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香港造城记
作者:谢尔顿 (Barrie Shelton) 卡拉奇威茨 (Justyna Karakiewicz) 柯万 (Thomas Kvan)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定价:CNY 48.00
ISBN:712120071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lingdodoo
2019-05-29 15:57:08 摘录
1861年,治权到九龙半岛。动机主要来自军队,因为两面夹攻之势将更容易保卫港口(殖民地的财富和存在理由)。新地方很小:大约9平方公里,从南到北5公里,宽则为其一半,它是本身就很小的香港岛的十分之一。
不过,尽管九龙的地势并不比香港岛更令人劳神,但它最初发展得还是比较慢。当1866年英国得到这块地的时候,居住在那里的多为稻农和渔民,大约3000人:至1887年发展到15000人,而10年后则达2500人。1898年英国进一步扩张到附近的“新界”,1911年合伙修建了连接九龙与广东的铁路,到这个时候九龙才加速发展。单轨蒸汽火车铁路不仅直通大陆,而且在崎岖不平的丘陵——这座山峰的正式名字是狮子山脊,在当地被障碍上打开了一个小的缺口,把九龙与新获得的土地连接起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1:55:51 摘录
在这样一个具有与众不同的密度、形态和类型的城市里,人们会好奇香港有停放汽车的地方吗?有轨电车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旅客沿着城市平坦的中心旅游,而大多数其他路程都短而陡,需要穿过那些聚满了活动和人群的街道。汽车不是一种很有用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很迟,这一点也不奇怪。1910年,殖民地只有2辆车,十年后500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也就差不多5000辆。同伦敦做一个对比,这是极为不同的,在那里,至1910年,光注册的出租车就有6000多辆。不过,虽然汽车在数量上很少,但在维多利亚和九龙之间的渡轮至1933年就很发达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1:51:19 摘录
1931年,25个主要统计的街区,大多数都超过了每公顷1500人的密度,其中有一个超过了这个密度的两倍( Schmitt,1963)。虽然城市在公共交通的帮助下不断扩张,但仍然很紧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维多利亚延伸开来的城市带大约18公里长一一超过其一般宽度的30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1:43:15 摘录
在首次运行8年后,即1912年,单层巴士全部改成了双层巴士。今天,香港的有轨电车是世界上最窄的,仅仅1.98米宽。《同样,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全部采取双层巴士的轨道交通系统。香港的有轨电车都是轻薄型的,这是根据城市特点设计的,以便用最小的占地运载最多的人。与该市的许多其他组件一样轨道交通系统最初也是在海边运行的,但后来无须改变它的轨道就成了“内陆的”街道这归功于随后的围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1:11:31 摘录
同样,因为很陡的斜坡,某些建筑物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出。西营盘(维多利亚西部)不过300平方米,但整条街的坡度至少是25°。上环的部分区域甚至中环都一样,在某些地区的生活之拥挤超乎想象(高达每公顷4000),这与街道活动之饱和度是一致的。它是一个具有罕见垂直维度的高度集中和压缩的街区此外,这些街道预示了愈益成为维多利亚样态和形式的那些特点,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一直保持那种形态。
在那些熙煕攘攘的街区上,1901年在山丘上设置的六块界石标出了维多利亚城的边界;在今天我
们仍然能够在它们原来的地方看到其中五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1:02:02 摘录
此外,几乎所有的人都住在步行几分钟路就到达山或海的地方,尽管在他们很小的“家里”甚至外面大街上并不能直接看到山或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0:59:12 摘录
香港本来就是在局促的场地上兴起的,香港城市的大部分是建筑按照倾斜度来部署的,在单个建筑的内外加上这些一层层的共生的东西,城市就获得了一种线性的特征,它表现了除水平经验外的其他内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lingdodoo
2019-05-29 10:57:40 摘录
概言之,20世纪初,维多利亚是长长的、细细的且密集的,它主要由狭窄的平坦开垦土地以及陡峭的山脚土地组成,街道网络异常密集一些稍宽的东西向“全局”大路,把无数短而窄的南北向街道联成网格,那些街道都是把东、西和中区串起来的许多部分街区的中心地带。多数短街和小巷都是如此之陡,以至于它们部分或全部都是阶梯,例如名字恰如其分的”楼梯街”,——这构成城市垂直形态的另一个特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中文版序
致 谢
1 强城之邦 1
闪回:20世纪60年代 8
紧凑型城市需求 11
复杂性、密度和强度:资源、范围和意图 15
2 惯 例 22
中国围合式居住 23
香港的围合式社区 24
九龙城寨 26
重庆大厦 30
香港的店屋 31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第一类主导建筑形态:中式店屋 44
密集的、狭窄的和陡峭的:维多利亚 49
新世纪、新规则、新交通 52
新城市、旧形态:九龙 56
跨海城市:维多利亚—九龙 59
附言:欧文附件 63
4 体积日趋增大,高度逐渐上升:战后几十年 68
难民和贸易衰退 68
劫后重生:H型大厦和拥挤文化 72
公共住宅改革:平板式大厦 76
新条例:体积增大和悬桁楼面增多 77
新条例回顾:高而非大 81
变化和连续 83
山脊间的城市 86
九龙的腾飞:插上工业的翅膀 90
越过龙山:为新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95
5 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1980年之后 99
世界之城的兴起 100
重心的转移 103
永不远离自然 107
6 基座和塔楼 110
覆盖地基 113
抬高地基 116
立体的基础,孤立的高楼 120
把地基连成一体 123
隔离地基 125
无处不在的形式 126
立体化的地基 128
7 浮现中的立体之城:要素 131
重新定义地面 132
空间中的运动 137
分层化的功能 141
8 结论: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 155
补遗:在老城区和新界车站探索立体化发展 165
对老城区的改造:旺角 166
创造新城:古洞的那托比亚 169
参考文献 172
索 引 181
译后记 18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中文版序
致 谢
1 强城之邦 1
闪回:20世纪60年代 8
紧凑型城市需求 11
复杂性、密度和强度:资源、范围和意图 15
2 惯 例 22
中国围合式居住 23
香港的围合式社区 24
九龙城寨 26
重庆大厦 30
香港的店屋 31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第一类主导建筑形态:中式店屋 44
密集的、狭窄的和陡峭的:维多利亚 49
新世纪、新规则、新交通 52
新城市、旧形态:九龙 56
跨海城市:维多利亚—九龙 59
附言:欧文附件 63
4 体积日趋增大,高度逐渐上升:战后几十年 68
难民和贸易衰退 68
劫后重生:H型大厦和拥挤文化 72
公共住宅改革:平板式大厦 76
新条例:体积增大和悬桁楼面增多 77
新条例回顾:高而非大 81
变化和连续 83
山脊间的城市 86
九龙的腾飞:插上工业的翅膀 90
越过龙山:为新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95
5 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1980年之后 99
世界之城的兴起 100
重心的转移 103
永不远离自然 107
6 基座和塔楼 110
覆盖地基 113
抬高地基 116
立体的基础,孤立的高楼 120
把地基连成一体 123
隔离地基 125
无处不在的形式 126
立体化的地基 128
7 浮现中的立体之城:要素 131
重新定义地面 132
空间中的运动 137
分层化的功能 141
8 结论: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 155
补遗:在老城区和新界车站探索立体化发展 165
对老城区的改造:旺角 166
创造新城:古洞的那托比亚 169
参考文献 172
索 引 181
译后记 18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中文版序
致 谢
1 强城之邦 1
闪回:20世纪60年代 8
紧凑型城市需求 11
复杂性、密度和强度:资源、范围和意图 15
2 惯 例 22
中国围合式居住 23
香港的围合式社区 24
九龙城寨 26
重庆大厦 30
香港的店屋 31
3 狭长的、低矮的和拥挤的:从水坑口到二战 40
第一类主导建筑形态:中式店屋 44
密集的、狭窄的和陡峭的:维多利亚 49
新世纪、新规则、新交通 52
新城市、旧形态:九龙 56
跨海城市:维多利亚—九龙 59
附言:欧文附件 63
4 体积日趋增大,高度逐渐上升:战后几十年 68
难民和贸易衰退 68
劫后重生:H型大厦和拥挤文化 72
公共住宅改革:平板式大厦 76
新条例:体积增大和悬桁楼面增多 77
新条例回顾:高而非大 81
变化和连续 83
山脊间的城市 86
九龙的腾飞:插上工业的翅膀 90
越过龙山:为新城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95
5 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1980年之后 99
世界之城的兴起 100
重心的转移 103
永不远离自然 107
6 基座和塔楼 110
覆盖地基 113
抬高地基 116
立体的基础,孤立的高楼 120
把地基连成一体 123
隔离地基 125
无处不在的形式 126
立体化的地基 128
7 浮现中的立体之城:要素 131
重新定义地面 132
空间中的运动 137
分层化的功能 141
8 结论:垂直之城和立体之城 155
补遗:在老城区和新界车站探索立体化发展 165
对老城区的改造:旺角 166
创造新城:古洞的那托比亚 169
参考文献 172
索 引 181
译后记 18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不过,尽管九龙的地势并不比香港岛更令人劳神,但它最初发展得还是比较慢。当1866年英国得到这块地的时候,居住在那里的多为稻农和渔民,大约3000人:至1887年发展到15000人,而10年后则达2500人。1898年英国进一步扩张到附近的“新界”,1911年合伙修建了连接九龙与广东的铁路,到这个时候九龙才加速发展。单轨蒸汽火车铁路不仅直通大陆,而且在崎岖不平的丘陵——这座山峰的正式名字是狮子山脊,在当地被障碍上打开了一个小的缺口,把九龙与新获得的土地连接起来。
在那些熙煕攘攘的街区上,1901年在山丘上设置的六块界石标出了维多利亚城的边界;在今天我
们仍然能够在它们原来的地方看到其中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