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09-29
欲望的教育
原研哉最新畅销力作,开启未来的设计展望,拓展美学创造力的实践文本,立足本土语境探寻多元文化价值的先驱尝试,以设计为入口畅想人类社会发展可能的不尽之思。
设计是“欲望的教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原研哉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59.80元
- ISBN:9787563399253
-
仔细观察蚂蚁我们会发现,辛勤劳动的蚂蚁与偷懒的蚂蚁是各占一定比例的。具体的数字我忘了,无论只把辛勤的蚂蚁放一起还是只把偷懒的蚂蚁放一起,两堆蚂蚁中勤劳者与偷懒者的比例便都没有差别了。真是个有趣的现象。这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类社会。当我们观察能够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时应该能得出结论,无论这个集团的年龄构成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中“主动的人”的比例是不会变化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如果不将“主动性”的根源归结于“年轻”与“年龄”而是“购买力”、“经验值”、“鉴别力”、“打破常规”等方面时,今后便能促使社会产生新的主动性与市场。 -
年轻时,我会定期购买法语版的OGUE杂志。从杂志上获得的见识总归有限,但 VOGUE在编辑上一直坚持理性原则,即时尚并不指服装或者配饰,而是人类存在感的竞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沉默的前提之下,经常会碰到让我感叹“这就是人生的艺术啊”的图片。 VOGUE里面当然也会满载潮流情报,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社交界的活动报道。对我来说,这不是模特身上的时尚,而是一份实录,记录由现实中的人交织而成的社交时空之中的时尚。出现在社交场合的人们当中,大放异彩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绝不是年轻有型的,而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身上散发着只有盘根错节的老树才具有的那种气势和磁场。
人生而不同,成长过程中也会养成各自的习惯与癖好,而如果将这些种种照单全收将错就错的话,人就能具备大树那般动人的力量。去掉斑痕、割双眼皮、隆下巴等等只是发散出作为人的强烈光环,无论如何都不具备竞争力。 -
纸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紧张感,一如座无虚席的安静音乐厅里独奏的小提琴起音时的感觉。如果说这是一场精彩演出的话,那么体现在白纸上的就是耀眼的成就。
因为纸张的触发力,人们开始产生了在上面写字作画的主动性,觉悟、决心、举止行为、对于永恒与瞬间的感受,都是人们透过纸张所学到的,并且这个影响仍在继续。 -
我们必须马上舍弃一些东西。不能只把丢弃视为“浪费¨。我当然能理解在被丢弃的物品中投入了感情后产生的“浪费”心情。但是如果必须付出庞大的“浪费代价”才能对人们造成影响的话、这种对“浪费”的感受未免过于迟钝了。等到真正废弃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假如要让这样的情绪发挥作用,首先最好是在计划大量生产之前就意识到、再就是在决定购买之前慎重分析一下。真正浪费的不是丢弃,而是人们计划要进行一些注定会被丢弃的毫无意义的生产,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生产活动还在继续付诸实施。
-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先是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盲目跟风,而后又跌人了关东大地震和战败的绝望深渊,之后又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腾飞,直至巅峰。现在的日本、清一色上班族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体,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已和社会,每个人都开始从汇作方式、生活节奏、包括兴趣爱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日本人也会去海外旅行,体验一下不同文化圈的生活情趣,也更加懂得富有并不等同于拥有金钱。我在前面讲过,欲望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树木的长势和果实的质量,今天的日本人或许渴望拥有与欧美人或中国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品质,这种渴望中渗透着细腻严谨、精致、简洁这些传统美意识的要素。现在正是播种、培育并收获高品质的“住宅的形状”的最佳时期。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获得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浑然一体的“住宅的形状”呢?又要怎样才能找到让自己如恍然大悟般发出感慨:“啊!这就是我要的家”呢?针对这些疑问,房地产公司的广告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找到答案并不难闭上眼睛指向自己的“内心”即可,将家建在自己最重要的生活重心的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