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20-04-10
36岁,人生半熟
《36岁,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27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质朴静美的文字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宽宽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42.00
- ISBN:9787559637901
-
别去嫉妒成功,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
永远走自己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就可以了。 -
我们的孩子,一生是不是一个常常觉得幸福的人,这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总是充满力量,是否对生活感到知足,能否与欲望和谐共处。
这些,外面看不到,只有自己清楚。好的教育,作用于看不到的内心,作用于一个人的本质。
本质,即孩子长成一个完满的人,该有的内核:
1.内在的小宇宙不被压抑——活着的自主动力。
2.一生仰赖的对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不被损害——一个人可持续成长的能力。
3.与人交往的动机不是出于比较和竞争——容易发展出亲密关系。
4.有一副好身体和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
说到底,所谓教育,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我们自身的修为,是托举着孩子的那只手臂。 -
王小波伤感地写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
美国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发现:“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一次,陶行知问弘一法师:“您对人生有什么看法?”
法师回答:“总是忙于诸多应尽而未尽之事,还未及想过对人生的看法。”
这几年,真正悟出了其中的意味。
如雷蒙德·卡佛所写:
“我们能够带进坟墓里去的,归根结底,也只有已经尽心尽责的满足感,以及拼尽全力的证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