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因为拥有了被讨厌
……
[ 展开全部 ]
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我们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一切的答案尽在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中! ★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 ★蔡康永、张德芬 陈文茜、曾宝仪、勇气推荐! ★张沛超、胡慎之、动机在杭州 作序推荐!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 收起 ]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9.8
ISBN:711149548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22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本书的赞誉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青年:强烈的聚光灯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逆时针向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1-03-2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38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比如,和异性谈话会脸红,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交焦虑。但阿德勒说,探讨这个症状没什么意义,探讨这个症状的功能——终于可以让你死宅到底了,却又很有意义。通过这样的理论,阿德勒把自我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尽吾
//
很有趣的理论啊~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3-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译者序
个体心理学是所有人的心理学。
尽吾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3-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引言
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
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粒米粒米粒
//
有时候不是世界太复杂,而是我们把世界太复杂。每个人喜欢带着保护色带着目的带着需求。如果摘下有色眼镜,以最简单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本质,那么事情会不会见到很多。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9-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
历的意义。
西方绿
//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6-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尽吾
//
这种所谓的共同感觉,很类似于营销式的鸡汤或者反鸡汤啊。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3-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尽吾
//
那么,采用目的论,是不是因为“采用目的论不会止步不前”这个目的呢? 似乎这样讲的话,是一种循环论证?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3-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粒米粒米粒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9-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哲人: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青年:您是说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哲人:所谓“目的论”就是如此。
西方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6-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弗洛伊德说错了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释”。
果粒橙320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你想“变成别人”吗?
哲人:我还要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尽吾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尽吾
//
这个倒是有道理,我现在虽然过得很丧很颓很不上进,但这种生活真的比之前天天向上的生活舒服很多啊~做人呐,重要的是开心嘛~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加安心。
尽吾
//
是啊,现在很轻松,很安心,即使有时候会丧会焦虑,但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回来打打游戏看看视频什么的真的很舒服…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青年:他的心情我非常了解。
哲人: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青年:梦也许会破灭啊!
哲人: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尽吾
//
期待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好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但是因为担心被评判,担心做不好,害怕失去现有的安乐,所以一直拖延。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为什么讨厌自己?
哲人:不对。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首先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下定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哲人:是的。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西方绿
//
被这本书的目的论击垮。。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6-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尽吾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关于你所说的因果关系,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例如,前几天就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父母离婚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与自己的婚姻观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但是,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把这种论调称为“外部因果律”。
西方绿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6-1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尽吾
//
非常有道理,而且人们非常认同这种观点呢,因为弱小所以反而应该被谦让,因为弱小所以很多不合理就变成了合理。 但是生活中的这种观点,很多时候是由于基于平等的原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得弱小,所以善待弱小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大概这些观点的区别在于程度?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楠呗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楠呗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byebye1977
//
不要有“我是正确的”的执念。不要有一定要说服对方、让对方承认自己观点正确的执念。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只有摘掉胜负之争才能改变完善自己。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byebye1977
//
弗洛伊德是“拥有的心理学”,关乎创伤,而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关乎勇气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byebye1977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楠呗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byebye1977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byebye1977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哲人: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咱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byebye1977
//
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byebye1977
//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哲人:还是课题分离。的确,父亲和我的关系很复杂。实际上,父亲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他的心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不止如此,很可能就
连对我动过手的事请都忘记了。
但是,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
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
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asitis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8-2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
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青年:为什么?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
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asitis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8-2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byebye1977
//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表扬或批评他人的背后,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问题是,你这样看,别人不这么看呀?他们对比如表扬是有期望的呀,如果给他们表扬,难道不会更好激励他们么?那么阿德勒又说了:不要将自己的行为建立在别人的预期之上。。不过我对这点还是有一定保留意见 阿德勒在后面说:应该是鼓励,而不是表扬。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有鼓励才有勇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有价值就有勇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 ”,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不要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byebye1977
//
1、如青年随之所说:这简直是太“理想”了啊。2、阿德勒心理学阐述到这里有点禅、佛的味道了。3、可是在工作中,怎么不心怀标准去要求与期待同伴呢?迷惑中……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byebye1977
//
平静、勇气、智慧。。。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遊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11-2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遊
//
“行为标准”:你干了什么,有价值吗 “存在标准”:存在即有价值,任何一个人存在世上光是活着就会有价值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11-2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甘于平凡的勇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青年:那么,您认为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青年:连续的刹那?
哲人: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青年:您是说没必要进行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byebye1977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舞 动 人 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楠呗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楠呗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byebye1977
//
谈意义对人生来说很无谓。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1-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后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作译者简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本书的赞誉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译者序
引言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弗洛伊德说错了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你想“变成别人”吗?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有鼓励才有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舞 动 人 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后记
作译者简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本书的赞誉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译者序
引言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弗洛伊德说错了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你想“变成别人”吗?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有鼓励才有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舞 动 人 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后记
作译者简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本书的赞誉
青年:强烈的聚光灯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推荐序二 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推荐序三 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译者序
引言
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
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历的意义。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哲人: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青年:您是说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哲人:所谓“目的论”就是如此。
弗洛伊德说错了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你想“变成别人”吗?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加安心。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青年:他的心情我非常了解。
哲人: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青年:梦也许会破灭啊!
哲人: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首先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下定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哲人:是的。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关于你所说的因果关系,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例如,前几天就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父母离婚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与自己的婚姻观有着很大的因果关系。但是,阿德勒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把这种论调称为“外部因果律”。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那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连对我动过手的事请都忘记了。
但是,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
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
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青年:为什么?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
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有鼓励才有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 ”,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不要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青年:那么,您认为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青年:连续的刹那?
哲人: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青年:您是说没必要进行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舞 动 人 生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后记
作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