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李零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定价:48.60元
  • ISBN:9787203057918
  • 2019-07-26 16:32:3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6:20:00 摘录
    仁与圣的区别。那么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外王得说法也存在问题,圣这个字本身就是向外的:安百姓。应为内仁外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6:09:31 摘录
    中庸的含义博大精深(中国哲学里面的一些概念含义都很丰富),还需再精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6:06:05 摘录
    欺与罔的差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5:59:22 摘录
    鬼神与宗教;仁与智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5:52:09 摘录
    宽与恕,恭与敬,文与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1:58:04 摘录
    恭和敬不一样,恭是自己恭,见于辞色,敬是敬人敬事,特别是敬上。
    恭和敬之间的区别。古文没有词意,一般都是字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1:44:02 摘录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公孙侨的字,郑卿。
    这里的四大美德:恭、敬、惠、义,恭和敬是一对,惠和义是一对。恭和敬,是用于君子,属于礼。恭和敬不一样,它是用于表现自己,让别人看上去,脸色和谈吐很客气;敬是用于伺候上级和尊长,对他们非常尊敬。惠和义也不一样。惠是养民,让人民过得好;义是使民,让他们干合乎义的事这里,“使民以义”,用是“义”,孔了说“君使臣以礼”(《八佾》3.19),用的是“礼”。使民和使臣不一样。礼是用于君子,和老百姓无关。虽然,君子对君了,君子对民,完全不一样,但四句话的主语都是君子,故曰“君子之道四焉”。(子产)
    君子、人、民有区别。等级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6 11:32:22 摘录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是刚毅;“吾亦欲无加诸人”,则是恕道。曾子说:“犯而不校”(《泰伯》8.5),是不抵抗主义,即甘地主义。恕道的核心是对等。不抵抗主义是对恕道的片面理解。
    李零对恕的理解给我一些启发。过去我们说恕都是将之理解为宽恕,但宽和恕的含义是不同的,宽在于宽容,对对方的错误或两者间的差异的宽容,而恕,是对等。不以己道强加于他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6:44:03 摘录
    “忠恕”,“忠”,是尽心诚意,为自守之徳;“恕”是如其心,为待人之徳。这是“仁”的两个不同侧面。《广雅 释诂四》:“恕,仁也。”古人说,恕和仁,意思差不多。但严格讲,两者不完全一样。仁是人其人,拿人当人;恕是如其心,将心比心。恕字从心如声,古人常说“如心为恕”(如《左传》昭公六年孔疏),这是拆字为解。准确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心揆心为恕”(《楚辞 离骚》王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中说 王道》阮逸注)。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注意,恕不等于宽恕。今语所谓宽恕,强调的是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6:24:52 摘录
    里仁4.5: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李零在这里将“成名”作现代的字面意思解释:成名就是名气大?这种解释真的是对的吗?孔子是想要追求君子的声名的吗?我觉得有待商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6:12:17 摘录
    仁者不动如山,安于仁;智者常流似水,利于仁。孔子说的境界,没准是饿着肚子而文思泉涌吧。
    作者言辞间总透露出一种“酸”味儿,虽说“丧家之狗”一词本身就透露着一股“酸”味儿,但我以为作者好歹是要为孔子正名,他如丧家之狗是他的时代与他的理想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但作者的许多言辞间却有一种站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之下去评判孔子的,“看不起”他的感觉。观感很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6:01:08 摘录
    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古典音乐有六种:一曰《云门》,为黄帝的音乐;二曰《咸池》,为唐尧的音乐;三曰《大韶》,为虞舜的音乐;四曰《大夏》,为夏禹的音乐;五曰《大濩》,为商汤的音乐;六曰《大武》,为周武王的音乐。《韶》、《武》最有名。
    真想亲耳一闻这些先秦国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5:27:49 摘录
    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只是仁的外在表达,两者互为表里,没有仁的礼乐只是徒具形式。
    作者说,“仁是礼乐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其实我不是很明白,“仁是礼乐的核心”,这句话该如何理解?仁不是爱人吗?爱人与礼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仁和礼到底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3 02:25:14 摘录
    以德治德,可以。以国治国,也可以。以国治德,六亲不认,一个朋友都没有,太没人情味,这是误用,但误德未必误国。最糟糕的,就是光讲以德治国。光讲以德治国,德必伪,国必亡,两样都误。
    当然,古人说的以德治国,并不是真的以德治国。德只不过是装饰罢了,就像厕所里面撒香水,让你不觉其臭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