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让最深沉的痛,写最温柔的诗。 _ 史铁生 毕淑敏 陆晓娅 曾奇峰 联袂推荐 _ 其实,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
……
[ 展开全部 ]
了,谁想它想得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要是你先就对它说"不",固执地对它说"不",你不仅一无所得,反而会焦躁不安、恐惧倍加,终生受它的伤害。其实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于你自己的这种恐慌来伤害你的。 ——史铁生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本书为75岁高龄的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医生,面对日益迫近的自身死亡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真情告白,饱含对生命的达观和眷恋。字里行间中的勇敢与博爱,睿智与从容,对所有珍惜生活又勤于探索的人们来说,都是宝贵箴言。 ——毕淑敏 决不枯燥,决不深奥,决不做作,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亚隆就有这样的本事,带着温暖和智慧,让你和他共同直面死...(展开全部) 让最深沉的痛,写最温柔的诗。 _ 史铁生 毕淑敏 陆晓娅 曾奇峰 联袂推荐 _ 其实,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了,谁想它想得坦然镇定了,谁就赢了......要是你先就对它说"不",固执地对它说"不",你不仅一无所得,反而会焦躁不安、恐惧倍加,终生受它的伤害。其实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于你自己的这种恐慌来伤害你的。 ——史铁生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本书为75岁高龄的心理治疗大师亚隆医生,面对日益迫近的自身死亡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真情告白,饱含对生命的达观和眷恋。字里行间中的勇敢与博爱,睿智与从容,对所有珍惜生活又勤于探索的人们来说,都是宝贵箴言。 ——毕淑敏 决不枯燥,决不深奥,决不做作,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亚隆就有这样的本事,带着温暖和智慧,让你和他共同直面死亡。你可以不接受他的邀请,但一旦打开《直视骄阳》,走上对死亡的探索之旅,你就会得到启迪、陪伴和治疗——既然没有人能改变必死的命运,就也没有人不存在死亡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一直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它握手,因为向死而生教会我们活出意义,活在当下。 ——陆晓娅 生命的终点在明确而坚定地等候着,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空内追求无限:无限地扩大对生命的感受。愚人在死亡面前变得混乱,智者在死亡面前会更加清醒。亚隆站在生命的巅峰向我们讲述关于死亡的一切。读他的文字,不会增加我们的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我们活着的清晰度。实际上这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都不喜欢永生中的无聊,而喜欢短暂中的精彩。 ——曾奇峰
[ 收起 ]
作者:Irvin D. Yalom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定价:19.80元
ISBN:978750196686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地瓜
2020-06-04 22:48:12 摘录
每一个“是”都意味着“不”,每一个明确的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些。许多人都在逃避,不愿真正体察与存在息息相关的限制、毁灭和丧失。
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地瓜
2020-06-01 19:23:48 摘录
壁鸠鲁的意思是,我们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会发生,因为死亡和“我”永远不会同时存在。既然我们死了,我们就不会知道自己死了,那么,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不会知道,也没有感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地瓜
2020-06-01 19:20:33 摘录
我没法让自己相信所谓的来世,因为永恒的存在,无论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都比有限的存在更让我觉得可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8 22:54:22 摘录
①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教师—一让我补充一句,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能够通过提问帮助一个学生发现他/她自己的智慧。一直以来,真正的朋友都是这样做的,治疗师也是如此。
②一次又一次,人们忍不住追问:如果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虽然有很多人向外在的世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建议你最好试试苏格拉底的方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
③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
④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关注这种深层的不满足感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死亡焦虑。
④“遗憾”不是一件好事情,它通常包含着无法挽回的难过之情,但是“遗憾”也可以用得更加有建设性。实际上,在我帮助自己或他人审思自我实现的各种方法中,关于遗憾的观念,即我们不仅创造遗憾也在避免遗憾,是最有价值的。
⑤恰当面对遗憾,它能帮助你采取行动来避免更多的遗憾。你可以通过回顾过去、前瞻未来来反思自己的遗憾。如果你回顾过去,你会为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感到遗憾,如果你想象未来,你有可能会累积更多的遗憾,当然也有可能从曾经的遗憾走出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7 23:24:15 摘录
①同理心是我们试图和他人形成联结时最有效的工具,它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使你能深刻地了解其他人的感觉。
②不存在的状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不会知道自己不存在了。也就是,我死后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重要的事情。我还记得你曾说过,那种‘不存在’( nonbeing)的状态就和我出生前一样。
③我所做的其实就是《呐喊与低语》中女仆安娜所做的。我(从心理上)拥抱着艾丽斯,和她在一起。
虽然我完全地投入了她的世界,但我确定自己包容了她的恐慌,没有被这种情绪所传染。当我让她和我一起剖析那些情绪时,我保持了一种平静的、实事求是的语调。
④这个例子给我们上了简洁的一课—人际联结至关重要。无论你身为家庭成员、朋友或是治疗师,人际联结对于安抚怀有死亡焦虑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方式接近对方,发自内心地说你想说的话,不要故意掩饰你自己的恐惧,你还可以用任何能够提供安慰的方式抱着对方。
⑤几十年前,我曾守在一位即将离世的病人床前,她让我在她身边躺一会儿,我按照她的要求躺下了。我相信这能给她带来慰藉。单纯的“在场”是你能为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或是那些身体健康却对死亡充满恐慌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帮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6 16:40:09 摘录
①孤独感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死亡的痛苦。我们的文化总是给死亡披上静默而隔绝的外衣。
②在人类死亡来临的时刻,连希腊众神都恐惧地躲开了。
③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身体健康的人趋向于躲开那些濒死之人,另一方面,濒死之人也被骗进那份孤立之中。
④他们拥抱沉寂,唯恐把所爱之人拉入他们那个可怕而消沉的世界。
⑤18世纪时康德提出了盛行的常识性假设,即我们都出生并栖居在一个已经完成的、精心构建的、共享的世界中。如今,我们知道,由于神经组织结构的作用,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构建着自己的心理世界。换句话说,你的头脑中有大量内隐的心理分类系统(比如数量和质量,原因和结果等),当你面临外界的感官信息时,这些分类系统便开始发挥作用,使你能够以独一无
的方式自动地、无意识地构建你自己的世界。
因此,存在孤独意味着死亡不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丧失,而且包括你个人丰富、神奇、详尽、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的丧失,这个世界在其他任何人的头脑中都无法复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5 22:55:00 摘录
①我们拥有什么?物质财富如同一缕飘忽的鬼火,根本抓不住。叔本华高雅地宣称追求金钱和财富是无止境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拥有得越多,要求也就越多。财富就好像海水,我们喝得越多,越觉得饥渴。到了最后,我们不但没有占有财富,反而被它们控制了。
②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名声和物质财富一样最终会消失殆尽。叔本华写到:“人生中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于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一我们必须拔除这根肉中刺。”
③这些无根的墙头草招摇着,使人们成为奴隶,驱使人们总是忍不住考虑别人是怎么想的。甚至更糟的是,那不过是他们头脑中所以为的别人的看法,毕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到底在想什么。
④我是谁?“我是谁”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叔本华说,好良心远比好名声重要。你最大的目标应该是身体健康、心智健康,这样你的思考才不会枯竭,你才会独立,才能拥有品行端正的人生。要知道,事件本身并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内在的平静正是来源于此。
⑤最后一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信条,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的核心理念。这个观念后来传承至芝诺、塞内加、马尔克斯·奥里利厄斯'、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最终成为动力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信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4 20:43:15 摘录
①弗洛伊德的同事奥特兰提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心理动力模型,也就是“生之焦虑”与“死之焦虑”之间持续存在的张力。
②奥特兰认为,一个人在一生发展中会不断追求个性化、成长以及自身潜能的实现,但是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在这种从自然中不断生长、延伸乃至远离自然的过程中,人必须面对自身的“生之焦虑”,也就是那种可怕的孤独感,那种自身脆弱渺小的感觉,失去了与宏大世界最基本的联结。
③当“生之焦虑”变得无法忍受,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我们重新回来,逃避那种分离,在融合中寻求安慰。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选择融入或将自己奉献给他人。
④总是想着聚敛财富或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至于彻底丧失了真我。这样的人,他们关注外在远胜于内心,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他们看别人的脸色来决定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或期望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3 23:06:48 摘录
①我的目的并不是使任何人陷入对过去的无尽遗憾之中,而是引导人们把目光最终转向未来。
② “你现在可以做点儿什么让一年之后、或是五年之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再对那些新累积的遗憾产生同样的绝望?换句话说,你可以找到某种活下去的方法让自己不再有新的遗憾吗?
③尼采有两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他认为这足以使人承受住时间的侵蚀,那就是“成为你自己”和“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④“成为你自己”的观点为亚里士多德所熟知,后来传承至斯宾诺沙、莱布尼兹、歌德、尼采、易卜生、卡伦·霍妮,直至马斯洛和六十年代的人类潜能运动,最终形成当代自我实现的观念。
⑤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观念与尼采的另两句格言—“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尼采这些不同的说法都在规劝我们避免无意义的人生。他说,充实你自已,实现你的潜能,充分地、完全地活着,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死而无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1 21:52:00 摘录
①尼采说,疲倦时,多年前已经战胜的老念头就又来侵扰我们了。
②就好像“未来之灵”来到你身边,让你觉知自己的人生,这唯一的人生,应该充分地、好好地活着,尽可能减少遗憾。尼采以这种方式引导我们摆脱空虚的人生追求,充满生命力地真正活过。
③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好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并且紧抓着这个念头不放,你的人生也就很难有什么好的改变。
④既然你把责任都归因于那些对你不公平的人,你也就让自己陷人了窘境。你,也唯有你决定了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所有重要方面,因而,也只有你有能力改变它。
⑤即使面临无法抗拒的外在限制,你依然有选择的自由,依然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限制。
⑥尼采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爱你的命运”( amor fati),换句话说,也就是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10 23:03:08 摘录
①所有的一切都会消亡,朋友会死去,森林会因城市的建设而改变。如果一切都将归于尘土,那又有什么真的重要呢?
②夏日散步,诗人感到悲伤,因为一切美景注定要成为过去,他所热爱的一切在最终必然消亡的命运之下似乎已黯然失色。弗洛伊德讨论了这位诗人颇为悲观的结论,犀利地否认了无常消解价值和意义的观点。
“相反,”他呼吁到,“只会提高!短暂和重重限制反而会提高欢娱的价值!”他进行了有力的反证来说明无意义感正是无常的固有本质。
③我认为,由于想到美是如此无常而影响我们去欣赏它,并为之沉醉,这实在不可理喻。就大自然的美来说吧,每年冬天它被毁之殆尽,但是来年春天它又会如期而至,与我们人生的长度相比,自然美的冬去春来还可视为永恒。我们在一生之中目睹着自身的形体与容颜之美不断地枯萎,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好比有一朵花,它只在唯一的一个黑夜里开放,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的这种昙花一现因此就减少了姿色。
④实际上,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取决于它对我们的情感生活的意义,因此,若我们已不在人世,那么,美与完善也就不需要继续存在,而且,它们也不再依赖于所谓的永恒。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09 23:06:35 摘录
①“从她的朋友中找寻她的身影。”—这句话中包含着令人安慰、给人力量的生命意义的来源。这条普遍的真理便是:善行使人不朽,遗泽后世。
②看着这些,她不但没有觉得悲伤,反而感到异常轻松,头脑也特别清醒。为什么?芭芭拉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大致来说是一种“如果他们可以做到,我也能”的感觉。
③先人已逝,却传递给她一些不朽的东西。
④“波动影响”其实由来已久,它与各种迫切渴望延续生命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显著的例子是通过生育下一代来传递我们的基因,或是通过器官捐赠使我们的心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内跳动,抑或是捐献眼角膜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
⑤波动影响”是—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07 23:00:26 摘录
①伊壁鸠鲁教导人们,灵魂终有一死,它将随着身体的死亡消失殆尽。
②伊壁鸠鲁的第二个论点指出,既然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烟消云散,死对我们来说也就无所谓。我们感觉不到那分解掉的东西,任何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伊壁鸠鲁认为,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
③伊壁鸠鲁的第三个论点指出,我们死后“不存在”( nonbeing)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关于这个古老的问题有很多哲学论辩,但我觉得伊壁鸠鲁的观点最能够为濒死的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④也许,死并不像她所想的那样切都会完全消亡;也许,让自己长命百岁或是让人们对她的回忆流芳百世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她的言行、她的思想所带来的“波动影响”能够使别人得到快乐,这让她深感自豪,并使她有勇气去面对人生必死的痛苦,面对那些充斥于媒体和外在世界的恐怖和暴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02 23:34:01 摘录
①悲痛和丧失常常使人觉醒,让人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存在。
②人生苦短,诸行无常。她还参加过为期一周的冥想课程,反复吟诵无常”这个词的巴利语“ Anicca”。但是,任何时候“知道”和“亲身经历”总是大有不同。
③ 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④尼采用两句简短有力的警句概括了这层含义,那就是“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这就像希腊人左巴所主张的那样—“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⑤萨特也在他的自传中写到:“我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让我把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印刻在我最后一页作品上,死亡只能带走我的尸体。要主题,也就是说,
“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奶思
2020-04-01 22:51:28 摘录
①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有关觉醒体验的例子,这些主人公直面死亡,人生反而丰富起来。比如,在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皮埃尔被判处了死刑,行刑队枪决了他前面的几个人,而他则在最后一刻被暂缓执行。当时他眼看着排在他前面的几个人被射死。在此之前,小说中的皮埃尔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绝处逢生之后,他的生活变得充满热情和目标,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在现实生活中,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他21岁时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等候枪决的最后一刻被暂缓执行,整个人生同样因此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②斯丁写道:“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③蒙田则认为我们的房间应该要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那会让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我们,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擢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❶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傲慢、狭隘自私的中年官员伊凡·伊里奇得了绝症,疼痛一直折磨着他。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借此逃避死亡必将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
❷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在后退。」现在,他终于开始真正觉知到自己。
❸随着死亡逐渐逼近,伊凡·伊里奇发现自已其实还有时间。不仅是他,所有的生命都会面临死亡。他发现了自己的同情心,那股来自心灵深处的全新感受。伊凡对他人怀着温柔:当小儿子亲吻他的手时,当仆人充满关爱地照料他时,甚至,对他年轻的妻子,伊凡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份柔情。他对他们充满了愧疚,为他曾经带给他们的痛苦感到愧疚。最终他没有在疼痛中死去,而是在充满爱心的愉悦之中安然阖眼。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是在后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死亡之痛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第三章 觉醒体验
第四章 观念的力量
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
第六章 死亡意识:我的回忆录
第七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如何治疗死亡焦虑
后记
读者指南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死亡之痛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第三章 觉醒体验
第四章 观念的力量
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
第六章 死亡意识:我的回忆录
第七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如何治疗死亡焦虑
后记
读者指南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死亡之痛
第二章 识别死亡焦虑
第三章 觉醒体验
第四章 观念的力量
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
第六章 死亡意识:我的回忆录
第七章 给心理治疗师的意见:如何治疗死亡焦虑
后记
读者指南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②一次又一次,人们忍不住追问:如果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虽然有很多人向外在的世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建议你最好试试苏格拉底的方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
③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
④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关注这种深层的不满足感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死亡焦虑。
④“遗憾”不是一件好事情,它通常包含着无法挽回的难过之情,但是“遗憾”也可以用得更加有建设性。实际上,在我帮助自己或他人审思自我实现的各种方法中,关于遗憾的观念,即我们不仅创造遗憾也在避免遗憾,是最有价值的。
⑤恰当面对遗憾,它能帮助你采取行动来避免更多的遗憾。你可以通过回顾过去、前瞻未来来反思自己的遗憾。如果你回顾过去,你会为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感到遗憾,如果你想象未来,你有可能会累积更多的遗憾,当然也有可能从曾经的遗憾走出来。
②不存在的状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不会知道自己不存在了。也就是,我死后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重要的事情。我还记得你曾说过,那种‘不存在’( nonbeing)的状态就和我出生前一样。
③我所做的其实就是《呐喊与低语》中女仆安娜所做的。我(从心理上)拥抱着艾丽斯,和她在一起。
虽然我完全地投入了她的世界,但我确定自己包容了她的恐慌,没有被这种情绪所传染。当我让她和我一起剖析那些情绪时,我保持了一种平静的、实事求是的语调。
④这个例子给我们上了简洁的一课—人际联结至关重要。无论你身为家庭成员、朋友或是治疗师,人际联结对于安抚怀有死亡焦虑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方式接近对方,发自内心地说你想说的话,不要故意掩饰你自己的恐惧,你还可以用任何能够提供安慰的方式抱着对方。
⑤几十年前,我曾守在一位即将离世的病人床前,她让我在她身边躺一会儿,我按照她的要求躺下了。我相信这能给她带来慰藉。单纯的“在场”是你能为任何面临死亡的人(或是那些身体健康却对死亡充满恐慌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帮助。
②在人类死亡来临的时刻,连希腊众神都恐惧地躲开了。
③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身体健康的人趋向于躲开那些濒死之人,另一方面,濒死之人也被骗进那份孤立之中。
④他们拥抱沉寂,唯恐把所爱之人拉入他们那个可怕而消沉的世界。
⑤18世纪时康德提出了盛行的常识性假设,即我们都出生并栖居在一个已经完成的、精心构建的、共享的世界中。如今,我们知道,由于神经组织结构的作用,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构建着自己的心理世界。换句话说,你的头脑中有大量内隐的心理分类系统(比如数量和质量,原因和结果等),当你面临外界的感官信息时,这些分类系统便开始发挥作用,使你能够以独一无
的方式自动地、无意识地构建你自己的世界。
因此,存在孤独意味着死亡不仅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丧失,而且包括你个人丰富、神奇、详尽、独一无二的心理世界的丧失,这个世界在其他任何人的头脑中都无法复制。
②我们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名声和物质财富一样最终会消失殆尽。叔本华写到:“人生中一半的担心和焦虑来自于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一我们必须拔除这根肉中刺。”
③这些无根的墙头草招摇着,使人们成为奴隶,驱使人们总是忍不住考虑别人是怎么想的。甚至更糟的是,那不过是他们头脑中所以为的别人的看法,毕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别人到底在想什么。
④我是谁?“我是谁”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叔本华说,好良心远比好名声重要。你最大的目标应该是身体健康、心智健康,这样你的思考才不会枯竭,你才会独立,才能拥有品行端正的人生。要知道,事件本身并不能扰乱我们,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内在的平静正是来源于此。
⑤最后一个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信条,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的核心理念。这个观念后来传承至芝诺、塞内加、马尔克斯·奥里利厄斯'、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最终成为动力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信条。
②奥特兰认为,一个人在一生发展中会不断追求个性化、成长以及自身潜能的实现,但是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在这种从自然中不断生长、延伸乃至远离自然的过程中,人必须面对自身的“生之焦虑”,也就是那种可怕的孤独感,那种自身脆弱渺小的感觉,失去了与宏大世界最基本的联结。
③当“生之焦虑”变得无法忍受,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我们重新回来,逃避那种分离,在融合中寻求安慰。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选择融入或将自己奉献给他人。
④总是想着聚敛财富或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至于彻底丧失了真我。这样的人,他们关注外在远胜于内心,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他们看别人的脸色来决定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或期望的。
② “你现在可以做点儿什么让一年之后、或是五年之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再对那些新累积的遗憾产生同样的绝望?换句话说,你可以找到某种活下去的方法让自己不再有新的遗憾吗?
③尼采有两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他认为这足以使人承受住时间的侵蚀,那就是“成为你自己”和“那没有击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④“成为你自己”的观点为亚里士多德所熟知,后来传承至斯宾诺沙、莱布尼兹、歌德、尼采、易卜生、卡伦·霍妮,直至马斯洛和六十年代的人类潜能运动,最终形成当代自我实现的观念。
⑤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观念与尼采的另两句格言—“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尼采这些不同的说法都在规劝我们避免无意义的人生。他说,充实你自已,实现你的潜能,充分地、完全地活着,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死而无憾。
②就好像“未来之灵”来到你身边,让你觉知自己的人生,这唯一的人生,应该充分地、好好地活着,尽可能减少遗憾。尼采以这种方式引导我们摆脱空虚的人生追求,充满生命力地真正活过。
③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得不好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并且紧抓着这个念头不放,你的人生也就很难有什么好的改变。
④既然你把责任都归因于那些对你不公平的人,你也就让自己陷人了窘境。你,也唯有你决定了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所有重要方面,因而,也只有你有能力改变它。
⑤即使面临无法抗拒的外在限制,你依然有选择的自由,依然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限制。
⑥尼采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爱你的命运”( amor fati),换句话说,也就是创造你所热爱的人生。
②夏日散步,诗人感到悲伤,因为一切美景注定要成为过去,他所热爱的一切在最终必然消亡的命运之下似乎已黯然失色。弗洛伊德讨论了这位诗人颇为悲观的结论,犀利地否认了无常消解价值和意义的观点。
“相反,”他呼吁到,“只会提高!短暂和重重限制反而会提高欢娱的价值!”他进行了有力的反证来说明无意义感正是无常的固有本质。
③我认为,由于想到美是如此无常而影响我们去欣赏它,并为之沉醉,这实在不可理喻。就大自然的美来说吧,每年冬天它被毁之殆尽,但是来年春天它又会如期而至,与我们人生的长度相比,自然美的冬去春来还可视为永恒。我们在一生之中目睹着自身的形体与容颜之美不断地枯萎,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好比有一朵花,它只在唯一的一个黑夜里开放,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的这种昙花一现因此就减少了姿色。
④实际上,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取决于它对我们的情感生活的意义,因此,若我们已不在人世,那么,美与完善也就不需要继续存在,而且,它们也不再依赖于所谓的永恒。
②看着这些,她不但没有觉得悲伤,反而感到异常轻松,头脑也特别清醒。为什么?芭芭拉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大致来说是一种“如果他们可以做到,我也能”的感觉。
③先人已逝,却传递给她一些不朽的东西。
④“波动影响”其实由来已久,它与各种迫切渴望延续生命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显著的例子是通过生育下一代来传递我们的基因,或是通过器官捐赠使我们的心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内跳动,抑或是捐献眼角膜让另一个人重见光明。
⑤波动影响”是—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②伊壁鸠鲁的第二个论点指出,既然灵魂在肉体死亡时同样死去,烟消云散,死对我们来说也就无所谓。我们感觉不到那分解掉的东西,任何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就和我们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伊壁鸠鲁认为,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
③伊壁鸠鲁的第三个论点指出,我们死后“不存在”( nonbeing)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关于这个古老的问题有很多哲学论辩,但我觉得伊壁鸠鲁的观点最能够为濒死的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④也许,死并不像她所想的那样切都会完全消亡;也许,让自己长命百岁或是让人们对她的回忆流芳百世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她的言行、她的思想所带来的“波动影响”能够使别人得到快乐,这让她深感自豪,并使她有勇气去面对人生必死的痛苦,面对那些充斥于媒体和外在世界的恐怖和暴力。
②人生苦短,诸行无常。她还参加过为期一周的冥想课程,反复吟诵无常”这个词的巴利语“ Anicca”。但是,任何时候“知道”和“亲身经历”总是大有不同。
③ 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④尼采用两句简短有力的警句概括了这层含义,那就是“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这就像希腊人左巴所主张的那样—“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⑤萨特也在他的自传中写到:“我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让我把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印刻在我最后一页作品上,死亡只能带走我的尸体。要主题,也就是说,
②斯丁写道:“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③蒙田则认为我们的房间应该要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那会让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我们,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擢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❶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傲慢、狭隘自私的中年官员伊凡·伊里奇得了绝症,疼痛一直折磨着他。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借此逃避死亡必将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
❷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在后退。」现在,他终于开始真正觉知到自己。
❸随着死亡逐渐逼近,伊凡·伊里奇发现自已其实还有时间。不仅是他,所有的生命都会面临死亡。他发现了自己的同情心,那股来自心灵深处的全新感受。伊凡对他人怀着温柔:当小儿子亲吻他的手时,当仆人充满关爱地照料他时,甚至,对他年轻的妻子,伊凡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份柔情。他对他们充满了愧疚,为他曾经带给他们的痛苦感到愧疚。最终他没有在疼痛中死去,而是在充满爱心的愉悦之中安然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