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言Spain

个人简介:

累计积分:310

发布书摘:5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2-24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历时六年完成。 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村上春树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定价:45.00元
  • ISBN:9787544285377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7-09-27 摘录
    依照我的想法(纯粹是“我的想法”而已),要说特定的现者“拥有原创性”,必得基本满足以下条件:
    一、拥有与其他表现者迥然相异、独具特色的风格(或是曲调,或是文体,或是手法,或是色彩),必须让人看上一眼(听上一下),就能立刻明白是他的作品。
    二,必须凭借一己之力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风格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要拥有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自我革新力。

    三、其独具特色的风格必须随着时间流逝化为标准,必须顶人们的精神中,成为价值判断基准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后的引|用源泉。
    原创性的东西难得之处在于首先要与已有的风格迥然不同,那么可以想到愈是成熟的市场愈是难有原创性的东西,发展空间限制了发展。 并且也不是说只要截然不同就可以,其价值的有效性和长期性也是判断的一个标准。 虽然原创性很是能吸人眼球,不过大多数的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喊喊口号,待你正儿八经的和其讨论时他们有成百上千的理由和说法来支持他们的原创性,作为群众的一只眼睛,我觉得大家的底线还是很高的,并不是三言两语的解释能够糊弄过去的。 由此就不得不更佩服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原创。 不能否认从异地文化中引进的东西也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只是缺少了原创性可能气势上弱一些,但并不影响美好事物的存在。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6-19 摘录
    我还清晰地记得三十多年前一个春日的午后,在神宫球场外场席上,那个东西飘然飞落到掌心时的感触;我的掌心同样记得年之后,又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在千驮谷小学旁抱起的受伤鸽子的体温。当我思考“写小说”这件事的意义时,总是会回忆起那些感触。对我而言,这样的记忆意味着相信自己身上必有无疑的某种东西,以及梦想着将它孕育出来的可能性。这种感触至今仍然留在我身上,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作者将那玄之又玄的顿悟时刻称为epiphany,认为自己被某种特别的力量赋予了写小说的机遇,而他自己基于拥有的有些资质,并且抓住了这个特殊的机遇,于是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在我看来,是作者自己成就了自己。正是因为之前的streetwise,正是因为之前繁忙之余对读书和音乐一如既往的热爱,才有了神宫球场醍醐灌顶时刻的到来,并且因为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判断才能由英语写回日文,从而使得第一次写作完成的较为满意,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 不同于作者我始终坚信我们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自己都要归因于过去的自己,这与我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成长轨迹分离不开。 不过我很认同作者关于苦难生活的看法,能不吃苦头就蒙混过关自然好,要是避不过去,“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与诸君共勉。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06-18 摘录
    我也能理解那种心情。写小说这份活计,概而言之,实在是
    效率低下的营生。这是一种再三重复“比如说”的作业。有一项个人主题存身其间,小说家将这个主题挪移到别的文脉加以叙述:“这个嘛,比如说就是这么回事。”然而,一旦在这种挪移和置换中出现不明朗之处或暧昧的部分,针对这些便又要开始“这个嘛,比如说就是这么回事”。这种“比如说就是这么回事”式的叙述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挪移置换链条,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地打开,总会出现更小的娃娃。我甚至觉得大概不会再有如此效率低下、如此拐弯抹角的工作了。因为若能明确而理性地把最初的主题顺利转化为文字,这“比如说”式的置换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用个极端的表达,或许可以这样定义:
    “所谓小说家,就是刻意把可有可无变成必不可缺的人种。”
    小说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周而复始的举例说明如此这般那般的过程。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