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是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的最新作品集。主要收录作者在台湾地区的重要演讲,以及他为台湾文化名人张忠谋、白先勇等著作所作序言等。这些作品重在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华文化,回应当代
……
[ 展开全部 ]
社会与文化、人生建设诸般紧要问题。作品立足文化本体,放眼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通达而平易,深入而恳切,对广大读者开阔视野、增进人文的情怀、深化对历史与文明的体认,颇有助益。
[ 收起 ]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定价:49.5元
ISBN:978754731272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小满
2018-11-17 20:54:44 摘录
英国历史学家屈维廉(G.MTrevelyan)说:有一种说法,认为通俗一定容易,有趣一定浅薄,酶涩一定艰深,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容易读的东西最难写。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能把难事做易,举重若轻,一般人谈何容易! 课堂之上,那些看似妙手偶得的灵光乍现,看似水到渠成的铺陈垫转,哪一个不是积数十年思索之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3:31:31 摘录
法国社会观察家L.申恩教授在一九九六年发表的《从巴黎到法兰克福》一文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后期的文化中,什么是最深刻的现代性?
第一是大流浪所产生的无界感受,
第二是寻根以后的失根状态,
第三是逃离权力体制后的孤独体验,
第四是保持格调却又关注流行生态和边际生态。”
现代性的形成,可于荣格的相对看。 现代性不是现代化,现代化是外在的行事与内在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而现代性则是沟通古今并以其关照当下的一种视野或情怀。 它可能是一种亲切的陌生,遥远的亲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16:53 摘录
记住:只有精彩时的选择,才会选择更加精彩。
不固守当下, 时刻放眼四方! 以现在的精彩为台阶, 向更精彩的地方迈进, 这是一种更大气, 更有魄力的舍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15:43 摘录
长大之后,对我的决断力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存在主又哲学家萨特。
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任何人的本质都不是预定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实际存在。而存在,便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过程,于是,我们看到了“选择一存在一本质”的三段论。那就是,由一次次具体的选择来决定存在,又由存在来决定本质。一次次具体的选择都掌握在各人手中,那么,人生的本质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领悟这种人生哲学之前,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被许多不可控的本质”束缚着。例如,家庭背景、家学渊源、社会阶层、省籍市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本质决定于生命存在之前。显然,这是荒唐的。
萨特的意义更在于,他指出了选择的即时性、偶然性,承认了”一念之差”的充分可能;同时他又肯定这种即时性、偶然性选择的结聚成果,会导致很惊人的人生差异。
觉断力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的人生,其实都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在我们的每一个选择、行为与判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12:59 摘录
很多台湾朋友告诉我,他们最初看到我的那些书籍的时候,最惊讶的不是里边的学识和文笔,而是那种与当时社会气氛相去甚远的干净和安静。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已经证明、与身边时空的隔离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品级。
文化品级与出世、入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11:16 摘录
我那次说,在信息爆炸的现,,“开卷有益”的说法十分危险。
事实上,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你占有书是一种不知内容的冒险;书占有你,却是实实在在消耗了你不可重复的生命。这种消耗,是一种表面温柔实则残忍的剥夺。
因正,我在那次提出了几条阅读建议,一是要读第一流的书:二是要读得少而精,不可贪多:三是要选与自己有缘分的书,也就是在第一流的好书中寻找自已能读得下去的书。
读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占据了我多长的生命, 这种时间成本是否和阅读产生的乐趣和所得相匹配! 警惕世面上的对于书籍的种种推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推荐都是满怀善意的!哈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08:25 摘录
世间的大美总离不开人类的精神追求,没有这种追求,的沙漠和雄奇的群山只是一种未被迂发、未被唤醒、未被点化的美,因此再奇特也只是荒凉,无所谓美。由此可见,远行僧人的步正是在对沉睡的士地进行着开发、唤醒和点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06:16 摘录
由此可见,任何走向开阔的人都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开阔。精神空间是一种共享空间,一人的博大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空间的剥夺,恰恰相反,只能是共享博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04:06 摘录
东方美学的整体性也有负面效果,那就是缺乏对局部的分解力度。而没有分解力度,也就很难保证艺术肢体的强健。
混沌腺胧中流荡着的气韵,很可能掩荫着许多疲软部位。这种情况到了现代也更面临麻烦,因为混沌整体的美学格局只有在混沌整体的社会格局中才会自我安顿,而现代社会多层复杂结构的精细展开,使这种自我安顿失去了背景。
生气勃勃的下一代必然会要求东方艺术的每一部分都焕发出生命力,这是传统的东方美学难于做到的。
传于地理教师和专家口头笔端的”因地制宜”同样具有此样。 古典地理时代的混沌的整体观在现代细致精密的分工与社会也早已难以安放。 很多地理教育者,甚至一些地理教育专家,至今依旧抱着传统的整体性不放。以其混沌而误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在现代社会多层复杂结构的精细展开中,于地理学科乃至地理科学的发展都无益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2:00:17 摘录
其一,艺术和美,归根结底属于人文现象而不是科学现象。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发展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些整体中,交错、倒置、回归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浑然一体,原始情怀和现代困惑难分难解,科学的清晰性在这里束手无策。
艺术一定是含混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1:58:25 摘录
唐君毅先生说,西方以科学精神对待艺术,中国则以艺术精神对待科学。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我们不必预设科学精神高于艺术精神。
科学与艺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1:56:17 摘录
总之,艺术是以审美形式达到人性自由的阶梯,一切违背这个方向的障碍物不管多么堂皇,都应该排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1:55:13 摘录
法国现代诗人让·诺夫( Pierre Jean Jouve)说:“任何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一个永恒的谜。在音乐会上也是一样,我们知道自己的心灵与一个伟大的乐曲交流了,但不知道交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一种永恒的境界交流,与一种超体验的境界
交流。”
海明威则说:“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这么做,那就让我们相信了吧,相信艺术的神轻灵魂,在艺术中句物逻、搜寻结论,都是对艺木的害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一定不在艺术作品前条分绩析,不绝而柱往是静默以对,徘徊往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1:51:15 摘录
而真正高水平的欣赏者却不会这样,他们只是打开自己的直觉之门,在各个展厅里寻找震撼自己的形式。找不到,就快步走过:找到了,就流连多时。塞尚说,一幅画,只是眼睛的节日、色彩的逻辑。其他逻辑也许包藏在里边,但艺术家不会去依顺,一依顺,他就完了。
如何欣赏艺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满
2018-11-12 21:49:10 摘录
其实,许多思想大师对此早有论断。黑格尔说:“知性不能掌握美。”柏格森说,所谓分析,只是借助于一些人所共知的概念来包围”美,而不能抵达美。他还说,只有直觉,才能与美融成体。因此,美不美的问题,只有在感性直觉中才能成立,才有价值。
什么是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一 演讲
出走的生命
今天的人文坚持
城市的魅力
阅读的门径
写作的奥秘
艺术思维的特性
寻找东方美学
闯入傩的世界
三度穿越
无伤害原则
封山闭关,重新选择
二 写序
序张忠谋
序白先勇
序连方瑀
序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三 接受专访
陈文茜的专访
蔡康永的专访
张小燕、蔡诗萍的专访
杨照的专访
四 评论
余秋雨的现代意义
平易中的语言魅力
最受欢迎的原因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一 演讲
出走的生命
今天的人文坚持
城市的魅力
阅读的门径
写作的奥秘
艺术思维的特性
寻找东方美学
闯入傩的世界
三度穿越
无伤害原则
封山闭关,重新选择
二 写序
序张忠谋
序白先勇
序连方瑀
序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三 接受专访
陈文茜的专访
蔡康永的专访
张小燕、蔡诗萍的专访
杨照的专访
四 评论
余秋雨的现代意义
平易中的语言魅力
最受欢迎的原因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一 演讲
出走的生命
今天的人文坚持
城市的魅力
阅读的门径
写作的奥秘
艺术思维的特性
寻找东方美学
闯入傩的世界
三度穿越
无伤害原则
封山闭关,重新选择
二 写序
序张忠谋
序白先勇
序连方瑀
序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三 接受专访
陈文茜的专访
蔡康永的专访
张小燕、蔡诗萍的专访
杨照的专访
四 评论
余秋雨的现代意义
平易中的语言魅力
最受欢迎的原因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第一是大流浪所产生的无界感受,
第二是寻根以后的失根状态,
第三是逃离权力体制后的孤独体验,
第四是保持格调却又关注流行生态和边际生态。”
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任何人的本质都不是预定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实际存在。而存在,便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过程,于是,我们看到了“选择一存在一本质”的三段论。那就是,由一次次具体的选择来决定存在,又由存在来决定本质。一次次具体的选择都掌握在各人手中,那么,人生的本质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领悟这种人生哲学之前,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被许多不可控的本质”束缚着。例如,家庭背景、家学渊源、社会阶层、省籍市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本质决定于生命存在之前。显然,这是荒唐的。
萨特的意义更在于,他指出了选择的即时性、偶然性,承认了”一念之差”的充分可能;同时他又肯定这种即时性、偶然性选择的结聚成果,会导致很惊人的人生差异。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已经证明、与身边时空的隔离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品级。
事实上,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你占有书是一种不知内容的冒险;书占有你,却是实实在在消耗了你不可重复的生命。这种消耗,是一种表面温柔实则残忍的剥夺。
因正,我在那次提出了几条阅读建议,一是要读第一流的书:二是要读得少而精,不可贪多:三是要选与自己有缘分的书,也就是在第一流的好书中寻找自已能读得下去的书。
混沌腺胧中流荡着的气韵,很可能掩荫着许多疲软部位。这种情况到了现代也更面临麻烦,因为混沌整体的美学格局只有在混沌整体的社会格局中才会自我安顿,而现代社会多层复杂结构的精细展开,使这种自我安顿失去了背景。
生气勃勃的下一代必然会要求东方艺术的每一部分都焕发出生命力,这是传统的东方美学难于做到的。
交流。”
海明威则说:“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既然他们都这么说,这么做,那就让我们相信了吧,相信艺术的神轻灵魂,在艺术中句物逻、搜寻结论,都是对艺木的害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一定不在艺术作品前条分绩析,不绝而柱往是静默以对,徘徊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