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且变化速度飞快。据说人一天中要思考2 万~3 万次,思考的内容就像一个旋涡,让人感到焦虑。
  • 作者:[日]大岛祥誉
  •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定价:45.00元
  • ISBN:9787505742833
  • 2018-08-28 17:57:2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6:5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6:2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5:5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5:18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4:48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4:3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54:05 摘录
    询问事物的本质
    Where——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职员觉得沿用以柱的工作方式也没问题
    各个部门推行新方案的进度不同步

    Why——为什么会这样呢
    缺少监管机制
    新方案的实施完全交由部门自己进行

    How——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公司内部宜传新工作方式带来业绩的案例
    使各部门间推广新方案的进度可视化


    关键点不能只想着就“How”方面进行提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41:51 摘录
    好的提问的四个方向
    1.询问事物的本质一抓住问题的核心
    例如:到底……?2.面向未来的问题一寻找到“原本应有的姿态”
    例如:为了这个目标,眼下应该怎么做呢?
    3.跳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拓宽可能性
    例如:真正想去完成的大事是什么呢?
    4.引导对方说出真实想法一激发对方
    例如: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7:41:21 摘录
    好的提问的四个方向
    1.询问事物的本质一抓住问题的核心
    例如:到底……?2.面向未来的问题一寻找到“原本应有的姿态”
    例如:为了这个目标,眼下应该怎么做呢?
    3.跳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拓宽可能性
    例如:真正想去完成的大事是什么呢?
    4.引导对方说出真实想法一激发对方
    例如: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1:26 摘录
    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能将这九成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就能变得更加和谐提问,是一种轻松化解人际关系烦恼的能力。比方说,某人对你蛮不讲理,一般情况下,你会意气用事地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可要生气了!”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大部分情况下,由于被对方激怒,会说出带有攻击性的话——“你说什么”,或是让自己变得悲观一“都是我的错啊”,这两种态度都属于应激反应。
    可是,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论我们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报以都属于应激反应攻击性的反击,都会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变得低下,如果不这样,而是针对具体的状况,问问自己:这种局面,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这样来,就能让我们对情况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例如,对方虽然很愤怒但是其本质上是释放出了一种求援信号一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对方的意图并非如此,可能是为“自己被别人捉弄了”而感到生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应该一味地反驳,百先要化解对方的怒火,一旦对方平复了愤怒的情堵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并且会主动地做出选择,让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此外,通过提问也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如:因为我做了让你愤怒的事情而感到饱数,但是,你刚刚所说的话也的确伤到了我。像这样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传递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气话,而是采用客观的表述,这样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让工作上的问题在变复杂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0:56 摘录
    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能将这九成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就能变得更加和谐提问,是一种轻松化解人际关系烦恼的能力。比方说,某人对你蛮不讲理,一般情况下,你会意气用事地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可要生气了!”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大部分情况下,由于被对方激怒,会说出带有攻击性的话——“你说什么”,或是让自己变得悲观一“都是我的错啊”,这两种态度都属于应激反应。
    可是,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论我们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报以都属于应激反应攻击性的反击,都会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变得低下,如果不这样,而是针对具体的状况,问问自己:这种局面,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这样来,就能让我们对情况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例如,对方虽然很愤怒但是其本质上是释放出了一种求援信号一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对方的意图并非如此,可能是为“自己被别人捉弄了”而感到生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应该一味地反驳,百先要化解对方的怒火,一旦对方平复了愤怒的情堵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并且会主动地做出选择,让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此外,通过提问也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如:因为我做了让你愤怒的事情而感到饱数,但是,你刚刚所说的话也的确伤到了我。像这样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传递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气话,而是采用客观的表述,这样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让工作上的问题在变复杂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20:25 摘录
    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能将这九成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就能变得更加和谐提问,是一种轻松化解人际关系烦恼的能力。比方说,某人对你蛮不讲理,一般情况下,你会意气用事地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可要生气了!”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大部分情况下,由于被对方激怒,会说出带有攻击性的话——“你说什么”,或是让自己变得悲观一“都是我的错啊”,这两种态度都属于应激反应。
    可是,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论我们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报以都属于应激反应攻击性的反击,都会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变得低下,如果不这样,而是针对具体的状况,问问自己:这种局面,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这样来,就能让我们对情况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例如,对方虽然很愤怒但是其本质上是释放出了一种求援信号一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对方的意图并非如此,可能是为“自己被别人捉弄了”而感到生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应该一味地反驳,百先要化解对方的怒火,一旦对方平复了愤怒的情堵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并且会主动地做出选择,让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此外,通过提问也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如:因为我做了让你愤怒的事情而感到饱数,但是,你刚刚所说的话也的确伤到了我。像这样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传递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气话,而是采用客观的表述,这样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让工作上的问题在变复杂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6:19:55 摘录
    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因此,如果能将这九成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就能变得更加和谐提问,是一种轻松化解人际关系烦恼的能力。比方说,某人对你蛮不讲理,一般情况下,你会意气用事地反驳道“说什么呢,我可要生气了!”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大部分情况下,由于被对方激怒,会说出带有攻击性的话——“你说什么”,或是让自己变得悲观一“都是我的错啊”,这两种态度都属于应激反应。
    可是,面对蛮不讲理的人,无论我们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报以都属于应激反应攻击性的反击,都会让我们自身的价值变得低下,如果不这样,而是针对具体的状况,问问自己:这种局面,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这样来,就能让我们对情况有一个更客观的把握,例如,对方虽然很愤怒但是其本质上是释放出了一种求援信号一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对方的意图并非如此,可能是为“自己被别人捉弄了”而感到生气。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应该一味地反驳,百先要化解对方的怒火,一旦对方平复了愤怒的情堵之后,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并且会主动地做出选择,让事态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此外,通过提问也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如:因为我做了让你愤怒的事情而感到饱数,但是,你刚刚所说的话也的确伤到了我。像这样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传递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气话,而是采用客观的表述,这样一来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并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问题,比起问题本身,更多的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一直抱有提问的意识,让工作上的问题在变复杂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28 15:52:33 摘录
    梳理杂乱的信息→整理信息,减轻工作上的烦恼
    找出事物的本质,缩短所需时间→减少工作中的无用功
    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发散我们的思维→更容易催生新点子
    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为工作上遇到的瓶颈或思维困境找出突破口
    改善人际关系→并非说服对方,而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对方主动地采取行动
    改变自我→可以帮助自己找出真正重要的或想做的事情,从而立刻付诸行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