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定价:22.00
  • ISBN:9787544707923
  • 2019-01-20 00:24:26 摘录
    第一个记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F-
    2018-11-26 19:30:59 摘录

    曹文轩序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缺乏神圣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8 19:10:04 摘录
    如果让我在书架上找个地方放《朗读者》,我会把它和其他写疯狂的爱的书放在一起:高特弗里德·凯勒的《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和纳博科夫《洛丽塔》中都有相似的令人心碎的分别场面,并成为整部书的隐秘的中心。
    那就这么分类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8 11:00:55 摘录
    是评价!而且是评判过去!我们学生在讨论班里把自己看做评判的急先锋。我们使劲推开窗子,放进新鲜空气,一阵疾风最后会呼啸着吹掉灰尘,那是社会曾经容忍过的,社会容忍这些灰尘堆积在过去的恐怖之上。我们责无旁贷,要让人们能够呼吸清新和眼见为实。我们并不依靠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我们坚信,最后必须进行审判。我们同样一眼就看出来,过去对某几个集中营看守或帮凶虽然也审判过,但只是走过场而已。有整整一代人站在审判席上,他们或者曾经为看守或帮凶服务过,或者没有设法去制止他们,或者,在1945年以后,原应该把这些人从人群中揭发出来的,而实际上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评判,把他们暴露在羞耻之下,以这种办法对他们进行审判。
    盲目的热血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8 10:54:36 摘录
    倒并不是我就此泄露真情,或者暴露汉娜。对于我应该保守的自身秘密,我没有不打自招;我原可以表露的行迹,我也守口如瓶。当然,我也没有承认有她这个人存在。我很清楚,否认乃是一种似非而是的背叛。虽然,一个人到底是扯了谎话,还是仅仅出言谨慎、深思熟虑,为了避免落入尴尬,或免得成为笑柄,这从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有些人采取了不予承认的态度,就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但是,如果说谎的话,终究会把那层关系中的根基抽走,就像那些花里胡哨的背叛一样。
    难得抽一段,这本书太连贯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7 12:17:26 摘录
    她很顶真。我要先给她朗读半小时《爱米丽亚·迦洛蒂》,她才给我洗淋浴,然后带我上床。我那会儿已经喜欢上淋浴了。我是乘着情欲而来,可在朗读声中,情欲却渐渐退潮。这么朗读一段剧本,其中出现面目不同的角色,都要把他们表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非常需要集中注意力,心无旁骛。只有等到洗淋浴的时候,我的情欲才又重新勃发。于是,朗读,淋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我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一个认真的朗读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6 08:11:56 摘录
    我那次视线几乎不愿意离开的,其实却并不是这些东西。汉娜并没有摄首弄姿,也不是发嗲诱惑。我从来也没觉得,她别的情况下有过什么搔首弄姿,发嗲诱惑的姿态。我至今还记得,要说起她的身段、姿态和举止,有时倒是以一种沉稳厚重之感取胜。不过,这倒不是说她真有多么沉重。那情景更像是她在向自己身体内部收敛进去,任其独自行事,以一种安详稳重的韵律行事,并且不受她头脑中任何命令的干扰,也就完全忘却了这纷扰的外部世界。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风格,原来就蕴涵在她的姿态和举止当中:也正是用这样一种风度,她在穿着那双长筒袜子。然而,在那时刻,她并不让人感到沉甸甸的,而是舒缓流丽,妩媚生姿,风情万种。
    一种庄重这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26 08:00:30 摘录
    答:我确实没有想到这本书会这么成功。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太个人化,从而不足以成为畅销书:而作为国际性的畅销书,它也太德国化。然而在这个人化和德国化的题材上,人们看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某些相通共同的东西: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是这样一本书而不止是这样一本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5-08 15:05:12 摘录
    是不是人人都如此呢?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是,哪怕是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会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其实,恢复自信同成功与否没有关系。我所设定的每一个奋斗目标,我所渴望的每一次外界好评,使得我真正做到了相比之下显得一文不值。而且,到底我是觉得自己一无可取,还是感觉足以自豪,只取决于我当时的心境如何,与其它一切简直没有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