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深沉的痛,写最温柔的诗。 _ 史铁生 毕淑敏 陆晓娅 曾奇峰 联袂推荐 _ 其实,死,不过是活着的时候的一种想法。谁想它想得发抖了,谁就输 …… [ 展开全部 ]
  • 作者:Irvin D. Yalom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定价:19.80元
  • ISBN:7501966869
·死亡从人类有历史记载开始便如影随形般出没。四千年前古巴比伦英雄吉尔伽美什(Gilgamesh)遭遇了挚友印齐杜(Enkidu)之死,他感叹道:“你变得黯淡,不闻我的呼唤。当我死时,岂不也像印齐杜般?我心伤悲,惧怕死亡。”

·伊壁鸠鲁出生于公元前341年(正是在柏拉图死后不久),卒于公元前270年。大多数现代人由于“享乐”或“享乐主义”这两个单词(意指沉溺于精致的感官享受,尤其指沉溺于美食、美酒)而对他略知一二。但是,历史上伊壁鸠鲁本人并不提倡感官享乐,他更多地关注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ataraxia)。

·你也许会疑惑,为何要谈论如此令人不舒服又害怕的话题?为何要用肉眼直视如此耀眼的骄阳?为何不遵从美国精神病学界泰斗阿道夫·梅尔( Adolph Meyer)一个世纪前对精神科医生的谆谆教诲:“不要搔那些还不痒的地方”?为何要与生命中最恐怖却无法改变的黑暗面较劲?事实上,近年来新兴的管
理式关怀( managed care)、短期治疗( brief therapy)、症状控制( symptom contro以及改变思维模式的尝试都进一步强化了以上对不可了解之事物保持沉默的观点。
死亡其实并非“不痒”,它始终跟随着我们,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内心之门,深深地潜藏在无意识深处。死亡焦虑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它正是我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泉。
奶思 //“你不能直视骄阳,也不能直视死亡。”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3-3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①悲痛和丧失常常使人觉醒,让人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存在。
②人生苦短,诸行无常。她还参加过为期一周的冥想课程,反复吟诵无常”这个词的巴利语“ Anicca”。但是,任何时候“知道”和“亲身经历”总是大有不同。
③ 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④尼采用两句简短有力的警句概括了这层含义,那就是“圆满人生”和“死得其时”—这就像希腊人左巴所主张的那样—“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⑤萨特也在他的自传中写到:“我平静地走向人生终点……让我把心脏的最后一次跳动印刻在我最后一页作品上,死亡只能带走我的尸体。要主题,也就是说,
奶思 //“除了那烧毁的城堡,什么都别留给死亡。”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4-02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每一个“是”都意味着“不”,每一个明确的选择都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些。许多人都在逃避,不愿真正体察与存在息息相关的限制、毁灭和丧失。
地瓜 //除了选择,一切都会消失。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6-04 添加
此章节有10条书摘 点击查看
①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教师—一让我补充一句,最好的朋友也是如此—能够通过提问帮助一个学生发现他/她自己的智慧。一直以来,真正的朋友都是这样做的,治疗师也是如此。
②一次又一次,人们忍不住追问:如果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虽然有很多人向外在的世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建议你最好试试苏格拉底的方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
③许多人的死亡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
④许多人之所以感到绝望正是因为他们的梦想没有成真,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他们甚至从未努力争取过,关注这种深层的不满足感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死亡焦虑。
④“遗憾”不是一件好事情,它通常包含着无法挽回的难过之情,但是“遗憾”也可以用得更加有建设性。实际上,在我帮助自己或他人审思自我实现的各种方法中,关于遗憾的观念,即我们不仅创造遗憾也在避免遗憾,是最有价值的。
⑤恰当面对遗憾,它能帮助你采取行动来避免更多的遗憾。你可以通过回顾过去、前瞻未来来反思自己的遗憾。如果你回顾过去,你会为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感到遗憾,如果你想象未来,你有可能会累积更多的遗憾,当然也有可能从曾经的遗憾走出来。
奶思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20-04-18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