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中,日本国宝级动画电影大师、吉卜力三驾马车之一髙畑勋,凭着六十多年来对艺术的喜爱流连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并甄选出31幅作品,与我们分享和它们相逢的乐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髙畑勋
  •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 定价:69.00元
  • ISBN:9787535677716
  • 2019-09-14 13:45:31 摘录
    绘画,对于我们电影人来说,仍然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在欣赏绘画的时候,尤其是西洋画,由于十分注重画家的风格个性,往往要求在看画的时候,将画家的经历、思想等考虑进去。当然,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但我觉得绘画和电影一样,也可以先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轻松地看自己喜欢的画。人们看电影就很随意,选择喜欢的电影,自由发表感想。因为是以自己的看法和感觉为先,就不会对自己的喜好丧失自信,也不会敬而远之。当然,这种看画方式,有可能错过或是漏看不少重要的作品,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绘画的喜爱之情一生都不会消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20:26:52 摘录
    就像是聆听莫扎特的音乐,不管你如何喜欢,或同谁一起欣赏,总有那么一些画作,你无论如何不愿开口对它有所置评。光是一直瞧着它,将眼睛和心灵托付给它,便已足矣。就算有点什么感触,也无法置换成完美的言语。我没有那种能力。
    其实很想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感觉...然而浅薄如我要看要学的东西还有好多啊...........第一个壁垒都打不穿奢谈二三..........so sad..........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20:22:16 摘录
    当我们欣赏伦勃朗的作品时,早已不是在观看什么逼真写实的绘画表现,而是体会在不失却真实性的情况下,经由画家之手被幻化出来的“第二种自然”,拥有着人所熟悉亲近的质感,就那么直接存在于眼前、存在于画面。并且,我们不仅仅借助于视觉,可以说是凭看心灵的触觉在体会它、理解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20:18:09 摘录
    搁在现代,估计会是个出色的影像作家吧——让人情不自禁产生这种想法的画家为数很多。比如说,画了《伴大纳言绘卷》的常盘光长、勃鲁盖尔、戈雅、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我想把伦勃朗也算在其中,理由之一是他与“咄咄逼人”反其道而行的画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力量,并将我们吸引到那份对内在心理的微妙刻画之中。
    读到三分之一,这本书的妙处能体会个三两分了。做动画导演的人看画儿的角度,很有趣啊!这种职业间的switch,新鲜而且有火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20:07:24 摘录
    与这些画家不同,波提切利在哲学性的寓意画与宗教画中,将青年男女伙伴间纵情享乐的光明与阴暗两面、陶醉与不安、虚无而又甜美的忧愁,都看作是容易凋敝的青春之花并生动地描绘了下来。他的画,散发着虽曾美丽却转瞬枯萎的娇花的芬香,与评家宣称的文艺复兴盛期理想中的“永恒之美”相去甚远。我甚至怀疑,波提切利大概是以佛罗伦萨具体的某些市民为模特,将他们的表情如实地进行了写生。若是给他笔下的青年男女换换衣裳,那观者恐怕忍不住要叫出来:“这张面孔,我见过!”完全就是一群世纪末的小丫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19:57:04 摘录
    我为镜头下圣像画的彩色光影感叹。一截截断片式的图像宛若幻觉,勾动起观者的想象。残留下来的色彩虽仍鲜艳,但作品整体几乎都已颜色剥落和风化,变得斑驳破败。这才美妙。因为画中印刻着它所经过的历史与时间的痕迹。我被这份沉重感震撼。似乎那些剥蚀和风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性的体现,正向着我们内心深处娓娓倾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4 19:44:46 摘录
    不管当年还是现在,年的十二张月历中,我最喜爱的就是这幅《二月》。轻松舒展又具有纵深感的白色构图,诱导着观者的视线,从画面左下的室内前景处,以逆时针方向循序转动,经过右边的砖塔,移向左上方的村落远景,令人心旷神怡、难以言喻。它不仅牵引看你的目光,还诱人美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1 20:29:33 摘录
    许多人都认为绘画这种东西,就像摄影一样,截取的是某个瞬间。实际上,表面看来虽是如此,但蕴含着丰富时间性的画作却数不胜数。在这样的例子里,绘画内的故事时间就宛如一条激流奔腾不息。从犹大的亲吻,到耶稣的觉察、训导、被逮捕,而后是仆从被削去耳朵……观者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造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1 20:21:53 摘录
    怎么会这样呢?思来想去,我终有所悟。就好比那上等的朱竹画,宫本武藏的画风,也有一种与畅销画类似的漂亮劲儿。那份叫人赞叹“不愧出自剑豪手笔”的奇思妙想,的确可见是名家真迹。但如此精湛的技艺,恐怕是将少数几个相同的画题一遍又一遍反复练手,修习而来的成果。大概正是这份完美主义,反倒让人觉得沦为了一种"手艺"吧。
    陶工接二连三塑造出来的深钵,又有不为世人所知的画工以他们训练有素的高超技艺,一边哼唱着小曲,一边走笔不停,为之绘上酒脱飒爽的鱼形图纹。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观者大可不必从中探寻什么孤高的意境。每次看到它,都只管笑眯眯地为之垂涎,叹息“好美啊,好想要一只啊……”,就足够了。
    虽然难以苟同,但是这段感觉这个作者好软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1 20:14:28 摘录
    平安、江户时代后期以及战时、战后几个时期的美术特色,皆可以“锁国自足”这个共通词加以概括。当时,日本虽抱着对本家的景慕,却既未留学远渡,亦不曾招徕名师。总之,就是并不拘泥于本家的美学形式,仅从它们的艺术成果当中任性借鉴自己感到中意和有趣的元素,拿来自由地发挥运用。岂非正因如此,才得以创立了自身独特而趣味盎然的亚文化形态,如连续式构图的绘卷、草双纸、浮世绘、动漫等?不过,也不仅限于动漫领域,正由于跟“本家”之间保持了一种地政学意义上的绝妙距离,明治时代以前所有的日本绘画,似乎可以说全面符合此种倾向。
    这本书讲述的第一幅画是宋徽宗的。作者谈论时引发的思考是,虽然可以说日本文化被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但波及的程度却令人意外的浅。虽然抓来各式各样的元素改造,但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源严肃的承袭研究之上的。我也一直蛮好奇,为什么日本文化会进化成现在这一种面相。(感觉自己还要补很多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1-11 20:07:25 摘录
    “相对于西洋绘画将事物的实存呈于画面,日本画自打一开始就不见实物,只勾勒线条,而后尝试通过那些线条去感知隐于背后的实物……花鸟画亦然,在极富装饰性的同时,也并未彻底抽象化,没有失去具象的‘实感’…”若是以认为“真”比“观美”更为高等的一派美学准则来看,我的这些议论或许大都不具意义。因为,日本画对观者的“实感”大为期待,与此相对,作为“老本家”的中国画当然更主张种客观的“实存”。在日本,这项特质并没有被认真学习和领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4:50:30 摘录
    对此,克利曾道:“绘画不是再现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而是让事物能够被眼睛看见。”(《创作信条的自白》,1920年)
    说的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07:30 摘录
    现在,各国的名画修复与清洗项目都在推进当中。许多画作因此获得新生,色彩的明艳程度令人惊叹不已,但其中亦有一些因为过于艳丽,反叫人心中有些莫名的遗憾。而与此相对照的另一个极端,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过去修复补绘的痕迹被清除得如此干净彻底,也使它稍稍丧失了一些魅力。单为了做考古研究或满足好奇心,大概也算一项“丰功伟绩”…不过,若对《最后的晚餐》也进行下极其微距的拍摄,同样会十分有趣[例如结城昌子在《原寸美术馆——聚焦画家的笔端》(小学馆,2005年)中的分析,因为画面的剥落和裂痕也能够造就一幅崭新的画作。
    修复还是不修复,这是一个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00:32 摘录
    对于绘画,我们通常不是瞻仰真迹,便是欣赏画集。不过在现代,观看影像的机会也非常多。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首先,跟观看局部放大图一样,不仅会被细节描写的逼真所打动,而且,不管是微距拍摄也好,摇摄或移摄也罢,都利用对视野的限定来诱导观者,可以提高注意力;其次,电影的影像都是打光拍摄的,更加强调了画面的透明感,以及光的效果;最后,影像会经过剪辑、微调等处理,那么即便是没有采用透视法的绘画,如平面画、抽象画、素朴画等,也会让观者下意识里体会到一种空间感。我想,通过电影观看绘画的视觉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上三点。
    多去看点纪录片好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1:47:40 摘录
    “……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接着,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穌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就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穌。有跟随耶穌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当下,门徒都离开耶穌逃走了。
    为何是这种暗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