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590

发布书摘:47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5-11-19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冷战后的世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亨廷顿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501190409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3-23 摘录
    更广义地说,遍及世界的宗教复兴是针对世俗化、道德相对主义和自我放纵的反应,也是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的价值的重新肯定。宗教团体满足了被国家官僚所忽视的需要,包括提供医疗及医院服务设施、幼儿园和学校、对老人的照顾、自然灾害或其他灾难之后的紧急救援,以及经济遭受损失时给予福利和社会援助。因秩序和市民社会的破坏而造成的空白,被宗教团
    体,常常是原教旨主义宗教团体所填补。
    宗教满足的是精神上的诉求,这是数理化,科学化世界无法填补的空白部分。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3 摘录
    人们并不只靠理性活着。只有在界定了自我之后,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才能理性地筹划和行动。利益政治以认同为先决条件。在社会飞速变革的时期,已确立的认同消失了,必须重新界定自我,确立新的认同。对于那些面临需要决定我是谁、我属于哪里的人们,宗教给予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宗教群体提供了小的社会群体来替代那些由于城市化而失去的东西。正如哈桑·图拉比所说的,所有宗教都赋予“人们认同感和生活方向”。在此进程中,人们重新发现或确立了新的历史认同。无论人们有什么样的普世主义目标,宗教都能在信徒和非信徒之间、群体内的优等人和与之不同的群体外的劣等人之间设置一道基本界线,从而赋予人们认同感。
    面对社会转型时所带来的个体间对自我和他人认识的迷茫,宗教提供了一种界定与认识自我的途径,使人们在陌生社会里获得归属感。这就是为什么理性主义,世俗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宗教会不可思议地出现复兴的现象。一个疑问:是否当社会发展到足够成熟的阶段,即人与人之间能够清晰深刻地活在和谐富强社会里,宗教会随之销声匿迹呢?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3 摘录
    民主化与西方化相冲突,民主本来就是一个地区化而非世界化的进程。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3 摘录
    然而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当它们被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只有建立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已的文化或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弓引力。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下降会导致自我怀疑、认同危机,并导致努力在其他文化中寻求经济、军事和政治成功的要诀。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22 摘录
    前殖民地走向独立并获得独立时,宣扬或使用本土语言、压制帝国语言,是民族主义精英使自己区别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和确定自己认同的一种方式。然而,独立以后,这些社会中的精英又需要使自己区别于其社会的普通人民。掌握熟练的英语、法语或其他西方语言使他们做到了这一点。结果,非西方社会的精英与西方人之间和彼此之间交流的能力常常胜于他们与自己社会的人民交流的能力
    (这种局面像是在17和18世纪的西方国家,其时来自不同国家的贵族能够轻易地用法语相互交流,但他们却不会说自己语言的方言)。非西方国家中似乎正在出现两个相反的趋势。一方面,在大学层次上英语日益被用来装备大学生,以便他们在全球资本和市场的竞争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政治压力使得本土语言的使用更加普遍,阿拉伯语在北非代替了法语。乌尔都语在巴基斯坦取代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和教育语言,本土语言的媒体在印度代替了英语媒体。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