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010

发布书摘:23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06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弗洛姆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23.00元
  • ISBN:9787532752850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22-04-16 摘录自第 24 页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特目已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状态: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尊严和个性。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2-04-16 摘录自第 22 页
    重要的是我们谈及爱时知道我们所说的是哪种结合。
    1、生存问题成熟的回答而提及的爱
    2、共生性结合的爱的那些不成熟形式(很不好)

    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有其生物学形态。
    母体和胎儿是两者,然而又是一体。
    胎儿是母亲的一部分,从她身上吸收他所需要的一切;
    母亲好似胎儿的世界,她喂养他,保护他,但她的生命也因胎儿而增强。在这种心理的共生性结合中,虽然两者身躯各自独立,但在心理上存在着同样的依赖性。


    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即受虐狂。P:22
    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即虐待狂。P:23

    虐待狂同样依附于受虐狂,正像后者依附于前者一样,没有对方,哪一方都无法存活下去。差别仅在于虐待狂指
    挥、剥削、伤害、侮辱他人,而受虐狂被他人指挥、剥削、伤害、侮辱。
    从实际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极大的差别:而从更深的情感意义上讲,这种差别不如他们共有的东西一没有尊严的结合的意义重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2-04-15 摘录自第 16 页
    与那些参与群居性质的公共仪式的原始人相比,这些人因犯罪感和懊悔而受损害,当他们试图从由充满酒精和药物的避难所引起的狐独中逃脱时,这样的迷狂经历过去,他们便感到更加孤独,这样他们就更频繁强烈地求助于这种迷狂。


    迷狂结合的所有形式有三个特点:
    1、它们是强烈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2、它们产生于包括身心在内的全部人格;
    3、它们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
    其对立面恰好适于古今最常为人们选择的那种结合形式:建立与群体及其风俗、习惯和信念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2-04-15 摘录自第 13 页
    但是,当他们承认他们分离时,他们仍然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互相学习爱(与其说亚当试图防御夏娃,不如说他用责怪夏娃来防御自已,这是非常清楚的)。
    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有罪感和焦虑的来源。

    这些回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个人所达到的个性发展程度。一个人在幼儿阶段,他还没有什么发展,仍感到同母亲一体。母亲在身边,他一点也没有孤独感。他的孤独感被母亲的身躯、乳房、肌肤的伴随所消除。只有到了母亲的身躯伴随已不能消除他的分离和孤独感时,他才有克服分离的需要。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22-04-15 摘录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对葡萄一无所知。
    帕拉塞萨斯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