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人生总与痛苦相伴,烦恼总是如影随形: 工作不如意,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厌恶的事、不走运的事接踵而至,令人沮丧。 和身旁的人性格不合,在人际交往中倍感压力。 内心埋藏
……
[ 展开全部 ]
着一段无法忘却的沉重往事。 因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压力。 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该如何活下去,总觉得不安。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 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 “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 “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 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 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 收起 ]
作者:[日]草薙龙瞬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39.8
ISBN:978755941431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YESWZ
2019-06-27 17:11:11 摘录
当心有所归之时,我们只需要把一切交给时间即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7:04:46 摘录
佛陀从未妄想过任何消极的未来,但也未曾想象过任何美好的未来,他只重视当下,脚踏实地地走向未来。这样的心境就是对人生的信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7:02:49 摘录
每个人都有欲望、愤怒和妄想,而现代社会也在不断刺激和利用人们的原始本能。
换言之,当我们向自身以外的世界寻求答案时,终究也只是对欲望、愤怒和妄想做出了反应。
然后求而不得,周而复始,内心的轮回永无止境,却忘记了自我的本色。
佛陀反复强调,外在的世界中没有答案,
充溢于这个世界中的各种符号、价值观、思想、宗教等都是由人心创造出来的,
想要寻求解脱唯有回归心灵本身。
所以即使有时候产生了被他人救赎的感觉,那也不过是一种“妄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6:36:43 摘录
人们常常关注那些成功人士,
希望(妄想)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取得同样的成果,
但我们真正该做的,
其实是静下心来找寻自己的成功之道。
佛教中将这样的思维称为“自观”—看清自己的脚下。
看清自己的脚下,先把能够做到的事情全部完成。
这样的努力和改善方式,
只需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开始行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6:16:02 摘录
人们常常会有“我的人生总是失败”
“我总是无法出色地完成工作”
或者“感到内疚”的想法,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想要更加成功”
或者“想要工作得更加出色”的念头过于强烈。
乍一看,他们确实是充满干劲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人又很容易沉溺于快感,
总想着省事省力,因为各种琐事而产生情绪波动。
他们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弱点,
始终无法抛弃完美主义的偏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6:10:57 摘录
“快乐的反应”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用心,
用心的人会更加快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54:44 摘录
对内心置若罔闻,沉迷于外界反应的人,
只会陷入欲望的泥沼。
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才能远离烦恼,从欲望中解脱。
—选自《佛弟子拉昆塔卡的自白·长者偈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29:34 摘录
也就是说,发生接触,做出反应,
产生情绪、欲望、妄想和记忆
等“强烈反应的能量”,
这样的强烈反应被称为“结生”(巴利语 Sankhara、英语中被译为“心理形成ED Mental Formation)。
这就是留存在记亿中、
体现在表情和行动上的强烈反应。
随后这些反应会对新的刺激,
产生类似的反应,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24:16 摘录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需要格外重视佛的这种坚定而合理的态度。
不论面对怎样的苦难,
都不要无谓地去追寻前世因果和死后世界等无法确认的事物,
因为原始佛教认为这些事物对于摆脱苦难是不必要的,
是否追随这些无法确认的事物是每个人的选择。
但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个明确的目标。
佛教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理解现实中苦恼
的真正含义,
并从中解脱出来,恢复自由之身。
摆脱苦恼的方法包括禅法和内观等理解和净化心灵的修行,以及以慈悲为主的多种思考法(佛教的本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15:17 摘录
佛陀认为,感到“苦”(不快乐)的时候,
就是该放手的时候。
人的一生永远处于“被欲望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之中。
将欲望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去感受快乐的生活方式,
这些是非常合理的;
对多余的欲望伸出双手,
一旦得不到满足便感到不快乐的生活方式则
是不合理的;
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地度过一生,
所以我们可以多观察自己的心,
看它是处于快乐的状态还是不快乐的状态,
一旦感到不快乐,我们就该放下某些多余的欲望。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09:18 摘录
生物感到快乐的时候,
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
所以坦率而主动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比如,
仔细品尝自己喜爱的美食,
保持充足的睡眠,
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
重视兴趣爱好等“五感”上的快乐,
也就是主动地激发
“美味”“快乐”和“舒服”等心理反应,
这些都能让我们感觉幸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5:03:41 摘录
在生活中,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并未明确交往的目的,
只是过度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对过去的回忆,
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在对方”。
这也是佛陀所说的“执着会带来痛苦”。
或许这一点无法通过语言来彻底理解,
但当你不得不面对"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时,可以这样思考:
我和对方并不是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
我们是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4:57:49 摘录
告诉对方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顾虑,
这就是我们和他人相处时的最终目标。
如果对方不原意理解,也不愿意继续沟通,这样的人就没有继续相处的意义了。
不论怎样的关系,
如果不得不单方面地忍受痛苦,
那么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希望让对方停止做某事,
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
这是我们能够做的事。
至于对方如何理解,则是对方的事。
相互理解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
但也不需要着急,
要保持“总有一天能够相互理解”的乐观和信任心态。
如果能够和对方相互理解,那么内心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4:49:55 摘录
人心始终在变化,
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
"他以前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的想法
只是自己头脑中的“执念”而已,
我们完全可以把每次相会都当作"初次见面”,
让一切重新开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YESWZ
2019-06-27 14:34:12 摘录
人生在世,
总会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人,
但如果向对方回以相同“反应”的话,
对话就会变成双方之间“反应的礼尚往来”。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说服对方,
也不是证明自己没有错
—因为一旦做出反应,就“失去了自己的心”—
而应该先去尽量理解对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言 能够解决任何烦恼的“佛系”思考法
第 1 章 佛系烦恼: “反应”之前先“理解”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特别篇 解决问题的“简洁的处方”
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特别篇 “苦恼”转变为“希望”的那一天
正确审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特别篇 “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第 2 章 佛系思考:不随意“判断”好坏
“不必要的判断”带来痛苦
“不懂装懂”的时候,你觉得很高兴吗?
特别篇 有时候“判断”是一种“剧毒”
“慢”是一种心理疾病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如何树立“真正的自信”
第 3 章 佛系情绪:负面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不放纵情感,也不压抑情感
特别篇 为什么无赖汉流下了眼泪?
如何与难以沟通的人相处
管理情绪的基本原则——重视快乐
第 4 章 佛系处世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摆脱出来
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特别篇 为什么总是觉得焦躁不安?
停止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 5 章 佛系竞争:以“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竞争可能只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竞争中的“第三种选择”
用“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战胜“五种人生障碍”
摆脱“挫折感”
最终章 佛系人生:抵达“圆满人生”的思考法
找回正确的心态
走上人生的“正道”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言 能够解决任何烦恼的“佛系”思考法
第 1 章 佛系烦恼: “反应”之前先“理解”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特别篇 解决问题的“简洁的处方”
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特别篇 “苦恼”转变为“希望”的那一天
正确审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特别篇 “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第 2 章 佛系思考:不随意“判断”好坏
“不必要的判断”带来痛苦
“不懂装懂”的时候,你觉得很高兴吗?
特别篇 有时候“判断”是一种“剧毒”
“慢”是一种心理疾病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如何树立“真正的自信”
第 3 章 佛系情绪:负面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不放纵情感,也不压抑情感
特别篇 为什么无赖汉流下了眼泪?
如何与难以沟通的人相处
管理情绪的基本原则——重视快乐
第 4 章 佛系处世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摆脱出来
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特别篇 为什么总是觉得焦躁不安?
停止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 5 章 佛系竞争:以“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竞争可能只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竞争中的“第三种选择”
用“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战胜“五种人生障碍”
摆脱“挫折感”
最终章 佛系人生:抵达“圆满人生”的思考法
找回正确的心态
走上人生的“正道”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言 能够解决任何烦恼的“佛系”思考法
第 1 章 佛系烦恼: “反应”之前先“理解”
不是要抛弃烦恼,而是要“理解”烦恼
特别篇 解决问题的“简洁的处方”
烦恼始于“反应”,“反应”源于“七大欲望”
特别篇 “苦恼”转变为“希望”的那一天
正确审视内心的状态,超越“三大烦恼”
特别篇 “消除”妄想的好方法
第 2 章 佛系思考:不随意“判断”好坏
“不必要的判断”带来痛苦
“不懂装懂”的时候,你觉得很高兴吗?
特别篇 有时候“判断”是一种“剧毒”
“慢”是一种心理疾病
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如何树立“真正的自信”
第 3 章 佛系情绪:负面情绪“没什么大不了”
不放纵情感,也不压抑情感
特别篇 为什么无赖汉流下了眼泪?
如何与难以沟通的人相处
管理情绪的基本原则——重视快乐
第 4 章 佛系处世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摆脱出来
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特别篇 为什么总是觉得焦躁不安?
停止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 5 章 佛系竞争:以“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竞争可能只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竞争中的“第三种选择”
用“正确的动机”面对竞争
战胜“五种人生障碍”
摆脱“挫折感”
最终章 佛系人生:抵达“圆满人生”的思考法
找回正确的心态
走上人生的“正道”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换言之,当我们向自身以外的世界寻求答案时,终究也只是对欲望、愤怒和妄想做出了反应。
然后求而不得,周而复始,内心的轮回永无止境,却忘记了自我的本色。
佛陀反复强调,外在的世界中没有答案,
充溢于这个世界中的各种符号、价值观、思想、宗教等都是由人心创造出来的,
想要寻求解脱唯有回归心灵本身。
所以即使有时候产生了被他人救赎的感觉,那也不过是一种“妄想”。
希望(妄想)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取得同样的成果,
但我们真正该做的,
其实是静下心来找寻自己的成功之道。
佛教中将这样的思维称为“自观”—看清自己的脚下。
看清自己的脚下,先把能够做到的事情全部完成。
这样的努力和改善方式,
只需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开始行动。
“我总是无法出色地完成工作”
或者“感到内疚”的想法,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想要更加成功”
或者“想要工作得更加出色”的念头过于强烈。
乍一看,他们确实是充满干劲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人又很容易沉溺于快感,
总想着省事省力,因为各种琐事而产生情绪波动。
他们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弱点,
始终无法抛弃完美主义的偏执。
用心的人会更加快乐。
只会陷入欲望的泥沼。
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才能远离烦恼,从欲望中解脱。
—选自《佛弟子拉昆塔卡的自白·长者偈经》
产生情绪、欲望、妄想和记忆
等“强烈反应的能量”,
这样的强烈反应被称为“结生”(巴利语 Sankhara、英语中被译为“心理形成ED Mental Formation)。
这就是留存在记亿中、
体现在表情和行动上的强烈反应。
随后这些反应会对新的刺激,
产生类似的反应,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需要格外重视佛的这种坚定而合理的态度。
不论面对怎样的苦难,
都不要无谓地去追寻前世因果和死后世界等无法确认的事物,
因为原始佛教认为这些事物对于摆脱苦难是不必要的,
是否追随这些无法确认的事物是每个人的选择。
但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个明确的目标。
佛教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理解现实中苦恼
的真正含义,
并从中解脱出来,恢复自由之身。
摆脱苦恼的方法包括禅法和内观等理解和净化心灵的修行,以及以慈悲为主的多种思考法(佛教的本质)。
就是该放手的时候。
人的一生永远处于“被欲望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之中。
将欲望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去感受快乐的生活方式,
这些是非常合理的;
对多余的欲望伸出双手,
一旦得不到满足便感到不快乐的生活方式则
是不合理的;
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地度过一生,
所以我们可以多观察自己的心,
看它是处于快乐的状态还是不快乐的状态,
一旦感到不快乐,我们就该放下某些多余的欲望。了。
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
所以坦率而主动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比如,
仔细品尝自己喜爱的美食,
保持充足的睡眠,
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
重视兴趣爱好等“五感”上的快乐,
也就是主动地激发
“美味”“快乐”和“舒服”等心理反应,
这些都能让我们感觉幸福。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并未明确交往的目的,
只是过度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对过去的回忆,
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在对方”。
这也是佛陀所说的“执着会带来痛苦”。
或许这一点无法通过语言来彻底理解,
但当你不得不面对"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时,可以这样思考:
我和对方并不是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
我们是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
这就是我们和他人相处时的最终目标。
如果对方不原意理解,也不愿意继续沟通,这样的人就没有继续相处的意义了。
不论怎样的关系,
如果不得不单方面地忍受痛苦,
那么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希望让对方停止做某事,
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
这是我们能够做的事。
至于对方如何理解,则是对方的事。
相互理解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
但也不需要着急,
要保持“总有一天能够相互理解”的乐观和信任心态。
如果能够和对方相互理解,那么内心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
"他以前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的想法
只是自己头脑中的“执念”而已,
我们完全可以把每次相会都当作"初次见面”,
让一切重新开始。
总会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人,
但如果向对方回以相同“反应”的话,
对话就会变成双方之间“反应的礼尚往来”。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说服对方,
也不是证明自己没有错
—因为一旦做出反应,就“失去了自己的心”—
而应该先去尽量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