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7020074022
《巴黎评论》:你现在如何评价勃洛克和曼德尔斯塔姆以及那些在你离开俄国之前写作的诗人?
纳博科关:我小时候读过他们,半个多世纪以前了。自那以后我一直都深深地喜爱勃落克的抒情诗。他的长诗比较弱,那首著名的《十二个》很吓人,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惺惺作态的“原始”腔,最后粘上一个粉红色的硬纸板做的耶稣基督。至于曼德尔斯塔姆,我也烂熟于胸,不过他给我的愉悦感没有那么强烈。今天,透过悲剧命运的折光镜,使他的诗歌显得名声比实际高。我碰巧注意到文学教授们仍然把这两位诗人划入不同的流派,而他们只有一个流派:天才流派。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8-03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巴黎评论》:这么说,你不写的时候 也在观察,以便寻找一些能用的东西?

海明威:当然。作家停止观察就完了。但他不必有意识地观察,老想着怎么去用。一开始可能是这状况。但后来,他观察到的东西进入他所知所见的大储藏室。知道这一点可能有用:我总是用冰山原则去写作;冰山露在水面之上的是八分之一,水下是八分之七,你删去你所了解的那些东西,这会加厚你的冰山,那是不露出水面的部分。如果作家略去什么东西是因为他并不了解那东西,那他的故事里就会有个漏洞。
《老人与海》本来可以有一千页以上,把村子里每个人都写进去,包括他们怎么谋生、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有的作家这么写,写得很好很不错,写作这行当,你受制于已经完美的杰作。所以我得努力学着另辟蹊径。第一,我试着把向读者传递经验之外的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删去,这样他或她读了一些之后,故事就成为他或她的一部分经验,好像确实发生过。这做起来很难,我一直努力在做。
Esther泠 //第一次读到海明威本人解释冰山理论,所以还是觉得很新颖。一个作家不要写他熟知的事物,却要写他不了解的东西。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06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纳博科夫先生的写作方式是先在索引卡上写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时不时打乱卡片的顺序,因为他不想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写作。每张卡片都会重写很多遍。写完后,卡片的顺序也就固定了。然后 纳博科夫口述,由其夫人打字,最后输出三份。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一九六六年,《巴黎评论》第一次要求采访约翰·厄普代克,被他拒绝了:“也许我写小说是因为觉得把什么都说得一清二楚很愚蠢;当话题是我自己的时候,我会禁不住自嘲哀叹。而且,我真的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告诉采访者,我学到的那点人生感悟和小说的艺术,都已经写在作品里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7-02-1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对电影没有兴趣,只要我能阻止,就不会发生。我喜欢在读者和作品之间保留一种私人关系。
Esther泠 //真的很幸运,马尔克斯有这样的想法。书籍一旦转化为影片,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原书。比如,一个角色,在读书的时候,你会无意识的想起影片中的形象,不论喜欢还是讨厌。我认为这就是一种侵略。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06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村上:我觉得我的工作是观察人和世界,而不是去对它们进行评价。我一直试图让自己远离所谓结论性的东西,我宁愿让世间万物都处于无尽的可能性当中。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12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