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9-01-18
非虚构何以可能
收录了柴春芽、陈徒手、关军等十四位非虚构作家的写作经验分享。他们以自己的思考与写作实践开拓了非虚构写作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无限可能,从不同方面丰富地勾勒出了非虚构写作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蒙之 张焕敏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定价:79
- ISBN:9787520314985
-
关军曾说:“我对非虚构写作的概括很简单:不仅非虚构,而且写作。两个元素都非常重要。
非虚构其实是记录生活生态、历史进程的方式,可以很宏大,也可以非常个人化,无论如何,写作者要追求对社会、人生的深入体察和优雅描述,为历史留存有价值的细节。
或许,对非虚构写作的定义会有个体差异,在我这个传媒人看来,大部分的社会纪实、回忆录、人物传记当然可以列入,而新闻特稿也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应该相信一点——真实的故事比想象的故事更有天然的质感。如果你不信这个,很难保证不在某些时候发挥了想象力,或者想当然地写一些细节。
还有一点,一个非虚构故事总有其内在的逻辑,要承载作者的判断,所以,素材的真实并不等于作品本身的真实,一个作者需要有足够的智识,才能抵达内在的真实性。
关军:可能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以及鲁迅先生的影响,我从小就有点忧国忧民,不过随着年岁增长,我日益不喜欢铁肩道义这样的表述。您引用的话应该是几年前说的,
现在,我更愿意把非虚构写作当作个人志趣,它当然会有现实关切,但是已经谈不上深沉的感情。一个写作者,应该警惕一切神圣化的倾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恰恰是在传统媒体式微的时期。
因此,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带有明显的个人写作(而非职务写作)的特征,很多平台都是挖掘民间讲述的UGC模式,即使“正午故事”这种职务写作,也乐于强调作者自己的个性特征。
不过民间写作的热闹总会给我一些遗憾,就是我们国家的非虚构写作是瘸腿的,基于大量采访、素材搜集的深度作品太少了。 -
支持您做这个事情的动力是什么?
答: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是做这种事情是一种对自己的教育,你要去琢磨透一个事情,你就要亲自去研究,而且这个事情又值得琢磨。
后来评估了一下会不会有别人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如果知道有别人在做就没必要做了,因为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我感觉到,在这个方面如果我不写这个东西,那就没有人做,那么做这件事情还是有价值的,那就做吧,然后就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访谈的过程,学习的过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还认识了很多这方面的人,翻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文献,这个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能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相关的事情,给自己一种知识鼓励,启发非常大。
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另外一个就是想从新闻写作、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来着手,怎样来写一个真实的东西,怎样去叙述一个东西,描写一个人,让这种写作既有主题的重大性,另外又能以比较好的故事展现出来,让它更好读,提高作品的可读性。 -
档案馆保存的公文档案从源头上来说,绝对可信,不会造假。但文件中所说的各种问题、各种语气,带有当年的时代特征,有虚饰有夸大有遮掩,这就需要我们去辨识、去考证。这也是我们抄档案的缘由和意义所在,枯燥之中也蕴藏着破解的快乐。
-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中国文坛纪学》收录了陈徒手多年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题记”,所写都是现当代文坛大家:俞平伯、汪曾祺、浩然、严文井、沈从文、赵树理、郭小川、老舍、丁玲等。该书根据历史事件中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记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是是非非,以及这些大家名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隐秘的心路历程。
第二部著作《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大学名教授的生存处境与人生际遇。马寅初、汤用彤、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冯友兰、冯定诸先生都是北京大学的学术权威与名片,蔡旭、陈垣两先生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些知识分子在历史的漩涡中的际遇经历让陈徒手巨细靡遗地如实呈现。
他所有的书写严苛地建立在大量原始、罕有的档案的基础上,绝无仅有的一手资料与细密的研读体察、体悟与体认让他的作家、学者研究自成一派,并且一骑绝尘。 -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要尽可能还原事是且不掺加个人情感来叙述事件本身的写作形式。关于“非虚构写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