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贾德名作系列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定价:26.00元
  • ISBN:
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转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
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3-1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有一天早上,爸爸、妈妈和小同正在厨房里吃早餐。过了一会儿,妈妈站起身来,走到水槽边。这时,爸爸飞了起来,在天花板下面飘浮。小同坐在那儿看着。你想小同会说什么?也许他会指着父亲说:“爸爸在飞。”小同当然会觉得吃惊,但是他经常有这样的经验。
爸爸所做的奇妙的事太多了,因此这回他飞到早餐桌上方这件事对小同并没有什么特别,每天爸爸都用一个很滑稽的机器刮胡子,有时他会爬到屋顶上调整电视的天线。或者,他偶尔也会把头伸进汽车的引擎盖里,出来时脸都是黑的。
好了,现在轮到妈妈了。她听到小同说的话,转身一瞧。你想她看到爸爸像没事人一般飘浮在餐桌的上方会有什么反应?她吓得把果酱罐子掉在地上,然后开始尖叫。等到爸爸好整以暇地回到座位上时,她可能已经需要急救了。
酒神颂歌 //之所以两人的反应不同是因为认知的世界不同。小孩子在见到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能的现象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好奇,而并非恐惧。当然,过于奇形怪状的玩意儿不算。要知道,颜控可是各个年龄段都共通的。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3-2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地点:意大利西西里
人物:
1.恩培窦可里斯,认为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
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使得这些元素聚合在一起的因素)
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使他们分散。
他将“物质”与“力量”分开来。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即使是在今天,科学家们仍将“矿物”与“自然力”分开。现代科学家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说是各种矿物在不同自然力之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恩培窦可里斯并提出“我们何以能看见某物”的问题。例如我们何以能“看见”一株花?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我们的眼睛就像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土、气、火、水所组成。我们的眼睛中如果缺少这四种物质中的任何一种,便无法看到大自然所有的事物。
2.安纳萨哥拉斯,认为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
称呼这些含有“各物的一部分”的“小粒子”为“种子”。
安纳哥拉斯也(记上“爱、恨”)认为“秩序”是一种力量,可以创造动物与人、花与树等。他称这个力量为“心灵”或“睿智”。
他还说过,太阳不是一个神,而是一块红热的石头。
他相信天上所有物体的成分都与地球相同。这是他研究一块陨石后达成的结论。他因此想到别的星球上可能也有人类。他并指出,月亮自己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地球。同时他还解释了日蚀的现象。
酒神颂歌 //若世界真由一种物质构成,则由理性引导的事物与“眼睛可见到的”事物之间将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3-23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著
萧宝森译
枕上诗书 //人生不能只有柴火油盐,还要有对生活存在现象具体的思考。比如为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你自己是谁?是你的名字吗?还是你的种类?我们太习惯人类本该怎样,却又不清楚人类为什么会这样。书中幼小的苏菲还在读小学居然会从外婆的逝去联想到自己:“我现在是活在这世上,但有一天我会死去。人死后还会有生命吗?生命为何要结束?”在苏菲的世界里,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对于苏菲来讲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就特别神奇,更别提生命了。 本书有太多哲学性的知识: 以下摘抄(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 (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不够慷慨即是吝啬,太过慷慨则是挥霍)。在饮食方面也要如此,吃的太多或吃的太少都不好,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想起希腊医学的主张: 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4-0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