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210

发布书摘:82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02

问题的哲学研究

“没有问题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然而这却成了中国哲学界的窘状:大多数学者有的是观点,而恰恰没有问题了。作者选择了“问题”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掌然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定价:24.00元
  • ISBN:9787010052847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1-01 摘录
    实。”①如果把问题的矛盾说和迷宫说整合起来,就可以对矛盾、认识、情境、目标、追求、障碍和差距等因素给予统一的说明。在这种综合的视野下,问题是认知主体对实质矛盾的一种反映和加工;问题是一个由期望(追求目标)、给定和障碍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问题也是一个情境,一个没有直接、明显的方法、想法和途径可遵循的情境,影响这个情境的因素既有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也有外部环境。由于
    实物迷宫可以视为一个现实的或实践性问题,而一个迷宫图可以看作是一个形象的问题。因此,走迷宫是一种实践性的解题活动,解迷是一种形象化的问题解决活动。这些特点暗示我们,问题的矛盾说和迷宫说的整合不仅可以为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提供抽象的理论描述,而且可以为它们提供形象模型。此外,这种综合的视野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和解决各类问题—抽象问题与形象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纯思维问题和操作性问题,等等。从种系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的角度看,穿越迷宫是一种原始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形式,它比用抽象语言表达并解决问题更为早,因此整合矛盾说和迷宫说有助于对问题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和现实
    状况作出统一的说明。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01 摘录
    主观地加以排除,也不能凭空制造,而只能通过对立面的斗争而得到解决。在这里,矛盾范畴兼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含
    义。从词源上看,矛盾一词在汉语中起源于矛与盾的关系显然含有本体论意味;而在德语中 wider-spruch(矛盾)是相反的话语,显然含有语言学和认识论的意味。当然,问题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它刻画的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题的本体论根据和根源。问题是这类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问题是在认知主体对矛盾进行反映加工之后形成的。如果实质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就不成其为问题。按
    争而得到解决。在这里,矛盾范畴兼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含
    义。从词源上看,矛盾一词在汉语中起源于矛与盾的关系
    显然含有本体论意味;而在德语中 wider-spruch(矛盾)是相反的话语,显然含有语言学和认识论的意味。当然,问题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它刻画的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题的本体论根据和根源。问题是这类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问题是在认知主体对矛盾进行反映加工之后形成的。如果实质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就不成其为问题。按
    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每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经常处于对抗状态。但我们大多数时间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抗,因而这些对抗不表现为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说,正确反映了客观的实质矛盾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而歪曲地反映实质矛盾的问题就是
    一个假问题。
    实质矛盾和问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解决一个真问题与解决它所反映的那个实质矛盾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解决一个真问题意味着解决了一个实质矛盾,差别在于,前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解决,而后者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解决。而解决一个假问题并不意味着它所(歪曲)反映的那个实质矛盾的解决。换言之,解决一个假问题与解决一个实质矛盾是
    不一致的。
    第二种含义上的矛盾是形式逻辑意义的矛盾,简称逻辑
    查尔斯·沃特金斯对人际矛盾的分析揭示了实质矛盾的社会形式,它既是问题之源,也是问题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他关于解决这类矛盾的观点对我们解决由人际矛盾引起
    的问题是有启发性的,值得进一步发掘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01 摘录
    以把迷宫视为问题的模型。
    (七)一种综合的观点
    综合前面几种观点,可以对问题作如下刻画:问题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它刻画的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颐的木体论根和相
    境三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实质矛盾是问题的本体论根据和根
    源。问题是这类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映。问题是在认
    知主体对矛盾进行反映加工之后形成的。如果实质矛盾没有反映到认知主体的头脑中,那么它就不成其为问题。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经常处于对抗状态。但我们大多数时间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抗,因而这些对抗不表现为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说,正确反映了实质矛盾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
    而歪曲地反映实质矛盾的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
    实质矛盾和问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解决一个真问题与解决它所反映的那个实质矛盾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解决一个真问题意味着解决了一个实质矛盾,差别在于,前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解决,而后者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解决。而
    什么是问题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01 摘录
    以上故事中有一些基本成分:1)有一个被人利用的自
    然物或被人建构的迷宫;2)有一个探索迷宫的人;3)有
    些探宫的手段和工具。
    迷宫被利用或制造迷宫是对人的能力、勇气的挑战,因为迷宫与一般的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不同,“迷”有分辨不清,使人失去判断力的含义。迷宫让人迷惘,让人不知
    所措。
    迷宫和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迷宫有入口,这相当于问题中的给定或前提条件,有些迷宫有出口,这相当于解决问题的结果。有些迷宫没有出口,最终不得不无功而返,有些问题也没有有效的解答。身陷迷宫而不得出与被问题所困,难以脱身很有点相似。勘探迷宫需要有方法、工具,如阿里阿德尼线和蜡球等,而解决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必要时还要发明新的工具。解决问题像勘探迷宫
    样都需要借鉴利用一切可能借鉴和利用的方法与经验。同时保持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自我封闭、自以为是都无助于
    获得好的结果。
    解决问题和探索迷宫都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要能够记住已走过的路径,避免重蹈覆辙,对于以上两种认识和实践活动,记忆都是雷更认识T且.是本韦面卜干胀玄的重蚴
    活动,记忆都是重要认识工具,是在表面上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构筑桥梁的方法。在这两种活动中,记住尽可能多的知
    识、信息、方法都是有利于进行持久的、艰苦的探索的。
    问题和迷宫都具有能力训练和智力游戏功能。一位18世纪的编年史家对迷宫的功能作了如下描述:“用(黑白)两种方砖砌成,曲折回转的路径之间比例恰当,构思巧妙,以致常常为那些获准在这座教堂里散步的好奇者用来训练自己的智力。这座迷宫图呈八角形,直径为35法尺,中心有
    块相同图案的石块…,,”①
    法国迷宫学者雅克·阿达利这样说:“迷宫是集体无意
    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同探索迷宫,是一个不断接近又远离某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之物的过程,很像是在迷宫中探游:要在迷雾中摸索,在崎岖小道上前进,面对未卜的前途
    和艰难险阻,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智慧和方法,在前三者的基础,再加上直觉和运气,才有可能导致问题的解决。在探索迷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都怀有一种冲动、一种希望、一种发现和探索的冲动,探索迷宫,解决问题有相同的心理体验,继而都需要战胜眩晕、幻觉和恐惧,都要容忍孤独、享受孤独,接纳自我、承受自我,倾听自我的声音,宽容自我的过失,在失败中奋起,屡败屡战,愈挫愈奋,克服失望和消沉。其次两者都是一种建设性的、发现的、探险性的和创造性的活动。最后一且走出迷宫或解决问题,都将获得解放的体验、一种创造感、成就感和一种意义

    不论成功或失败,都将获得一种经历,一种不探索就不
    可伴右的威口有口了》来异少
    a i e2m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01 摘录
    现两者之间的对立或差异。新现象要对已有的背景信息造成
    冲击。
    (四)矛盾冲突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问题就是矛盾或冲突。要评价这
    种颯占。首告要分析“矛盾”一词的含y
    种观点,首先要分析“矛盾”一词的含义。
    “矛盾”一词有三种含义:其一,在哲学上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在辩证法中,矛盾表示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其二,在形式逻辑中矛盾特指两个概念相互排斥,两个命题之间不可同真又不可同假的关系。其三,在日常语言中矛盾泛指对立的事物相互排斥。出于研究的特殊需要,查尔斯·沃特金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