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苏] B.A. 苏霍姆林斯基
  •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定价:31.00元
  • ISBN:9787504118097
  • 2020-07-30 20:45:37 摘录
    八至十年级组
    1.15岁到17岁男女青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2.身体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性的成熟的统一。3.要善于尊重青年的独立性。
    4.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和信念的形成。
    5.道德坚定性、对丑恶事物的不肯妥协、不屈不挠和不能容忍的精神的培养。
    6.书籍在青年的精神生活的作用。男女青年的个人图书室。
    7.男女青年的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性教育的统一。
    8.男女青年公民义务感的教育。
    9.男女青年的劳动教育。
    10.青年早期的自我教育。
    11.青年的精神需要及其发展。
    12.青年的智育和兴趣。
    13.个人爱好、才能和志向的培养。
    14.青年的知识信念和行为。
    15.怎样跟男女青年讲恋爱、婚姻、家庭的问题。16.青年早期的劳动和学习制度。
    17.职业定向和专业选择。
    18.青年的法制认识。
    19.年长者的榜样在青年教育中的作用。
    20.男女青年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公民义务活动。21.对青年教育中的教育机智。
    22.预防青年期的神经疾患和心脏疾病。
    23.勇敢精神、坚定性和不屈不挠精神的培养。
    24.青年服兵役的准备。
    25.对男女青年的阅读指导。
    26.教育男女青年珍视我们社会的道德财富。

    《我们的家长学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30 20:42:20 摘录
    三、四年级组

    1.酒精中毒症、结婚、儿童、家庭。
    2.9岁到11岁儿童的身心发展。
    3.学校教学和家庭的智力生活。
    4.书籍对9岁到11岁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家庭图书室。
    5、列宁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
    6公民的培养。
    7.家庭的道德气氛和9岁到1岁儿童的教育。
    8.9岁到11岁儿童的情感教育。
    9.学龄初期儿童的意志教育。
    10.9岁到11岁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和言语的发展。11.9岁到11岁的男孩子和女孩子。
    12.怎样给小孩子讲人是怎样生出来的。
    13.自然界和劳动在对9岁到11岁儿童的教育中的作用。
    14.9岁到11岁的男孩子的勇敢精神的培养。
    15.自尊感的培养。
    16.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17.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
    18.在对9岁到11岁儿童的教育中父亲的作用和母亲的作用。
    19.教育机智。
    20奖励和惩罚。“我想”、“可以”、“不许”、“应该”的教育。
    21.9岁到11岁年龄期的需要和自我纪律。
    22.怎样教育儿童热爱和尊敬父母。
    23.怎样预防儿童的意志薄弱、任性、爱生气、爱发脾气、爱哭、过于敏感的自尊心、个人主义、自私心理。
    24.什么是“成长加速化”?
    25.合理的儿童饮食制度。
    26.学校里和家庭里的审美气氛。
    27.克服宗教和迷信对儿童意识的影响。
    28.怎样理解儿童的幸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30 20:39:56 摘录
    一、二年级组


    1.7岁到9岁儿童的身心发展。
    2.家庭的精神生活与儿童在这一年龄期的发展。3.本族语及其在学前期和入学后最初几年的作用。
    4.家庭内的相互关系和7岁到9岁儿童的道德教育。
    5.7岁到9岁儿童的行为和公民义务感的教育。“我想”、“可以”“不许”、“应当”的教育。
    6.家长的公民义务感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7.如何培养7岁到9岁儿童对丑恶事物的不妥协精神。
    8.7岁到9岁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自然界
    9.美在7岁到9岁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10.家庭里的书籍和7岁到9岁儿童的精神发展。家庭图书室。
    11.如何使7岁到9岁儿童领会伦理标准和家长的榜样。
    12.学校里和家庭里的爱国主义教育。
    13.学校里和家庭里的劳动教育。
    14.学龄初期儿童的精神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15.7岁到9岁儿童的义务感和纪律性的培养。
    16.父母亲的相互关系对7岁到9岁儿童教育的意义。
    17.对儿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
    18.学校里和家庭里的无神论教育。
    19.忠诚老实的教育。
    20.关心人和尊敬人的教育。
    21.自我教育的初步训练。
    22.酒精中毒症与儿童。
    23.关于神经类型和气质的概念。
    24.7岁到9岁儿童的作息制度。
    25.电影、电视与儿童的教育。
    26.人道精神的教育。
    27.求知欲的培养。
    28.乌里扬诺夫一家对儿童的家庭教育。
    29.怎样预防儿童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私心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30 20:37:31 摘录
    学龄前儿童组

    1.家庭内的相互关系和儿童的道德教育。
    2.儿童爱父母的情感及其对未来的责任感。
    3.婚前的道德准备。
    4酒精中毒和儿童。
    5.对儿童的爱和对儿童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爱?
    6.母亲教育。
    7从爻个星期到3岁的教育。这个年龄期内,智力训练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8。从出生到3岁和从3岁到7岁的情感教育。
    9.儿童由3岁到7岁的身心发展。
    10.学校进行正确的智育的最重要的条件。
    11.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
    12.怎样预防儿童的神经疾患。
    13.3岁到7岁儿童的劳动教育。
    14.怎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尊敬别人的情感。15.学龄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的教育。
    16.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自然界。
    17.学龄前儿童的作息制度。
    18.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和智慧。
    19游戏在学龄前儿童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20.学龄前儿童是怎样认识人的,道德环境的作用。
    21.美在3岁至7岁儿童教育中的意义。
    22.故事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23.创造性活动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24.学龄前儿童跟年长儿童的关系。
    25愿望文明的教育。
    26.母亲是学龄前儿童的第一个主要的教育者和教师。
    27.父与子,母与女。
    28.学龄前儿童对入学的心理准备。
    29.学龄前儿童道德文明的基本标准。
    30.如何防止儿童任性、好发脾气和爱生气。
    31.男孩子勇敢精神的教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21 20:07:56 摘录
    只有那从英雄人物的道德财富中为自己找到了榜样,强烈地希望从人类经过艰难困苦而获得的精神财富中为自己吸取养料的人,才能上升到这个阶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21 20:03:24 摘录
    少年对于别人给予自己人格的这种道德评价是非常敏感的:他好像能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了。在这一点上,也正包含着对于人的自我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自我认识的实质。如果在集体里没有对少年的道德面貌、劳动和行为提出严格的要求和进行公众的评价,那就谈不上让每一个少年认识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22 18:07:39 摘录
    72.少年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有些教师认为,少年的倔强说明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不对的,不愿意改正错误。但这只是表面上看来如此,实际上学生只是装出坚持己见的样子而已。实际上他是在加紧地思考,在寻找正确的答案。对少年的观察表明,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在内心的感受是很深的,而由于他们的自尊感在这个年龄期正在成长,所以不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冷静的、深思熟虑的批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17 14:31:38 摘录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14 20:53:10 摘录
    创作活动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儿童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首先是指语言的创作。我们学校低年级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常举行儿童创作的晨会。儿童在会上朗读自己写的故事和诗歌。这基本上就是让儿童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惊奇和激动的事物表达出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8 23:45:53 摘录
    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8 23:43:53 摘录
    每过一年,我都更加坚定地深信,有着鲜明的思想表现的积极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言语,提高学生的一般素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8 00:50:14 摘录
    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淡、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知识只有活起来,才能称为知识。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才能让知识流通起来,不至于作为一潭死水让学生感到负担。让学生学会思考,不仅是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同样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8 00:30:32 摘录
    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考虑到这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知识的识记和把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老师所做的就是应该指导学生们把知识保持在记忆中,不会随意丢弃,不会轻易忘记。要做到如此,那就必须要让他们在平时进行有助于识记的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总结而言,还是要多阅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