,例如域墙、壕沟……
为了礼仪与管理功能,会有专业人员担任这些工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可能发展了文字或其他类似的符号—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综合起来看,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其中一些中心命题,例如命与性、气与运都不断在后世有所申论和解释。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1-2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进入青铜时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商王国神祇主体具有普世性格
新石器时代的商王国,是个以族群为基础的复杂社会体,有地方与亲缘的局限,并无普世性格。商王国的神祇主体,主要以宗神与山岳、河流崇拜的地方守护神构成,这是因为商王国的政治势力远及四方,在吸纳从属族群及方国时,商人不能不同时接受这些从属族群的神祇。商王祭祀系统,由卜辞可见,有新旧两派,此起彼伏,旧派的祭祀对象是谱系严整的先公先王祖妣;新派则杂收诸神,包括各种自然神及大人物(例如大巫),至于祖先神,反而更为收缩,致祭时只祭祀大宗及五世以上的先妣。新派出现,已在晚商后期,其时代与商王国的扩张相近。这一现象,可能意味商人摆脱了地方及族群的局限性,开始向普世文化的方向。
晚商二百余年,只是商人历史的后半段,从殷墟考古及卜辞数据为依据,我们可以知道:商王国在新石器时代古国“万邦”之中脱颖而出,商文化成为中国地区的文化核心。文化核心既已形成,即不难逐步收纳凝聚各种地方文化,发展为后日中国文化的庞大体系。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周人小国寡民而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另一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在其他地方文化或族群文化较强的地区,当亦有强势的华夏文化与土著文化并存的类似现象。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社会上层文化的下达,浸润于社会下层,使得周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相伴而来的,又有各地地方性文化露头的现象,以及都市化与商业化导致的世俗性文化。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文化,上承商周文化的传统,下启秦汉统一中国后的文化融合与透浸。主流文化的同构型与地方文的异质性,长期共存而且互相刺激。理想文化的神圣性,也与日常文化的世俗性,并行而不相悖。这两股发展的趋势,又互相纠缠,形成中国文化的复杂与多姿多彩。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综合起来看,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其中一些中心命题,例如命与性、气与运都不断在后世有所申论和解释。
人事与自然两套系统,又叠合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有上下的统摄,也有内外的消长。中国后世所谓“天人合一”,不能摆脱这些历史的源头。中国思想中,对于变化的重视,也见于《易经》与春秋战国诸家的讨论,呈现出中国思想注重动态与有机的特色。中国思想对于“全面”的整合与悟解,超过了对“部分”的分析——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年的演化,所谓诸子百家学说其实不应当看作各自独立发展的思想流派,应当视之为经过长时期的对话与辩论交织成后世二千年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在思想方面,自孔子以下,北方的思想当以儒家为主流,墨家思想是儒家的对立与修正。春秋晚期以至战国,足以与儒家抗衡的学派如老庄及农家,或儒家的修正如荀子,或今日出土简牍中的孟学别派,都发生于楚国范围内。这一现象本是边缘文化以其自由与活力,反馈于核心主流的例证。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封建时代,百姓附着于土地,个人是地缘小区的成员。在编户齐民的时代,小区之内不再有大小封君领主,小区又未必有社会组织,于是小区内的长者,常成为地方上的领袖。战国以至秦汉,三老五更,及所谓父老长者,经常出现于记载。养老尊老,以及乡社集体活动,均与重组小区凝聚性,有相当关联。
总之,封建制度崩解后,重组国家秩序,百姓从封建束缚中离解为个人,但又以个人的身份纳入国家组织。中国历史上编户齐民体制内的个人,不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市民,也不是今日主权国家的公民。齐民,毋宁是许多地位相同的百姓,在统治阶层的统治下,有一定的身份,其权利为国家法律保护,同时也必须承担交税服役的义务。齐民是隶属于国家统治机构的百姓,是这一个庞大共同体的成员,但并不能分享共同体的主权。主权是属于统治阶层的,并不属于编户齐民的百姓臣民。从战国时代到今天,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上,编户齐民的体制,其实变化不多。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在居室方面,考究的房屋,有数进庭院,有蹑阶而登的厅堂。中堂两侧,有厢房耳房。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北方用夯土板筑,南方用木结构,再加上草木涂泥。周代的房屋,已是两种建筑方法的融合:以木结构为框架,用夯土为墙壁。考究的屋顶用瓦,普通的屋顶仍用涂泥。一般百姓,在周代已不再居住于半地下的穴居,而是有夯土的地面房屋。穷困人家,蓬门荜户,四堵土墙,用破了底的瓦瓮,填在土壁上,作为透光的窗户;而高厅大屋,则上有瓦当承漏,下有散水铺面。两者相比,对照十分鲜明。中国古代的建筑,到周代时,可以有列柱重顶,但是楼居似到战国末期始出现,前此只能做到在高台上建屋,不是真正的楼房。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地区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系统为文化发展的载具,遂能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在大突破终于发生之后,人间的关怀,两元的动态及互补,遂成为中国文化系统内主要的思想模式。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中国开始蜕变,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秦汉帝国的制度,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而精耕农业、市场网络与文官组织,也成为中国文明的特色。由于普世帝国的稳定性,中国在历经一次又一次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对抗后,仍能延续而不崩解。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普世国家体制
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也常为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常是中央政府的策略;但是,一旦中央核心有了问题,地方势力即会向中央挑战。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源之间,有其紧张关系;农村的农业与城市的工商业之间,也有其紧张关系。汉代的社会与政治之间,有对立,也有互济。家族组织为前者的主要成分,更是与政府冲突的焦点。
总之,秦汉中国,经过春秋战国的分裂,终于形成大一统的格局。这一庞大的复杂体系,因其中的开放性,而有不断扩张与调节的空间。然而,也正因其可以调节,而加强其复杂性。开放性与复杂性,使中国的皇帝制度与天下国家,经常呈现调适的不稳定及弹性。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中国各地,经由市场网,有商品的集散与流通。市场网依附于道路网,以经济交换功能,将中国凝聚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其整合的坚实,竟可超越政治权力的统合。遵循同一个道路网,政令由此传达各处,讯息由此上通下达,人才也由此周流于中央及地方。在道路网络上,干道所经,取精用宏,掌握的资源人才及讯息,最为丰富。相对而言,离干道越远,上述各项资源也越为贫乏。穷乡僻壤,远离大路,居于网络的末梢,即使在中原地区,也与边地同样穷困闭塞,资源不足。这种大路之外的末梢,可称为网络的隙地。
可注意者,隙地可能直线距离,离城市不远,却形同化外,往往为政令之不及,教化之不达。相对于中央,即在内地,也是边陲。上一节所谈的天下国家体系,因其庞大复杂,其实不是经常处于稳定的状态。边陲与隙地,即往往是庞大复杂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秦汉历史上,农民揭竿而起,其冲击可以颠覆朝代。这些农民的起义,陈胜、吴广起于云梦,新市绿林起于南阳乡聚,所谓“大泽中”或“离乡聚”都不在大路上。五斗米道起于汉中山区,黄初起于青徐的农村……他们起事时,官方可能一无所知,到星火燎原时,已难以措手。然而,起事的农民军,若不能进入道路网络的干线,也大致不能成事。重要的决战,通常也在干线大道的战略地点进行,以决定农民起义的成败。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凡此理念,使儒家学者在吸纳当时各家学说之时,会自我期许掌握了天地古今的知识,而且以此知识的权力,应有代圣人立言、为人间规划的能力与责任。正是在这一自我期许的使命观下,儒家的今文学派,有了托古改制的愿望。他们的圣人,当然即是孔子——没有皇冠的素王;他们的经典,不仅是儒家的经书,还造作不少有启示性的预言,所谓“谶纬”,以辅翼经书。儒生则自居宇宙秩序的解释者与代言人,以宇宙秩序的讯息,批评政治,针砭君王,并且提示未来的发展。董仲舒的再传弟子,曾因此招了杀身大祸。然而,一代又一代,仍不断有人跟进,也不断有新的谶纬出现。今文学派的经学家,以师门家法传授,有其独特的知识分子传统。
在西汉,上述风气越演越烈,终于有王莽篡立之举,甚至反对王莽的群雄,也不断以谶纬建立自己起兵的合法性。西汉儒家,几乎组织了一个宗教:有教主,有经典,有启示,也有教士。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次尝试,尝试以当时的知识转化为解释宇宙秩序的权力。这一次长达一百余年的运动,推源根始,当在汉人肯定宇宙秩序的整体性及可以推知的规律性,其精神仍是本节讨论的主题——汉代的知识分子,不断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以与大一统的人间秩序互为表里。
东汉时,儒家清理经典,也排除了今文学派不够谨严的神秘色彩。学术的归学术,儒家经典研究的工作,由繁琐的考订与华丽的词章,挤压了寻求义理及解释宇宙的志愿。于是,东汉仍有社会批评者(例如王充)仍有知识分子的集体抗议(例如党锢之祸的太学生);然而,西汉儒家自以为掌握知识权力的豪气,已经不见了。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民间的信仰
中国文化的上层,是知识分子以理性和逻辑思辨建构的宇宙论、知识论与伦理观念。各家学派虽有异同,却无不以人间为其关怀的主题。同时,人间的秩序又叠合于宇宙秩序之中,成为套叠的复杂系统。于是,天地之间,凡百事物,都只在人间层次见到其意义。这一系统,正如帝国的政治秩序一样是整合的,也是统一的。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1-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经过这些通道,中国与中亚、内亚及南亚,已多有来往,间接也与西亚、北非及欧洲,有了接触。族群的进退移徙,至少就中国西、北两方的域外,每有彼此之间影响。新石器时代,河西走廊上,中国地区的文化,逐步向西推进。在北面,后世长城线上,中国地区族群,也一步一步推向草原。王国维考订,猃狁、荤粥等北方族群是匈奴祖先,但是这些族群的活动地区,都在今日山西、陕西的北部,犹在长城线以南。春秋战国时代,秦赵燕代,都向北开拓,将中国文化族群的北界,更为推向北方。匈奴游牧帝国,是在中国的压力下,逐渐聚合匈奴、东胡、丁零……等族群,合而为横跨蒙古地区的庞大势力。在中国的西陲,大月氏原来居地是在今日甘肃一带,承受不了中国文化族群及匈奴族群的压力,才西徙于内亚与中亚,日后建立了中亚的贵霜王朝。这些迁徙,都有其连锁效应,一处动,别处跟着动。到了东汉,匈奴为中国击溃,其残余西迁,一步一步吸收所经之处的土著族群,终于成为欧洲的大威胁。匈奴王阿提拉(Attila,434-453在位)兵临罗马帝国,已是匈奴离开蒙古故地四百年之久了。这一族群移徙,后波逐前浪,牵动整个欧亚大陆的族群分布图。欧洲史上的蛮族入侵,即是这一串连锁反应的后果。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走向南方
开发西南的过程中,早去的移民,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开发西南夷的第一步,也就是开发四川地区时早来的移民,如卓王孙以及他的女婿司马相如,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汉人向西南扩充的马前卒,或是前卫工作。司马相如和他的妻子文君的家族先人,是秦朝建立时,被发配到四川开拓的六国人民,工作包括采盐、冶铁,以及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做贸易,甚至掠夺少数地区的人民,贩卖到汉人的地区做童仆。同样的,在汉代开发东南地区时,例如会稽郡(今天江浙地区),进入山地的也是早期到达的汉人。当时著名的朱买臣,就是一个移入越人地区的汉人,后来帮助汉帝国开发这个地区,担任了会稽太守。
这一类的活动用今天的解释来说,是汉帝国的扩张。而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军事和政治力量。
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剩下来的遗留呢?应当还有。譬如说,晚到唐代的时候,湖南的道县,还有一种非常矮的居民,颜色黑,个儿矮,显然与汉人种族很不相同。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海洋小矮人,就是他们的同种。这些零零碎碎的数据,使我们知道山区真正当地的原居民,当还遗留了相当长久的时间。不过,在他们语言文化都被汉文化同化以后,当然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是谁了。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汉末的道教,若以太平道起事前的《太平青领书》号召言,是求太平,亦即启性宗教(Gnosticism)所企求的“千禧年”一类的劫数观念。中国的五行相生观念,在秦汉政治上表现为五德转运。世运转移与劫数观念,也可说有相类之处。然而,启示的劫数,终究与机械的转运不同。太平道领袖张角自许为“黄天当立的代表人,毋宁是救世主的身份。动数与救世主观念,均为中亚启示性宗教的特色。印度的原始佛教转化为度人度世的大乘佛教,其转化过程是在中亚形成,当亦可能是吸收了这成分。汉中天师道,更是意图在人间经营一个新秩序;然而,新秩序的神权,不是以人间秩序为满足,其终极目标,仍当是经由救赎,脱离劫难。
以上所述,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应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人受佛教的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这一宗教的第一波发展,仍当是在原来方士、巫术的传统中,焊接上劫数、救赎与世主诸项外来观念,奉祀传统神祇,发动群众力量,以寻求新秩序与新世运。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汉人的饮食,考古资料及文献颇多彼此补足。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实物显示,富贵人家的食物种类,颇多野物;相对,东汉《四民月令》所载中等人家的食物,大多是栽培作物及畜养的禽兽,野物比例不大。这两批史料的对比,也许社会阶级的差异,大于时代性的变化——但是也难以断言。
季浅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7-1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道教在南北朝的发展,堪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整合,糅合了儒家伦理、道家哲学及民间信仰,又加上佛教的仪式与借自佛教的僧团与寺庙组织,遂成为聚集各种成分的复杂宗教系统。至于道教神祇系统以神化自然力量及有功人间的人物为原则,但是神祇名字已不同于古代。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2-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佛教的影响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文学与艺术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中国医学的理论,形而上之,玄之又玄,若没有从临床断用药结集的经验,中医未必能数千年行之有效。中医是实践中发展的,因此,从《肘后方》到《千金方》的传统,是临床效果总结的经验,即使脱离玄学理论,仍可卓然成源远流长的治疗系统。中国医学与中国数学一样,采取“问取向”及“实用取向”,两者都有卓越的成绩,但也难以越医术与算术,腾跃为以病理学与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学术领域。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2-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八、民族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九、中国对外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人对唯一真神的无条件服从与尊崇,人的地位十分卑下,但又因为这一种真神是独一无二的,伊斯兰信仰本质遂是排他的。儒、道、佛三家融合为中国普世秩序的中心思想,“人”是尊贵的,“人心”是宇宙万物观照与理解之所在。佛教“境由心造”与儒家“事在人为”两项观念,在中国融合为一。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前者借重于人以外的神力,后者注视于人的内在完美。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2-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中古时代的中国,不仅已纳入亚洲整体性的经济网络,而且中国在中亚一东亚长程贸易居于商品的供应者地位,而在海道方面的国际经济,中国货币更是国际通货。经由中国为中心,东方与西方的经济正在趋整合为整体的网络。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唐代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一则费用省,二则环境清静。后来儒生自己组织书院,大率沿袭寺院传统,书院的主讲人称为“山长”,即山林本色。宋人书院甚至有沿用佛寺“方丈”的名词者,更显示佛教寺院的旧惯。
Jarhiel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12-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大海波涛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第一波西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明代的工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十、明朝时的台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清帝国的性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台湾的开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清代学术风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八、中国与西方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九、通俗文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十、当时的欧洲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内忧与外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后 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前 言
没有经过官方许可,一批批向南方开发,潜入山林去开拓新天地的汉人,一定也普遭遇过同样的命运。更可能的是,这些向南开发的汉人,和当地的越人、蛮人混合起来,而终于把他们同化了,成为尚未纳入汉帝国行政区域的一些小区和村落所以等到汉帝国在这个地方成立郡县的时候,是把已经同化,或相当程度同化的当地居民,加上移居到南方的汉人,统归人汉帝国的统治。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遗址,有由早更新世延续到晚更新世的石器遗存;这些遗址可能是古代人类在湖边高地的露营地点。陕西蓝田出土的蓝田人,时代为距今70万年至50万年的中更新世,也有一些数据认为其年代可以早到将近110万年至115万年之间。蓝田人的体质特征,与北京人基本一致。
湖北的郧县、石龙头,贵州黔西的观音洞,及辽宁营口的金牛山,都有相当于北京人早期文化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一这些古代人类的工具制作水平、体质特征及其时代,基本上都相当一致,也常出现用火的痕迹。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代人类及其遗存,著名的发现有陕西大荔的大荔人,山四襄汾的丁村人,山四阳高的许家窑人,广东曲江的马坝人,贵州桐样的桐人,湖北长阳的长阳人。如以许家人化石的年代言,其时代为距今约10万年前,地层仍在晚更新世时代。北京周口店的新洞,也有人类牙齿、石器灰烬层和动物烧骨。凡此遗存,工艺水平均比较进步,而且石器用途渐有专门化趋向。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在晚更新世的晚期,大约距今
五六万年前,人类体质已是晚期智人阶段,与现代人相当接近。以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为例,其体质特色已与今日的蒙古人种相近,应代表原始蒙古人种,是中国人,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人……的共同祖先。
晚期,今日三大人类种属已呈现个别的特色,但尚未分化为今日可见的支系,是以山顶洞人的体质,既与今日诸支系有相同之处,也有其个别特征之处。
广西柳江的柳江人,已有现代人的特征,但同时也有相当程度的原始性。柳江人体型,似与现代华南与东南亚人相近,比较矮小,应为蒙古人种中较早的一型。四川资阳的资阳人,基本特征已同现代人相近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有相当数量的财富积累,足以维持有训练的工艺人才,制作礼仪性的贵重物品。
有具备礼仪性建筑物的礼仪中心出现。礼仪中心也可能有层级的差异。
有一些人物拥有较别人为多的财富与权威,社群之内遂有层级的分化。这种层级分化,各地可以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社会复杂化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执行管理功能,即会出现权力的层级化,也就是社会体走向政治体,终于形成国家的组织。
聚落之间的层级化,会出现中心聚落。中心聚落人口众多,财富集中,是权贵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兼具贸易中心、礼仪中心等多种功能,这就是城市,亦即苏秉琦所谓的“古城”。城市也可能有防卫设施,例如域墙、壕沟……
为了礼仪与管理功能,会有专业人员担任这些工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可能发展了文字或其他类似的符号—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商王国,是个以族群为基础的复杂社会体,有地方与亲缘的局限,并无普世性格。商王国的神祇主体,主要以宗神与山岳、河流崇拜的地方守护神构成,这是因为商王国的政治势力远及四方,在吸纳从属族群及方国时,商人不能不同时接受这些从属族群的神祇。商王祭祀系统,由卜辞可见,有新旧两派,此起彼伏,旧派的祭祀对象是谱系严整的先公先王祖妣;新派则杂收诸神,包括各种自然神及大人物(例如大巫),至于祖先神,反而更为收缩,致祭时只祭祀大宗及五世以上的先妣。新派出现,已在晚商后期,其时代与商王国的扩张相近。这一现象,可能意味商人摆脱了地方及族群的局限性,开始向普世文化的方向。
晚商二百余年,只是商人历史的后半段,从殷墟考古及卜辞数据为依据,我们可以知道:商王国在新石器时代古国“万邦”之中脱颖而出,商文化成为中国地区的文化核心。文化核心既已形成,即不难逐步收纳凝聚各种地方文化,发展为后日中国文化的庞大体系。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社会上层文化的下达,浸润于社会下层,使得周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相伴而来的,又有各地地方性文化露头的现象,以及都市化与商业化导致的世俗性文化。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文化,上承商周文化的传统,下启秦汉统一中国后的文化融合与透浸。主流文化的同构型与地方文的异质性,长期共存而且互相刺激。理想文化的神圣性,也与日常文化的世俗性,并行而不相悖。这两股发展的趋势,又互相纠缠,形成中国文化的复杂与多姿多彩。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人事与自然两套系统,又叠合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有上下的统摄,也有内外的消长。中国后世所谓“天人合一”,不能摆脱这些历史的源头。中国思想中,对于变化的重视,也见于《易经》与春秋战国诸家的讨论,呈现出中国思想注重动态与有机的特色。中国思想对于“全面”的整合与悟解,超过了对“部分”的分析——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年的演化,所谓诸子百家学说其实不应当看作各自独立发展的思想流派,应当视之为经过长时期的对话与辩论交织成后世二千年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总之,封建制度崩解后,重组国家秩序,百姓从封建束缚中离解为个人,但又以个人的身份纳入国家组织。中国历史上编户齐民体制内的个人,不是古代希腊城邦的市民,也不是今日主权国家的公民。齐民,毋宁是许多地位相同的百姓,在统治阶层的统治下,有一定的身份,其权利为国家法律保护,同时也必须承担交税服役的义务。齐民是隶属于国家统治机构的百姓,是这一个庞大共同体的成员,但并不能分享共同体的主权。主权是属于统治阶层的,并不属于编户齐民的百姓臣民。从战国时代到今天,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上,编户齐民的体制,其实变化不多。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总之,秦汉中国,经过春秋战国的分裂,终于形成大一统的格局。这一庞大的复杂体系,因其中的开放性,而有不断扩张与调节的空间。然而,也正因其可以调节,而加强其复杂性。开放性与复杂性,使中国的皇帝制度与天下国家,经常呈现调适的不稳定及弹性。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可注意者,隙地可能直线距离,离城市不远,却形同化外,往往为政令之不及,教化之不达。相对于中央,即在内地,也是边陲。上一节所谈的天下国家体系,因其庞大复杂,其实不是经常处于稳定的状态。边陲与隙地,即往往是庞大复杂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秦汉历史上,农民揭竿而起,其冲击可以颠覆朝代。这些农民的起义,陈胜、吴广起于云梦,新市绿林起于南阳乡聚,所谓“大泽中”或“离乡聚”都不在大路上。五斗米道起于汉中山区,黄初起于青徐的农村……他们起事时,官方可能一无所知,到星火燎原时,已难以措手。然而,起事的农民军,若不能进入道路网络的干线,也大致不能成事。重要的决战,通常也在干线大道的战略地点进行,以决定农民起义的成败。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在西汉,上述风气越演越烈,终于有王莽篡立之举,甚至反对王莽的群雄,也不断以谶纬建立自己起兵的合法性。西汉儒家,几乎组织了一个宗教:有教主,有经典,有启示,也有教士。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次尝试,尝试以当时的知识转化为解释宇宙秩序的权力。这一次长达一百余年的运动,推源根始,当在汉人肯定宇宙秩序的整体性及可以推知的规律性,其精神仍是本节讨论的主题——汉代的知识分子,不断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以与大一统的人间秩序互为表里。
东汉时,儒家清理经典,也排除了今文学派不够谨严的神秘色彩。学术的归学术,儒家经典研究的工作,由繁琐的考订与华丽的词章,挤压了寻求义理及解释宇宙的志愿。于是,东汉仍有社会批评者(例如王充)仍有知识分子的集体抗议(例如党锢之祸的太学生);然而,西汉儒家自以为掌握知识权力的豪气,已经不见了。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这一类的活动用今天的解释来说,是汉帝国的扩张。而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军事和政治力量。
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剩下来的遗留呢?应当还有。譬如说,晚到唐代的时候,湖南的道县,还有一种非常矮的居民,颜色黑,个儿矮,显然与汉人种族很不相同。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海洋小矮人,就是他们的同种。这些零零碎碎的数据,使我们知道山区真正当地的原居民,当还遗留了相当长久的时间。不过,在他们语言文化都被汉文化同化以后,当然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是谁了。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以上所述,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应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人受佛教的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这一宗教的第一波发展,仍当是在原来方士、巫术的传统中,焊接上劫数、救赎与世主诸项外来观念,奉祀传统神祇,发动群众力量,以寻求新秩序与新世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