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6-03
泥步修行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教授系统阐释人生修行的归结性著作,用优雅的哲理散文写成。他把修行分为“破惑”、“问道”、“安顿”三大环节,并由此构成本书的三个部分。
“破惑”部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余秋雨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39.8
- ISBN:9787535496461
-
第二个字:无。
在老子的哲学中,“无”是一个重要杠杆。他知道,要说明“无”,
首先要处理这个字与它的对立面“有”的关系。
我们记得,从魏晋名士到佛教宗派,都在“无”、“有”之间作过不少论述。原来在中国,论述的起点是老子。而对佛教来说,那是在至高
思维等级上的不谋而合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早早地发表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天下万物生于
“有”,而“有”却生于“无”。既然这样,那么,能够派生出天下万物的道
本性也是“无”。
无,因为无边无涯,无框无架,所以其大无边。由此,道也就是大,
合于我们所说的大道。
在老子看来,世上一切器用,似乎依靠“有”,其实恰恰相反。一个陶罐是空的,才能装物;一间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一切因“无”而活
动,因“无”而滋生,因“无”而创造,因“无”而万有
天空因“无”而云淡风轻,大地因“无”而寒暑交替,肩上因“无”而自由舒畅,脚下因“无”而纵横千里,胸间因“无”而包罗宇宙,此心因“无”而不朽永恒。 -
第二个字:无。
在老子的哲学中,“无”是一个重要杠杆。他知道,要说明“无”,
首先要处理这个字与它的对立面“有”的关系。
我们记得,从魏晋名士到佛教宗派,都在“无”、“有”之间作过不少论述。原来在中国,论述的起点是老子。而对佛教来说,那是在至高
思维等级上的不谋而合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早早地发表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天下万物生于
“有”,而“有”却生于“无”。既然这样,那么,能够派生出天下万物的道
本性也是“无”。
无,因为无边无涯,无框无架,所以其大无边。由此,道也就是大,
合于我们所说的大道。
在老子看来,世上一切器用,似乎依靠“有”,其实恰恰相反。一个陶罐是空的,才能装物;一间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一切因“无”而活
动,因“无”而滋生,因“无”而创造,因“无”而万有
天空因“无”而云淡风轻,大地因“无”而寒暑交替,肩上因“无”而自由舒畅,脚下因“无”而纵横千里,胸间因“无”而包罗宇宙,此心因“无”而不朽永恒。 -
儒学张扬的是社会秩序,佛教探究的是人心本性。社会秩序是统治者的课本,人心本性是一切人的疑问。社会秩序的课本,必定参杂大量权势的意愿;人心本性的疑问,却会启发天下众生的觉悟。
-
相比之下,“缘起性空”的重点是性空,而“法界缘起”的重点是无限。
对于无限世界的种种相状,华严宗作了一种巧妙的排列。一叫“事法界”,指的是各种不同的“事”;二叫“理法界”,指的是不同的事所蕴含的共同的“理”,也就是本性、佛性;三叫“理事无碍法界”,指的是不同的事与共同的理之间,相通无碍;四叫“事事无碍法界”,指的是世间各种事都相通无碍。世间各种不同的事,本性相同,因此互相都有关联。 -
华严宗的核心理论,是“法界缘起”。和佛教主旨“缘起性空”很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