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510

发布书摘:20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06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叙述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情况。全书以历史为线索,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等时期分为八章。每章前设有“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李壮鹰、李春青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定价:29.1
  • ISBN:9787040171914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7-05-10 摘录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于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文论话语。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曹丕的"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5-10 摘录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于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文论话语。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曹丕的"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5-10 摘录
    韵。这个概念本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老庄之学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认为能够用通常言辞说出的东西不是那个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庄又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之说,意指真正的“象”与“声”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这样老庄就给出了一种具有阐释学意义观念:应该重视没有说出的东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庄这种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内涵与风骨,在书画鉴赏上标举“气韵生动”与“传神”,在诗文评价上则讲究“滋味”与“言不尽意”。总之是主张含蓄蕴藉而反对浅陋直白,这也
    是老庄之学在审美层面的显现。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5-10 摘录
    远。这个概念在六朝时期正式成为重要文论范畴。“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尝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日远,远日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诸如“淡远”、“清远”“高远”、“玄远”、“深远”以及“意远”、“心远”等等,其文化内涵都是指诗文所描绘的意象、意境对现实政治生活或通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与背离,是指精神对物质、灵魂对肉体、无对有、无为对有为、超验之物对经验之物的超越与背离。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5-10 摘录
    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在玄学风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极为欣赏自然山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总是生活在山水之间,于是他们一方面大造园林,将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创造表现自然山水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以寄托向往自然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以自然为上、雕琢为下的审美价值观就形成了,于是“自然”就成为文论话语中的核心范畴
    之一。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