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陆铭
  •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定价:42.00元
  • ISBN:9787208138636
  • 2021-04-04 09:25:49 摘录
    通货膨胀本质上就是对老百姓征税 。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04 09:24:37 摘录
    任何一个大国的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愿意通过协调地区间的矛盾来追求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而这个公共利益在更小的国家不能实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1-18 11:56:36 摘录
    与发达国家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同的的是,中国的很多城市仍然醉心于打造“花园城市”。如果将“花园城市”理解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这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很多地方
    将“花园城市”理解成了低密度和宽马路,特别是在新城建设中盲目追求宽马路、大广场和大的绿化带这就错了。低密度和宽马路的模式适于开车,而不适于行走,这就导致马路两边的行人达不到服务业所需的“进门人口”。很多城市在建设新区的时候都追求低密度结果发现服务业仍然在高密度的老市区发展得更好就是这个道理。另有些城市连旧城改造也追求低密度和宽马路,结果是,很多老建筑和窄街道被破坏,市中心的消费型服务业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7 20:17:27 摘录
    收入水平提高以后,新增加的消费更加需要见面和体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7 19:01:11 摘录
    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城市扩张,需要真正认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11 18:21:1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11 15:41:01 摘录
    经济增长主要是个长期问题,既然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地理如此重要,那么,其他经济政策可控制的变量是否可以缓解地理的劣势呢?我们的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变量(以师生比来度量可以被政策所改变,并且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但这种正面影响仅仅在长期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其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也比短期和中期的系数更大。教育资源对城市人力资本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根据我们的估计,如果给每100个中小学生配备的老师数量增加1人,在长期内可以推动当地的年均经济增长上升1.07个百分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15:09:59 摘录
    在经济学里,是否缺钱不能按谁钱少来理解,这个世界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当技术创新的力量非常强的时候,富的地方反而资本回报高,更缺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12:23:15 摘录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汇率,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国家的汇率由其劳动生产率决定。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汇率不变的话,这个国家的出口货物就越来越便宜,于是就会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以此来达到贸易的平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8 00:53:54 摘录
    请读者注意,1990年代中期,东京都人口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下降了,这与东京都的首都功能分散计划有关系。但是日本很快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当日本政府用行政力量来做人口疏散的时候,一方面影响到了东京作为一个首位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随之整个日本的竞争力也受到了影响。首都功能分散计划的几年时间也是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的时期,这说明,用行政力量来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影响的不仅是城市,也会波及整个国家。这段历史值得我
    们反思和借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7-07-03 23:11:26 摘录
    如果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标准来看今天的一些政策,很多政策都“不过关”。比如说,大城市欢迎外来人口来打工,但是,孩子和老人不要来,这是城市的负担。反过来想想,如果你自己是个打工者,你愿意自己在城里打工,把孩子和老人留在老家吗?当今中国的城市人往上数三代,大多都是从农村进城的,你愿意在自己的父亲进城打工的时候,自己成为留守儿童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3 01:28:31 摘录
    当中西部使用大量的土地建工业园,而东部的发展却同时受到严格的土地供应限制,当大量人口流入而用地又受到控制的时候,结果定是地价和房价的上涨。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工资越高,房价就越高,工资和房价呈正相关关系。房价是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房价主要是由需求推动的,那么,房价反映收入,这样的高房价并不见得是坏事。如果房价上涨是因为土地和住房供给受到了限制,那么,当人口持续流入的时候,房价就会上升很快,甚至快于工资的上升。2003年之后,东部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房价快于工资上涨的情况,一方面人往高处走,不断地流入;而另一方面,在土地供给上,东部城市的土地供应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当房价上涨的时候,外来人口在东部城市会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同时随着地方政府在中西部投资的增加,中西部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一部分原本想流动起来的劳动力就会选择留在本地工作,结果是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出现劳动力短缺,需要通过涨工资来招到劳动力,最终导致东部地区工资上涨。这种由土地供给管制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工资偏离了劳动生产率,因此会危害中国东部地区的竞争力,相当于我们自己主动提前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2 19:41:52 摘录
    随之而来的第三个效应是学习效应( learning)—劳动力专业化以后就越做越好,这叫自己跟自己学,积累经验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说,大学生为什么毕业以后愿意留在上海?我们很多人说大城市里大学生多,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其实不傻,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就业地的时候,他考虑的是终身的收益,大学生初次就业后的起薪虽然只有几千块,但是他在一个会计事务所里干一年,跳个槽,收入可能会翻一倍。这就是学习效应的体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2 19:06:33 摘录
    在经济学里,是否缺钱不能按谁钱少来理解,这个世界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当技术创新的力量非常强的时候,富的地方反而资本回报高,更缺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2 11:09:33 摘录
    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太集聚了,而是长期以来,人口的集聚未能与经济集聚同步。换句话说,中国真正的问题在于,图中的曲线没有跟上柱子,也就是人口的集聚落后于经济的集聚。请读者们想一想,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会更像美国,还是渐行渐远?我经常说,在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持有“中国是特殊的”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这往往会引向错误的经济政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