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罗兰·米勒 (Rowland S. Miller)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定价:138.00元
  • ISBN:9787115390578
  • 2022-04-04 11:02:58 摘录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Clore&Byme,1974)。
    影响吸引力的奖赏(rewards)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直接奖赏指的是他人提供给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偷悦。如果他人给予我们许多兴趣和赞许,我们就会对这种关注和接纳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他人聪明又美丽,我们就会享受这些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而如果他人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如金钱或地位,我们更会乐于接受这些好处。多数情况下,人们提供的直接奖赏越多,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4-24 03:01:45 摘录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料无法预测而且并不持续照料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就不出现。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这种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 anxIous ambivalent)。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照料者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关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10 07:20:27 摘录
    人际关系的构成学习需要你的领悟力,更需要运用你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人经验来理解这些内容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你去领略人际关系科学的多姿多彩,帮助你正确地处理好自的人际关系。
    为了更好地考察亲密关系,我们先来界定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亲密关系 intimate relationship?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然后我们要思考紧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承传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要正确理解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是谁,置何处,又是如何变化发展。
    了解亲密关系的构成,让我们心里更加有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20-05-12 23:42:00 摘录
    上述亲密友谊的每种特征(尊重、信任、资本化和社会支持)让我们感到有人理解、关心和珍视自己,因而它们都与有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最后一个部分有关系,这部分可能是亲密友谊中最重要的成分(Reis,2009):应答性( responsIveness),即在认知层面上对朋友的需要和兴趣表现出关注与支持。大多数时间,朋友对我们是谁,我们要说什么都会有兴趣。他们关注我们,藉此表达他们珍视与我们的朋友关系。他们通常还表现出热情和支持,看来理解和欣赏我们。这些都是彼此能成为朋友的原因。认为某人对你的需要和欲望表现出关注、尊重、热心和支持,这种判断就是所谓的感知到的伴侣应答性(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它非常具有奖赏价值,那些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有价值、理解和尊重的人都会吸引我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8-06 14:45:0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8-06 11:44:21 摘录
    为什么我们这样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社会化的动物?可能的解释是: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

    ( Baumeister& Leary,1995)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1 15:23:4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20 19:26:0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20 19:22:0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20 12:25:2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2-07 08:51:19 摘录
    以东海钓鱼岛为例,本身是一个地理科学的概念——属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当人类意识到后,就变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人,心之器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9 22:33:55 摘录
    因而,演化心理学的视角针对现代人际关系中的共同模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解释( eastwick,200某些规律和性别差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是心理机制长期演化的结果,在很久以前都是有适应意义的。我们并不是机械执行基因指令的机器人,我们所有人并不相同( Michalski& Shackelford,2010),但我们确实还继承了由后天环境启动的习惯性反应。而且,这种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适应我们现代的情境。行为产生于个人和情境影响的相互作用,但人类的某些共同反应则是人类本性自身演化的产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9 22:03:03 摘录
    我们都需要在他人的联系和自我保护间保持平衡,但低自尊的人总能把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置于亲密关系之上。

    结果是,低自尊的自我怀疑和敏感脆弱使他们从无数的琐事中制造出堆积如山的问题。他们错误地以为爱情之路上的磕磕碰碰是伴侣拒绝承诺的不祥之兆。然后又表现出令人反感、自我打击式的伤害和愤怒,完全隔断了自己渴望的伴侣安慰。
    小心又自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6-26 15:49:31 摘录
    我们的后续研究发现,人们对陌生人外貌是否美丽的判断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我们研究的参与者对谁漂亮和谁不漂亮显然具有相同的看法。而且这种共识具有跨种族的一致性;亚洲人、中南美洲人和美国黑人、白人对他们各自种族美丽女子的认识是一致的(Cunningham et al.,1995)。更惊人的发现是,新生儿也偏好成人认为漂亮的面孔(Slater et al.,2000);婴儿还很小,不会受到社会规范影响,但他们盯住漂亮面孔的时间远长于不漂亮的面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8-06-26 13:55:08 摘录
    为什么空间上的临近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力?答案之一是如果他人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容易得到他们提供的各种奖赏。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身边的伙伴比遥远的伙伴更有优势:与远距离的伙伴交往消耗的金钱和付出的努力——诸如手机话费、汽油费和路上的耗时等——使这样的人际交往比住家附近的交往成本更高(Baldinger,2008)。远距的人际关系奖赏价值也低;在文字或声音中表达出的爱意远不如脸颊上真实的一吻那样打动人。因而,分居两地的亲密关系一般不如朝夕相伴的亲密关系令人满意(Sahlstein,2006)。
    这一研究结果的惟一亮点是出乎人的意料。然而,住在一起的恋人,假若要分离一段时间,他们还可能快乐地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的爱情已经具有足够的奖赏价值。如果这样,他们或许会奇怪于距离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原本临近又便利的亲密关系如果因为距离而变得疏远,这种伤害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即便已婚的夫妻如果分居两地也更可能离婚(Poortman,2005)。分离似乎并没有加深感情。
    清醒的认识也许可以减轻人们的痛苦的迷惘。当异地分居或者异地恋的时候,能给爱情去媚,清楚的认识到感性是一种奖励系统,或许人们的痛苦就会少很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