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
……
[ 展开全部 ]
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 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权威严谨,是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人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精髓的上佳读本。此次新版除修订了原书的部分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图文并茂的阳明先生大事年表和珍贵的阳明遗迹图片。 名人推荐 在现代日本,研究王阳明最深刻、最纯正的是冈田武彦。 ——当代儒学大师杜维明 想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我推荐大家阅读冈田武彦先生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现在呈现在中文世界读者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可以说是冈田先生晚年花费心血最多的著作,也是他组织和领导王阳明遗迹考察、践行阳明精神的心血结晶。 ——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冈田武彦关门弟子 钱明 一位国际阳明学者写给大众的阳明心学普及读本。《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深入浅出地描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既通俗易懂,又直达精髓。 ——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 董平教授 市面上有很多写王阳明的书,绝大部分都是流于平面,缺少立体感。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一个突破。本书着力于探讨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 ——浙江省儒学会执行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光教授 王阳明是世界级大哲,冈田武彦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哲人,两位都是儒家的典范。本书是名家写名家的难得佳作,很值得一读!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郭齐勇教授 冈田武彦先生,余尝结识于龙场,其仪态容貌,大有儒者气象。后略有书信往返,或赠书法数帧,今尚悬挂于室内,倾读其书,仰屋兴叹,如晤故人。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 张新民教授 阳明学之精神融化于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之行事中,故欲深窥阳明学,必先详知阳明子之生平事迹也。 ——阳明精舍山长 蒋庆 冈田武彦先生的《王阳明大传》有三个特点:一、化玄学为文学,化心学为行为教育。二、培养直觉,培育新感性,培植人性的根本。三、还原历史,还原真相,还原自性。可简称为一化二培三还原,总之为了每个人明心见性,自个成全自个。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王阳明心学》作者 周月亮 “儒学祭酒”冈田武彦先生是学贯东西的一代宗师,是日本学界对阳明心学洞彻最深之人,也是国际儒学的权威。他认为阳明心学之精髓在体认,当于经验与磨炼中领悟,并以数十年身体力行践履这一同生命融为一体的“信仰哲学”。 ——畅销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峥 冈田武彦先生是个东方悟道者,真正的阳明心学的践行者,八十多岁了还多次来中国寻访阳明遗迹,贵州、南昌的许多古迹修复,包括王阳明故居的修复,他都进行了捐助。《王阳明大传》很好地传达出了心学精髓发生、形成、及至大成的惊心动魄的经过,可作“信史”来读。也因为作者与传主实现了心灵的接通,它不是枯燥的高头讲章,自有一份生命的情意在。 ——知名作家、《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作者 赵柏田
[ 收起 ]
作者:【日】冈田武彦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定价:148
ISBN:722912842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5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001
致良知,大儒后。
灯下尘
//
心静,静心。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中文版序一: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钱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文版序二: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精舍山长 蒋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文版序三:用一生演绎阳明心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王阳明大传》推荐词:王阳明的第一性原理……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前 言
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外在的制度、牧师乃至教皇来得救。儒家的最高价值是让自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人皆可成圣,意即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神圣的意义。
直面当下,物质文明的繁荣并没有赋予人生更具价值的意义;相反,欲望日渐膨胀,幸福感每况愈下。多少人迷失在成功者编织的所谓的“梦想”之中不能自拔,蹉跎了青春,荒芜了精神,在循环的自我否定中走向消沉,走向封闭。放眼放去,许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撰取财富,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迷茫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事实上,一个人成功与否,人们多以权力大小和财富多寡来衡量,但幸福与否,无法用外部指标来判定,只能借由内心去感受。毕竟,若仅剩物质,你会害怕;若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物,你就不必害怕。因此,最好的救赎之道便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兰斯洛特
//
激励自己的话。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2-10-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上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序 章 圣哲王阳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一 章 阳明降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二 章 阳明先祖
《王阳明大传》
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陆九渊,存斋先生)
“体认”精神,当于经验与磨炼中领悟。
阳明学是体认之学,是培根之学,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炼之学。
一生的结果皆出于心。
站在心体的层面审视、监督意识,用正确务实的观念指导行动,用对人心深刻的体察来打破他人的心墙,树立起“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的生活态度,达到“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的境界,使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心安自得,始终保持内心的强大。
西方哲学重理性,东方哲学重情感。
「吾心自有光明月」
动机至善 私心了无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
余姚四贤人,东汉的严子陵、明末清初的朱舜水和黄宗羲,王阳明。
35岁“心即理”的思想,并提出“知行合一”说。
49岁创立“致良知”说
“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广,到了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朱熹一直谨记恩师的“木晦之教”。
王阳明还说:“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传习录》下卷)
灯下尘
//
书中结构很乱?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5-2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 三 章 不羁少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四 章 五溺时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五 章 圣学之道
兰斯洛特
//
关于儒学之道,《大学》列举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分别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而言之,“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是修己治人之道。修己重在修身,它主要体现于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治人重在经世,它主要体现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己与治人共同构成了儒学的根基。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2-10-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 六 章 倡导圣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七 章 龙场悟道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八 章 龙场教化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九 章 “知行合一”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 十 章 庐陵知县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一章 京师讲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二章 滁州讲学
抚今追昔,儒学之士志在寻求经世之道,以探求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生活为己任。至明清时,很多儒者经常游玩于深山幽谷,其目的是“使我之理想更为高尚”。这些儒者认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保持一颗毫无私欲的纯粹之心,而游于山川,则有利于自己的道德之心免受世俗污染。儒者中有“怀山林之志者可托天下国家”一说,很多儒者在为官后也经常于闲暇时游览明山秀水、探访深谷幽泉,因此,他们的诗作中难免会流露出隐士之情。
兰斯洛特
//
古人为什么喜欢游山玩水的原因。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2-10-2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三章 南京讲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四章 南赣戡乱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五章 赣州时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下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六章 江西时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七章 阳明受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八章 倡导“良知”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九章 阳明晚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章 思田靖乱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终 章 阳明临终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 录 一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 录 二 王阳明的子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001
中文版序一: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钱明
中文版序二: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精舍山长 蒋庆
中文版序三:用一生演绎阳明心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铮
《王阳明大传》推荐词:王阳明的第一性原理……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前 言
上卷
序 章 圣哲王阳明
第 一 章 阳明降世
第 二 章 阳明先祖
第 三 章 不羁少年
第 四 章 五溺时代
第 五 章 圣学之道
第 六 章 倡导圣学
第 七 章 龙场悟道
第 八 章 龙场教化
中卷
第 九 章 “知行合一”说
第 十 章 庐陵知县
第十一章 京师讲学
第十二章 滁州讲学
第十三章 南京讲学
第十四章 南赣戡乱
第十五章 赣州时代
下卷
第十六章 江西时代
第十七章 阳明受难
第十八章 倡导“良知”说
第十九章 阳明晚年
第二十章 思田靖乱
终 章 阳明临终
附 录 一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附 录 二 王阳明的子孙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001
中文版序一: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钱明
中文版序二: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精舍山长 蒋庆
中文版序三:用一生演绎阳明心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铮
《王阳明大传》推荐词:王阳明的第一性原理……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前 言
上卷
序 章 圣哲王阳明
第 一 章 阳明降世
第 二 章 阳明先祖
第 三 章 不羁少年
第 四 章 五溺时代
第 五 章 圣学之道
第 六 章 倡导圣学
第 七 章 龙场悟道
第 八 章 龙场教化
中卷
第 九 章 “知行合一”说
第 十 章 庐陵知县
第十一章 京师讲学
第十二章 滁州讲学
第十三章 南京讲学
第十四章 南赣戡乱
第十五章 赣州时代
下卷
第十六章 江西时代
第十七章 阳明受难
第十八章 倡导“良知”说
第十九章 阳明晚年
第二十章 思田靖乱
终 章 阳明临终
附 录 一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附 录 二 王阳明的子孙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001
中文版序一: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钱明
中文版序二:他山之石,攻吾之玉……阳明精舍山长 蒋庆
中文版序三:用一生演绎阳明心学……《明朝一哥王阳明》作者 吕铮
《王阳明大传》推荐词:王阳明的第一性原理……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前 言
直面当下,物质文明的繁荣并没有赋予人生更具价值的意义;相反,欲望日渐膨胀,幸福感每况愈下。多少人迷失在成功者编织的所谓的“梦想”之中不能自拔,蹉跎了青春,荒芜了精神,在循环的自我否定中走向消沉,走向封闭。放眼放去,许多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撰取财富,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迷茫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事实上,一个人成功与否,人们多以权力大小和财富多寡来衡量,但幸福与否,无法用外部指标来判定,只能借由内心去感受。毕竟,若仅剩物质,你会害怕;若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事物,你就不必害怕。因此,最好的救赎之道便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上卷
序 章 圣哲王阳明
第 一 章 阳明降世
第 二 章 阳明先祖
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陆九渊,存斋先生)
“体认”精神,当于经验与磨炼中领悟。
阳明学是体认之学,是培根之学,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炼之学。
一生的结果皆出于心。
站在心体的层面审视、监督意识,用正确务实的观念指导行动,用对人心深刻的体察来打破他人的心墙,树立起“终日有为而心常无为”的生活态度,达到“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的境界,使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心安自得,始终保持内心的强大。
西方哲学重理性,东方哲学重情感。
「吾心自有光明月」
动机至善 私心了无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
余姚四贤人,东汉的严子陵、明末清初的朱舜水和黄宗羲,王阳明。
35岁“心即理”的思想,并提出“知行合一”说。
49岁创立“致良知”说
“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广,到了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朱熹一直谨记恩师的“木晦之教”。
王阳明还说:“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传习录》下卷)
第 三 章 不羁少年
第 四 章 五溺时代
第 五 章 圣学之道
第 六 章 倡导圣学
第 七 章 龙场悟道
第 八 章 龙场教化
中卷
第 九 章 “知行合一”说
第 十 章 庐陵知县
第十一章 京师讲学
第十二章 滁州讲学
第十三章 南京讲学
第十四章 南赣戡乱
第十五章 赣州时代
下卷
第十六章 江西时代
第十七章 阳明受难
第十八章 倡导“良知”说
第十九章 阳明晚年
第二十章 思田靖乱
终 章 阳明临终
附 录 一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附 录 二 王阳明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