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新增的人口、中产阶级的扩张不可避免地消耗着越来越稀缺的水、石油、天然气、钢材等资源,传统智慧已经断言:地球上的资源即将枯竭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斯蒂芬·赫克(Stefan Heck),马特·罗杰斯(Matt Rogers),保罗·卡罗尔(Paul Carroll)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定价:CNY 56.90
  • ISBN:9787213067648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20页
    首先,要去周边行业发现人才。两个行业此前从未有过交集,但已经明确周边行业有些能力值得借用。消费电子行业蕴含巨大机遇。许多人已经对智 能手机上瘾,他们同样会需要世界上其他交互型设备也拥有同样简单便捷的界面,而且不管是什么行业的公司都必须能提供这种界面。例如,汽车早已 从操纵杆和按钮向类似于正“的能力发展。不过这种转变还需要认真的商榷, 一是因为人们已经非常熟悉老式的操作方法,二是司机在驾驶时必须要盯着道路情况,其次,除了在新的行业寻觅人才外,还必须到新的国家去寻找。中国和印度正在培养越来越多出色的工程人才,其数量超过了地球上的任何其他国家。而要打造世界上最出色的人才队伍,就必须建立起全球化的人才招募渠道,再次,仅仅去寻找新型人才还不够,公司还必须能够将人才抢过来。为了做到这点,公司首先必须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并不是传统的竞争对手,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有消费电子公司和软件公司。最后,为了获得胜利,公司不仅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权力职责,同时还必须乐于前往人才所在地,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世界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18页
    所有公司都将需要更多软件人才,因为软件越来越多地为我们这个世界提 供了操作规程。1丁不再仅仅是管理公司的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 工程融合在一起,为现代企业提供生命所必需的血液。源革命的众多力量来自于将完全不同的想法综合在一起,而且多数公司 当前并不善于系统整合。如果公司将重点放在对资源的使用上,那么其对专业化的需求就会比较高。技术网络会带来跨职能问题,但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工程师和创新者相当罕见,利用软件、半导体、生物科技、纳米技术以及随处可 见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领域的快速创新,并率先将它们整合人工业流程中,成功 也就会随之而来。同时正如我们此前指出的,中国和巴西这些新兴市场在资源 使用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原因在于它们可以从头设计电网等此类网络,而美国 等发达国家则会在资源生产力的跨职能领域具有优势。发达国家拥有出色的建 筑师,他们在设计整个系统上有30年的丰富经验,而在对所有可用技术进行 整合时需要这类经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16页
    苹果公司要求数千个独立的应用开 发者在编码时必须遵循共同的、快速更新的标准。这样每款应用的新版本就可 以轻松且无缝地在客户手机上进行升级。此后,正如苹果公司在手电筒、收音机、天气和地图等功能上采用的方式一样,该公司在操作系统中也整合人了最优秀的功能。谷歌公司每天会进行数百种试验,以改善其搜索和广告投放功能。公司可以在数据驱动的分析工具上进行类似工作,这些分析工具支持功能改善程序。当然,资源密集型公司并不等同于苹果公司的应用,但其技 术和方法仍然适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203页
    要想寻找或培养伟大的拥护者,必须克服以下6大常见的障碍:1许多公司内部都有真正具有远见的领导者,但这些梦想家通常 来自技术领域或者是产品研发实验室,缺乏商业信誉或经验,难以说服公司进行投资。2许多手握大权的领导者都身陷于对当下业务的管理中。企业的事 业部或产品线领导人常常有自己的近期财务目标,他们在努力推出下一代产品,以便争取到关键客户。每天长时间地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中间仅有10〜15分钟的空隙。这没有什么时间思考公司的整体发展轨道,更不用说花大量时间在未来某种可能对当前业务进行补充的替代性技术或商业模式上,3许多公司都会很轻易地进行否定。“不要投资这个”和“我们的麻烦已经够多了”这种话意味着,即使具有创业精神的领导者善于发现 机遇,寻找盟友和资源,也可能因为无法说服某一个人而被迫减缓发展速度,4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明确地给一些新兴机会以一定的余地,让它们可以获得关注和资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89页
    怀特和金伯尔曾表示,关注资源生产力的公司在将创新推向市场时面临两大问题,而这两大问题会让人心生退意。第一,产品周期要比其他创新型企业长,这也意味着产品采用周期会更长。 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第二,倾向于开发资源技术的能源和工业公司并没有从客户角度出发进行 思考的经验,也无法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所以,将创新推向市场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已经难度很大,而对于资源技术 而言,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85页
    但推广新技术是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实验室到试运行,再到全面大规模 的生产,每一步都相当难以推进。经验告诉我们,制造规模每扩大10倍,其 复杂性就增强100倍。客户和企业的观念非常难以改变。毕竟当前的技术还能 正常使用,任何新技术可能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而可靠性又没那么强。而且 从整体而言,客户并不想去思考他们所消耗的能源。要将颠覆式新技术纳入现 有网络,这项工作可能相当棘手。而试图修建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创新则会难上加难。即使一切都顺风顺水,资金仍然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实现资源生产力所需的资金量可能会极为骇人。即使按照当前较低的太阳能成本计算,若用 太阳能发电厂替代100家500兆瓦发电厂(只有美国当前煤电厂的1/6〕,将会耗费1 000亿〜1 50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没有考虑到存储太阳能以供夜 间使用的成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81页
    但推广新技术是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实验室到试运行,再到全面大规模 的生产,每一步都相当难以推进。经验告诉我们,制造规模每扩大10倍,其 复杂性就增强100倍。客户和企业的观念非常难以改变。毕竟当前的技术还能 正常使用,任何新技术可能都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而可靠性又没那么强。而且 从整体而言,客户并不想去思考他们所消耗的能源。要将颠覆式新技术纳入现 有网络,这项工作可能相当棘手。而试图修建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创新则会难上加难。即使一切都顺风顺水,资金仍然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实现资源生产力所需的资金量可能会极为骇人。即使按照当前较低的太阳能成本计算,若用 太阳能发电厂替代100家500兆瓦发电厂(只有美国当前煤电厂的1/6〕,将会耗费1 000亿〜1 500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没有考虑到存储太阳能以供夜 间使用的成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79页
    科学家们当时对光电效应的原理仍然摸不着头脑。直到20世纪初期,艾伯特,爱因斯坦就光电效应发表论文。爱因斯坦当时年仅26岁,是一位刚刚获得学位的哲学博士。他无法在学校谋得教师一职,但仍决定研究一些自认为 有趣的问题,同时担任专利文员谋生。1905年是人类思考史上最著名的一年。 这一年里,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关于光电效应和当时的太阳能已经建立了科学基础,但在此后的30余年里并没有什么进展。太阳能技术依然只是实验室内的技术,并没有成熟到可以进行商用。直到光电效应和光伏效应与另一项技术数次相交,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而这项技 术在过去50年里改变了整个世界。是的,它就是半导体以及建立在半导体之上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之所以叫半导体,是因为电流能够以特定的温度和电压经过它们,但在 其他物体上却做不到这一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62页
    在资源革命中,时机的把握相当微妙。比如,价格的快速下跌可能会减缓 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消费者会争论是现在购买还是再等等看,那么他们面对价 格暴跌的理性反应就是等待。既然产品在6个月后会更加便宜,那么为什么要 现在购买呢?这个问题影响了众多技术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太阳能。太阳能系 统可以使用数十年,但客户们并不想现在就使用该系统,因为价格下跌的速度 实在太快,而且这些系统在6个月或一年后的质量会好很多,此外,当客户考虑采用新技术时,即使新技术明显有大幅改进,他们也不一定愿意采用。因为客户总是想看到更多选择,让自己更为舒适,并确保自己可以选到更合适的产品版本。在新技术面前,消费者并非始终都是理性的。即使投资可以带来巨大的回 报,他们也可能会因为高昂的前期投人而推迟采用新技术。前期投入曾是电动 汽车、照明以及其他众多新技术都存在的一个问题。通常而言,如果投入在两年内不能回本,那么消费者和许多公司就不会感兴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59页
    如果创新太快进人市场,市场可能还不懂得要如何作出反应。如果进人市 场太晚,那么其他人可能早已占据市场。大型企业的典型做法就是“之后通过收购进人市场”,但当转变速度过快时,这种做法就行不通了。因为市场的新进入者或许会将估价和市盈率估得过高,所以很难被收购。把握正确的时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50页
    说到系统整合,电网所面临的挑战是其他所有行业都不曾面对的。但对于 无数行业来说,也必须同等强调系统整合。零售商必须更好地在自己的货架上 摆上尺寸、式样和颜色合适的产品,以提高销量,减少浪费。运输公司必须更 好地均衡自己的租赁车辆,以便在正确的时间安排正确的车辆到达正确的地点。 医院必须能更高效地处理病人不同的症状和状况,提供不同的医生进行治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42页
    现代的电网可以追溯到1885年。当时,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争相制定标准,希望美国能体会到电的魔力,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美同多数时间都在修建电网,为全美上下提供电力服务。电网的修建曾被称为20世纪的工程奇迹。尽管消费者依然感觉电费过高。只有略超过50%的发电厂燃料转化成了电力,而有超过10%的电力在从工厂到终端用户的输送过程中被消耗掉了, 也就是所谓的线路损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39页
    正如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所经历的,成功带来的回报相当可观。但即使有 哪家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其他公司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问 题本身太过艰巨。例如浏览他们在小孩去上大学时希望购买的所有物品,然后将所有物品用一个箱子打包,直接送货到孩子所在的千里之外的学校宿舍。不管是让本地的门店打包和运送所购物品还是让最靠近那所大学的门店来做这些事情,这都不是一 件简单的工作,成本都会很高。相反公司对自身系统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而保证每个流程以最高的效率进行,并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地整合在一 起。显然,竞争对手已经看出了该公司的工作方式,但尚未能进行复制。只要方式正确,系统整合就意味着1加1等于11。如果方式错误,那么 整合就可能导致1加1变成0。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36页
    放开当前的手机网络、道路网络和类似的其他网络不说,这个世界正在打 造一个有史以来最为复杂和强大的网络,即物联网。截至目前,互联网让人们 可以彼此沟通,与其他设备进行互动,例如访问网站。不过,设备彼此会越来 越多地相互交流,无须人类的参与。也许在未来,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携带着 这个人的舒适参数,当他走进房间时,手机就会告诉恒温器和照明装置应该做何种设定。当房间空无一人时,恒温器,甚至是烟雾探测器可以检测到房间无人, 从而停止制热或关闭灯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03-30 20:42:53 摘录自127页
    当前,多数公司内负责资源工作的工程设计团队主要由土木工程师和机械 工程师组成,而IT人员则负责处理电脑和电话。资源革命要求在企业及其产 品内充分整合软件工程的能力,甚至对于传统的重工业领域也不例外,资源革命要求在企业及其产 品内充分整合软件工程的能力,甚至对于传统的重工业领域也不例外。不仅涉及编程,软件工程师还必须设计运算公式,使用决策理论,同时还要整合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功能的最优化。例如,电池可以通过更好的化学处 理性能获得大幅改善,但如果内置的传感器能立即报告温度等重要变量,从而使软件可以立刻调整化学反应,以产生最大的电力,那么这将会是一大步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