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8-04-10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梁建章 黄文政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59.00
- ISBN:9787111594628
-
引子汉武帝:两千年帝国财政的教科书
005
王恢则辩解说,他的人马太少,无法与匈奴主力抗衡,他的撤退保全了汉
军的三万人马。不过,暗地里他却贿赂时任丞相的武安侯田蚧,希望田蚧为他
说句好话。田蚧本人不敢对皇帝明言,就找太后去说情:反对匈奴最坚决的人是
王恢,杀了他就等于是替匈奴出了气。
但武帝不为所动,坚持认为王恢的临阵退缩让汉军失去了获胜的可能。出
于面子考虑,汉军急需的是一场胜利,哪怕只是对辎重部队的小胜,也比什么
都没捞到要好得多。
整个事件以王恢自杀而告终。马邑之役落幕。
既然战役过程平淡无奇,而且由于错失时机,对敌人没有产生任何杀伤,
那为什么还说这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呢?
原因在于:此次战役标志着汉帝国和匈奴的彻底决裂。此后,匈奴再也不相
信汉朝,不指望和平,双方之间进行了连绵不绝的恶战,就算想停都停不下来了。
这些恶战对于汉匈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匈奴人口少,战争消耗大,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到了东汉中期终于瓦解;而战争给人口众多的汉帝国带来的影响,则是帝国财政的崩溃。为了应付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汉武帝不得不放弃了汉初宽松的财政税收制度,另辟财源。于是,一整套国家垄断、国家干预经
济的制度被建立起来,这套财政制度延续了两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一场小小的战役改变了汉匈关系,进而改变了帝国的财政结构,影响了中
国两千年的经济发展。至今,我们仍然在接受那次战役结果的影响。
汉初的自由经济时代
在汉初,中国经济恰好处于一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自由经济时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认为,政府的财政和
①《史记·匈奴列传》:“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②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著有《国富论》等。好 -
看完只想说一句,穷人别信梁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