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130

发布书摘:23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12-18

非暴力沟通

  •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Marshall B.Rosenberg)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定价:CNY 33.00
  • ISBN:9787508086156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1-18 摘录
    非暴力沟通 复读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想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 认为自己犯了错 2.指责对方 3.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4.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比较有可能作出积极回应。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增加。 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说意愿、感受、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17 摘录
    非暴力沟通 复读 《第四章》 体会表达和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然而,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当我们说“我觉得” ,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这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 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语言表达感受我,例如“你要离开,我很难过”、“当你说那句话时,我感到很害怕”。 “你真可恶”、“我想打你” “我是个没用的人”这些句子表达的不是感受。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17 摘录
    非暴力沟通 复读 《第三章》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的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并清楚描述观察结果。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每次” 、“曾”等词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总是”、“从不”等词语大多表达的是评论。 “经常”、 “很少”、这样的词语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17 摘录
    非暴力沟通 复读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我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合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称为“异化沟通方式”。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我们看作是不道德的或者邪恶的。 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都是在评判人。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应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形式,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不得不”、“不应该”、 “应该” 这些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我们大多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责任,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1-16 摘录
    非暴力沟通 复读《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 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方式和聆听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然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是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新的体会。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而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的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行为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由于施者的给予既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受者获得馈赠,却不会有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施者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价值更加欣赏自己。 非暴力沟通专注的四个方面: 1. 观察 (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的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深估) 2.感受 (表达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3. 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 请求(明确告诉他人,我们需要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于我们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