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与痛苦相伴,烦恼总是如影随形: 工作不如意,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厌恶的事、不走运的事接踵而至,令人沮丧。 和身旁的人性格不合,在人际交往中倍感压力。 内心埋藏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草薙龙瞬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定价:39.8
  • ISBN:9787559414311
  • 2019-06-27 17:11:11 摘录
    当心有所归之时,我们只需要把一切交给时间即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7:04:46 摘录
    佛陀从未妄想过任何消极的未来,但也未曾想象过任何美好的未来,他只重视当下,脚踏实地地走向未来。这样的心境就是对人生的信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7:02:49 摘录
    每个人都有欲望、愤怒和妄想,而现代社会也在不断刺激和利用人们的原始本能。

    换言之,当我们向自身以外的世界寻求答案时,终究也只是对欲望、愤怒和妄想做出了反应。

    然后求而不得,周而复始,内心的轮回永无止境,却忘记了自我的本色。


    佛陀反复强调,外在的世界中没有答案,
    充溢于这个世界中的各种符号、价值观、思想、宗教等都是由人心创造出来的,
    想要寻求解脱唯有回归心灵本身。

    所以即使有时候产生了被他人救赎的感觉,那也不过是一种“妄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6:36:43 摘录
    人们常常关注那些成功人士,
    希望(妄想)采用相同的方法来取得同样的成果,
    但我们真正该做的,
    其实是静下心来找寻自己的成功之道。

    佛教中将这样的思维称为“自观”—看清自己的脚下。

    看清自己的脚下,先把能够做到的事情全部完成。

    这样的努力和改善方式,
    只需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开始行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6:16:02 摘录
    人们常常会有“我的人生总是失败”
    “我总是无法出色地完成工作”
    或者“感到内疚”的想法,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想要更加成功”
    或者“想要工作得更加出色”的念头过于强烈。

    乍一看,他们确实是充满干劲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人又很容易沉溺于快感,
    总想着省事省力,因为各种琐事而产生情绪波动。

    他们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弱点,
    始终无法抛弃完美主义的偏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6:10:57 摘录
    “快乐的反应”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用心,

    用心的人会更加快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54:44 摘录
    对内心置若罔闻,沉迷于外界反应的人,
    只会陷入欲望的泥沼。

    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
    才能远离烦恼,从欲望中解脱。

    —选自《佛弟子拉昆塔卡的自白·长者偈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29:34 摘录
    也就是说,发生接触,做出反应,
    产生情绪、欲望、妄想和记忆
    等“强烈反应的能量”,

    这样的强烈反应被称为“结生”(巴利语 Sankhara、英语中被译为“心理形成ED Mental Formation)。

    这就是留存在记亿中、
    体现在表情和行动上的强烈反应。

    随后这些反应会对新的刺激,
    产生类似的反应,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24:16 摘录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需要格外重视佛的这种坚定而合理的态度。

    不论面对怎样的苦难,
    都不要无谓地去追寻前世因果和死后世界等无法确认的事物,

    因为原始佛教认为这些事物对于摆脱苦难是不必要的,
    是否追随这些无法确认的事物是每个人的选择。

    但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个明确的目标。

    佛教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理解现实中苦恼
    的真正含义,
    并从中解脱出来,恢复自由之身。

    摆脱苦恼的方法包括禅法和内观等理解和净化心灵的修行,以及以慈悲为主的多种思考法(佛教的本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15:17 摘录
    佛陀认为,感到“苦”(不快乐)的时候,
    就是该放手的时候。

    人的一生永远处于“被欲望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之中。

    将欲望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去感受快乐的生活方式,
    这些是非常合理的;

    对多余的欲望伸出双手,
    一旦得不到满足便感到不快乐的生活方式则
    是不合理的;

    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地度过一生,
    所以我们可以多观察自己的心,
    看它是处于快乐的状态还是不快乐的状态,

    一旦感到不快乐,我们就该放下某些多余的欲望。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09:18 摘录
    生物感到快乐的时候,
    往往是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
    所以坦率而主动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比如,
    仔细品尝自己喜爱的美食,
    保持充足的睡眠,
    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
    重视兴趣爱好等“五感”上的快乐,

    也就是主动地激发
    “美味”“快乐”和“舒服”等心理反应,
    这些都能让我们感觉幸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5:03:41 摘录
    在生活中,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并未明确交往的目的,
    只是过度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对过去的回忆,
    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在对方”。

    这也是佛陀所说的“执着会带来痛苦”。


    或许这一点无法通过语言来彻底理解,
    但当你不得不面对"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时,可以这样思考:

    我和对方并不是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
    我们是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4:57:49 摘录
    告诉对方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顾虑,
    这就是我们和他人相处时的最终目标。

    如果对方不原意理解,也不愿意继续沟通,这样的人就没有继续相处的意义了。

    不论怎样的关系,
    如果不得不单方面地忍受痛苦,
    那么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希望让对方停止做某事,
    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
    这是我们能够做的事。

    至于对方如何理解,则是对方的事。

    相互理解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
    但也不需要着急,
    要保持“总有一天能够相互理解”的乐观和信任心态。

    如果能够和对方相互理解,那么内心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4:49:55 摘录
    人心始终在变化,
    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

    "他以前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的想法
    只是自己头脑中的“执念”而已,

    我们完全可以把每次相会都当作"初次见面”,
    让一切重新开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27 14:34:12 摘录
    人生在世,
    总会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人,
    但如果向对方回以相同“反应”的话,
    对话就会变成双方之间“反应的礼尚往来”。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说服对方,
    也不是证明自己没有错
    —因为一旦做出反应,就“失去了自己的心”—

    而应该先去尽量理解对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