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8120

发布书摘:6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11-26

古诗词课

“我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这本《古诗词课》正是接续了叶嘉莹先生的第一个心愿。
  • 作者:叶嘉莹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58.00
  • ISBN:9787108060334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9-12-07 摘录
    眉妩·新月
    宋代 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周济在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他的意思是,下等的北宋词不如 南宋词,因为它写诗酒歌舞便只是诗酒歌舞,并不能像南宋词那样可以有超于表面之外的另一层托意;而上等的北宋词高于南宋词,因为它所写的虽然都是眼前真实感受,并不曾有心寄托什么寓意,但却自然而然地给予读者一种深远的联想。这就是思索安排和直接感发两种不同的写作途径所造成的不同结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初步把握住南宋词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能够对南宋词的作者们有一个比较公 正的评价了。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2-07 摘录
    暗香·旧时月色
    宋代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在这两首词里,姜白石使用了很多典故,还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诗句,处处不离梅花和美人,但又很难说清他到底是在写梅花还是在写美人。他的梅花只是作为贯穿情事的一种点染或线索,他的感慨也全在虚处,含蓄不露。这就是姜白石的清空骚雅。这种特色使他的词在写爱情的时候能够避免柳永一派的侧艳软媚;在写感慨的时候也在这两首词里,姜白石使用了很多典故,还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诗句,处处不离梅花和美人,但又很难说清他到底是在写梅花还是在写美人。他的梅花只是作为贯穿情事的一种点染或线索,他的感慨也全在虚处,含蓄不露。这就是姜白石的清空骚雅。这种特色使他的词在写爰情的时候能够避免柳永一派的侧艳软媚;在写感慨的时候也能够避免苏辛末流的粗豪叫嚣,从而在词的发展史上又开出了一个新境。因此,后来写词的人学姜夔的很多,在清代甚至形成了以姜夔和张炎为宗的浙西词派。能够避免苏辛末流的粗豪叫嚣,从而在词的发展史上又开出了一个新境。因此,后来写词的人学姜夔的很多,在清代甚至形成了以姜夔和张炎为宗的浙西词派。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1-17 摘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天下有许多事情,不会因为你心理上的畏惧而改变其现状,当暴风雨向你袭来,而你又无法回避它时,紧张与畏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有可能滑倒在泥泞中,加重对你的伤害。因此你要有一种精神,从宗教来说是一种定力,从道德来说是一种持守。自然界的风雨虽不足道,但若要在人生的风吹雨打中站稳脚跟、不被打倒,就必须具备这种定力和持守。儒家的持守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诗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车马喧”是由于陶公的心境远离了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的尘世;“莫听穿林打叶声”也是因为苏公不以其为然。儒家提倡“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似乎很夸张,但人应该具备这种修养。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1-17 摘录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此词开篇二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真是逸怀浩气,喷薄而出。前文讲过,苏词汇聚了前辈词人的各种精华,这两句词其气势之奔放,气象之博大,较之李煜和柳永,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既非出于亡国之君的极痛深悲,也非源自失意词人、落拓秋士的无限伤感,它是历尽人间沧海、身经大浪淘沙之后才获得的智慧哲思。宇宙人生充满着兴盛衰亡的变化和聚散离合的往复,在这“有情”“无情”及“来”与“往”的对举中,隐含着多少悲喜祸福的变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1-12 摘录
    少年游
    长安(1)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
    目断(2)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
    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1〕长安:诗人经常用长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2〕目断:目力达到的最远的地方。

    这首小词与前面的慢词一样也是写秋天的景色,不过失去了那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念的感情,全词所弥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此词表面平淡,内中感发的情意却很丰富。当柳永年少失意时还可以借着“浅斟低唱”的浪漫生活来排遣;但当他年华老去时,对冶游之事逐渐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在志意落空之余,又增加了一种失去感情寄托之所的悲感。此词前半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半阕以“归云”为象喻,写一切期望的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映,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