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520

发布书摘:36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07-16

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王小波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定价:27.00元
  • ISBN:9787500627098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7-04-29 摘录
    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对个人而言,没有这两样东西,不仅谈不上成就,而且会活得像一只猪。比这还重要的只有一样,就是要爱智慧。
    大贤罗素曾说,近代以来,科学建立了权威。这种权威和以往一切权威都不同,它是一种理性的权威,或者说,它不是一种真正的权威。科学所说的一切,你都不必问它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那人可不可信,因为你可以用纸笔或者实验来验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验证数学定理的修养,更不见得拥有实验室,但也不出大格——数学修养可以学出来,实验设备也可以置办。数学家证明了什么,总要把自己的证明写给人看;物理学家做出了什么,也要写出实验条件和过程。总而言之,科学家声称自己发明、发现了什么,都要主动接受别人的审查。
    科学的平等与自由。 以理性作为根基的权威才是真正值得人去相信的权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4-28 摘录
    科学和人类其他事业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平等的事业。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上面说了,拿煤球炉子可以炼钢,你敢说要做实验验证吗?你不敢。炼出牛屎一样的东西,也得闭着眼说是好钢。在 这种框架之下,根本就不可能有科学。
    科学是平等的,所以才是真正伟大的。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4-27 摘录
    中国人——尤其是社会的下层——有迷信的传统,在社会动荡、生活有压力时,简直就是渴望迷信。此时有人来装神弄鬼,就会 一哄而起,造成大的灾难。这种流行性的迷信之所以可怕,在于它会使群众变得不可理喻。这是中国文化传统里最深的隐患;宣扬种种不可信的东西,是触发这种隐患。
    人类对于渴望的,越是没有可以看到的能够实现的方法,越容易踏入迷信的泥潭。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