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340

发布书摘:6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4-19

诗的八堂课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江弱水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34.00元
  • ISBN:9787100126441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21-08-20 摘录
    人类精神的创造过程,远不像终端产品那样美妙。蓬头垢面,失魂落魄,这才叫“意匠惨淡经营中”。但这样
    的苦行和鬼相,不为人知,人亦不乐知。世人欣赏的是捷才,喜欢的是快钱。赌徒的胜利来得容易,棋手的成功取得辛苦,人情好逸恶劳,所以大家都愿意做那个买彩票中巨奖的幸运赌徒,你胼手胝足节衣缩食挣下一大份家业,头上是没光环的。所以李白容易被神化,什么御手调羹、力士脱靴、水中捉月等等。杜甫就没有人神化他,连后人捏造的饭颗山头的诗人形象,也是一脸苦相。不知为什么,苦吟者总给人智短力绌的印象。因此,有人明明勤奋出成果,偏要说自己没怎么花力气。比如殚精竭虑写《失乐园》的弥尔顿,就喜欢把夜里辛辛苦苦攒成的诗句,说成是不请自来的缪斯的赏光。俗话说“贪天功为己有”,他情愿倒过来,“贪
    己功为天有”。
    可一般读者面对的只是现成的文本,只看到结果,看不到过程,照韩愈的说法是“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就像到了龙门石窟,被卢舍那大佛一下子震慑了,整个儿是圆融光辉的巨大存在,当年千锤万凿的劳动已经被抹去了痕迹。所以瓦雷里才会说,灵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8-20 摘录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8-20 摘录
    诗是手艺活,手艺的结果就是一个个静态的文本,哪怕其中包含着白炽的情感,都得花工夫冷淬水磨而成。许多关键的字词,要经过一番海选,不断试错,才能最后找到那个唯一。所以贺拉斯在《诗艺》里说:“你们若是见到什么诗歌不是下过许多天苦功写的,没有经过多次的涂改,那你们就要批评它。”为了得到理想的效果,诗人就要付出繁剧琐细的努力,就像福楼拜,花五天时间才写了一页。就像王尔德,一上午在花园里想着他的诗,结果是去掉了一个句号。就像巴别尔,一个句子常常写上几十遍。就连浪漫主义诗人,嘴上自夸灵感附体,暗地里却百般修饰改个没完。这是后人研究他们的手稿和版本得出的真相。所以T.S. 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认为:“一个作家在创作中的一大部分劳动可能是批评活动;是筛滤,组合,构建,抹擦,校正,检验。”瓦雷里在《诗学第一课》里也说“一部作品是长久用心的成果,它包含了大量的尝试、反复删减和选择。”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8-20 摘录
    外行人都喜欢以不可知论来看待诗的起源,好像不疯
    魔不成诗。殊不知,写诗最讲究实际操作的经验和技能,是一种细致的手艺活。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1-08-20 摘录
    诗是手艺活,手艺的结果就是一个个静态的文本,哪怕其中包含着白炽的情感,都得花工夫冷淬水磨而成。许多关键的字词,要经过一番海选,不断试错,才能最后找到那个唯一。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