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笑安然-

个人简介:

累计积分:710

发布书摘:12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7-01

香港治与乱

本书以香港2014年“占 领运动”和2015年行政长官普选制度本地立 法失败为开篇,解析了香港政治之所以走入当前困局的心理、社会、政治和历史脉络,包括:香港社会对于“一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阎小骏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 ISBN:9787010161976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9-10-15 摘录
    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任何方面来讲,香港“独立”都是毫无可能实现的极端虚妄的政治狂想。正如《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在博客上评论到的那样:
    从台独到港独,都患了历史失忆征候群,或是只有“选择性的记忆,加港大《学苑》的港独论述,强调香港流行文化中的小说与电影,带来“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成为香港“立国”的基础。但香港人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小说与电影的记忆,肯定不能绕过金庸武侠小说和部氏电影,而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有强烈的感时忧国情怀,绝对不会同意港独的论还。更不要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中国学生周报》《大学生活》《青年乐园》,不管是右派还是左派,都将杳港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命运作出承担港独的优恨政治违反了人性,(也)违反了两岸三地绝大部分的民意,反了香港人的历史记忆。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0-13 摘录
    第三,香港社会亦有必要逐步建立起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经过漫长酸殖民统治,香港社会对西方抱有微妙的仰慕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回归多年以来,由于香港并没有进行彻底的“解殖”工作,本地华人精英阶层的某些人始终不能放弃以高等华人自居的态度,在西方和中国内地面前都无法以平等姿态不卑不亢地处理彼此关系。北京大学教授强世功曾以精当的语言批评过这一现象。他说:
    长期的殖民教育使得香港的部分精英以臣服的心态对西方世界全盘认同,丧失了对香港历史进程的客观判断力、反思力和批判力。他们在自由、平等和民主这些文化价值上,认同香港属于英美西方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包括他们背后的西方世界)根本就抹杀了中国革命对人类平等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不承认中国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对推进民主进程的巨大贡献。换句话说,在文化价值和政治认同上,不少香港精英内心中其实认同英国这个“国”,或美国这个“国”,而不是中国这个“国”。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0-13 摘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直接主导了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谈判,并最终确定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
    权的战略构思。“一国两制”的总体设计亦是基于北京在处理香港问题时所具有的四方面自信第一,在中英谈判过程中,北京曾反复表示具有以
    各种可能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的完全自信,这也是中英谈判的基础,第二北京领导人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自信,他们相信在五十年的时间里,内地和香港的经济与制度落差将会极大缩小或者不复存在,在当时而言这是非同寻常的预见。第三,北京对于香港资本主义制度的继续繁荣不会损及中国内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信。第四,北京也对于中国政府能够管控香港的政治发展、“爱国爱港”力量能够管理好香港本地事务具有自信1997年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延续邓小平处理香港问题的基本思想,落实了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并顺利实现了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创立与初步运作。这都是在自信基础上得的重要政治成果。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0-13 摘录
    如“占领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戴耀廷在2013年1月16日于《信报》刊载的文章中就提出:
    过去的策略包括举行大型游行(如2003年七一大游行)、变相公报(如上一回政改时的五区公投)、占领政府总部配合绝食(如反国教科时的公民广场),但面对政改,这些行动能有多大成效,实在成而这些策略所产生的压力可能还不足够;因此,要争取香港落实真普选,可能要准备“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占领中环。
    行动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由示威者违法地长期占领中环要道,以瘫痪香港的政经中心,迫使北京改变立场。
    这种策略是不理智也是不明智的。实际上,用自残或自虐的方式来争取利益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并非新的创见。传统中国不少帮会成员向商家索取保护费,就是用砖头把自己砸得头破血流之后站在商户门口,一言不发,等待商家出钱买平安。但如果把这样的行为模式套用到政治边陲与政治中心的互动关系中,则存在很大问题。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9-10-13 摘录
    以“双非”儿童为例,在回归之后的居港权司法争议中,暂且不论法理上的是非曲直,就政治观点而言,北京始终是明确反对给予“双非”儿童居港权,这也是香港司法界和北京在全国人大就有关条款释法过程中的重要争论点之一。这一争论的结果是北京让步,没有推翻终审法院在“庄丰源案”中的判决,令出生于香港的“双非”儿童拥有居港权。但当这个判决引起了跨境产子潮之后,香港不少人和某些媒体又倒打一耙,把“双非”儿童问题硬生生说成是北京向香港的“殖民阴谋”。这样正正反反的阴谋论令人哭笑不得。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