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这是一部山水画札记,依作者设想,各篇之间具有关联性,隐藏结构、脉络、体系,但每篇各自又是独立的,读者可以从任意一篇开始读。一般而言,画家的写作大多偏重感觉,相对缺乏理论性
……
[ 展开全部 ]
和历史性的研究,学者的写作则会忽略绘画经验,本书试图打通两者,既有画家视角的经验论述,也有学术领域的 探讨。读者亦可各取所需,它可以被当作一首美好的长诗,可以是一篇关于绘画的方法论,也可以是一部独特的艺术史著作,在这三者之外,本书更提供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新鲜视角,如作者所说:“未见山水画之前的山水、见过山水画之后的山水,是两个世界。”
[ 收起 ]
作者:韦羲
出版社: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定价:78.00元
ISBN:978751681004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天边的虹
2018-08-27 22:05:59 摘录
山中何所有
楼下养了许多鸟,破晓前最好睡的时候,忽然一阵轰鸣,我每天都在梦中惊醒。
大白天鸟群也时常众声喧哗,难得安宁。
只鸟的啼声很好听,或者两三只鸟在阳台上闹,也是动听的,如果一大群鸟在阳台喧哗,就变成了噪音。万物皆有其所,包括声音。山里的鸟多得数不清,但空山鸟语却很幽静,说明意境也要有空间,地方不对,鸟叫只是鸟叫,不成为声音,
不生成意境。
空谷幽兰,是幽兰以空谷为空间。鸟鸣山更幽,是鸟鸣有空山来做背景。
声音
需要有空间,寂静也有自己的空间和体积,山的寂静大于石头,森林的寂静大于树
湖的寂静大于一滴水。
还有一种寂静,可称之为物自体寂静。一座山、一朵云、一块石头、一枝花
片叶、一枚水果、一滴水、一粒尘埃、风声、落花、流水,都有物自体的寂静。
物自体的寂静是太古的寂静。
020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风入松梢月
2018-04-27 02:09:2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琼1981
2018-03-23 16:43:09 摘录
林泉高致》论山水,有“可居”“可游”“可望”三境。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我会说“可望”对应造型,“可居”对应空间幻觉,“可游”对应时间性。相较而言西洋画以空间为主导,构图注重几何造型,静态的,凝视的,更强调空间的连续性。而对空间的连续性的追究,必然会引向直线的几何透视法。中国画以时间为主线是动态的,生成变化的,游观的,更重视时间的连续性。中国绘画的构图可以命名为时间性构图,也不妨借用“书法性构图”这一名目,因为书法具有时间性特质。就倾向性而言,中国绘画的高潮属于动态的高潮.而西方绘画的高潮偏于静态的高潮。静态的高潮更强调造型,要摆姿势,所有的运动都指向一个瞬间,一个静止的造型动态的高潮弱化造型,注重时序的前后衔接,所有的造型都为了引导时间的延绵流动
中国绘画美学的核心是书法美学,是云行,是水流,是花开,是树的生长。所谓行云流水,是处于运动之中(亦即时间之流中)的造型变化,作者的心性、品藻风度、神智皆在时间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古代书论有“形势”二字,“势”是时间谈,“形”是空间谈。书法要在时间流动中见造型,达到时间与空间的统一,相反相成相生,既是难度,也是魅力所在。汉字像方块,字中有诸种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皆约束在方块内。一页字好比是一个大方块,许多小方块(字)集合在那大方块里,书写之际,所有字的外形与内形都要经过修剪、调整,使之顺应时间流动之势。中国画的布局犹如汉字书法,在画幅内,时间订与空间重重叠叠,重叠的时空片段抵消了几何形的鲜明性。流动观看(游观)是时间性,造型归属于空间性,因此要修剪几何图形,使之具有同一性,从而彼此相适,并以此同一性回应大方块,使之顺应时间之流。书法的张力在于:空间性的静止的造型与时间性的流动的势的对抗。书法的
字间与行间的延绵流动不断变化的无声的力量。长卷犹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7 01:33:28 摘录
宗炳《画山水序》有三要义:其一,山水画是什么?其
人为什么画山水?其三,人之为人,为何而能画如此这般的山水。
山水是什么?“质有而灵趣”。山水画是什么?“以形媚道”。人为什么画山水?为了拥有无限空间(“坐究四荒”)与“澄怀味像”。人之为人,为何而能画如此这般的山水画?因为人可以“澄怀味像”,进而“含道暎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5 21:26:58 摘录
画石头和土坡,有无数种皴法;画树,有无数近于符号的点叶法与描叶法;画水有种种水波纹样,甚至木桥、寺观、渔父樵夫、看风景的人,也都有样式。画好这些符号,用好这些样式,便能组合出一幅山水画。大抵上,山水画是个符号与表象相反相成的世界,北宋山水画达到写实的高峰,同时也是皴法高度成熟完善之时,又是高度风格化之时。符号与具象、自然化与风格化在宋人山水中保持种平衡,此后,山水画家们在符号与具象之间,在风格化与反风格化之间进进退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5 21:20:54 摘录
中国古代绘画的下半时始于钱选,止于黄宾虹。倘若以冷暖分绘画史,晋唐是黄金时代,也是公共绘画最好的时代。元明清是白银时代,也是私人绘画最昌盛的时代。黄金时代的绘画是外化的,指涉物象的,白银时代的绘画是内化的,专注于绘画本身。
绘画唯有走到晚期,才会出来牧溪的柿子,郑思肖的幽兰,钱选的花鸟,倪瓒的亭子,董其昌的空山,以及八大山人、龚贤、渐江的山水,在三位遗民笔下,山河大地是山河大地的废墟,山水是山水的残余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4 12:55:03 摘录
山石嶙峋土木粗粝,故而用笔粗犷松动;树石有凹凸明暗,空间有远近虚实,气候有日光晴朗,烟雨空蒙,云雾迷茫,再加上四季枯荣的变化故而需要水墨的浓淡干湿幻化,以上所述需求,使得山水画逐渐发展出复杂的笔法与丰富的墨法,归纳起来,便是“皴擦点染”四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5:38:31 摘录
晋唐山水画史是青绿山水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历史,也是线描山水转向涂绘山水的历史。中唐至南宋初期的山水画史,是水墨山水(涂绘山水)由简单走向复杂的历史,水墨山水尚未走到写实的顶点,途中就出现了中晚唐的逸格山水与泼墨山水,而宋代水墨山水在写实的峰顶攀行,同时简笔山水也日新月异,如北宋初许道宁,南宋初米友仁、马和之,以及院体简笔山水。这是中国绘画发展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始终有两条脉络在同时发展,新与旧穿插,写实和写意同行,繁复与空简并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5:27:53 摘录
禅境与士气,在静独之境中见分别。司空图诗近于禅,杜甫诗有士的精神。同为寂静之境,禅宗画好比是晚唐诗,如“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妙处是“得味外味”,短处是寂灭,“寒俭有僧态”。文人士大夫画好比是“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虽在静境中却仍有一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态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3:31:06 摘录
岑寂的冬山、雪山,格外有洪荒之感,使人感知无我之境。洪荒,近于宇宙的本质,担当和尚有“千峰寒色”之句,可视为冬山或雪山,亦可当作零度的风景,有一种寂然
明末清初,有一群画家把山水画成废墟,他们是朱耷、戴本孝、弘仁、萧云从、龚贤。这些遗民画家的山水一派荒寒,历尽沧桑,毫无同时代(17世纪)法国风景画家洛兰的那种浪漫情调,反倒近于二战后的基弗。前朝遗民视天地如废墟,山水虽非废墟,意境胜似废墟,那是世界最初与最后的景象,人类存在之前与消失之后的景象,犹如荒凉的仙境,时间的灰烬—不知是时间凝结为物质、抑或是物质枯萎,成为时间的遗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3:26:38 摘录
在南宋,山水是冥想的山水;在文征明时代,山水是隐逸的山水;在清初的前朝遗民和亡国皇孙那里,山水是山水的劫后余身。山河不在大地上,大地不在大地上,在虚空之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3:22:19 摘录
素纸白布,本来无一物,山水画家用皴造型,呈现风格,画山石草木离不开皴,营造空间建立结构要靠皴,节奏与气韵也发自皴,简单的元素“皴”构成复杂的画面,组装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可以说,皴是“一画”,石涛画语有云:“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故曰:吾道一以贯之。”或许便是此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2:51:38 摘录
文微明的画中人似乎意识不到仙山幻境的存在,而在钟钦礼《高土观瀑图》中,幻境是画中人的幻想,高士分明身在自家园林中,对面的断崖飞瀑是他的想象,说不定园林也是他的想象,他可能正在窄小的书房或小小的天井里发呆,这是一个古代文人的白日梦。无论是文徵明在山水中想象园林,还是钟钦礼在园林中幻想山水,唐宋以来的官苑园林画皆未曾有此情此景。古人爱山水,在园林中造山水,在白日梦中幻想山水,即便在山水之中依然乐于建造假山水,没有山水的天国,他们不愿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2:47:51 摘录
诗词境界有大与小,大者如明月出天山,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江东去;小者如池塘生春草,小桥流水人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山水画有全景与小景,全景是道德文章,是宇宙洪荒,超自然。小景是人间,是游于艺,平淡近于自然。比之于诗,小景犹如风,全景犹如雅,长卷犹如颂,而边角山水则好比是警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兔洛夫斯基
2018-01-13 12:42:26 摘录
在大理,天空蓝得仿佛伸手可掬。无云时,苍山好像直抵天幕,白云飘过山顶,才感到天和山之间的遥远距离,或者有一只鹰在山顶与天空之间缓缓盘旋,便分开了天和山。待到鹰走,天和山又连在一起了。因为此类经验,我后来读到李白的诗“雁度秋色远”,格外感觉到秋色的静远,似乎雁不度秋色就不远了似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目录
序·画史与痴心
001 前言·明月前身
007 第一辑 山中何所有
青青子衿
015 在别处 016 山中何所有 020 太古之音 023 太古的目光 027 和山水一起发呆 0
037 第二辑 时间中的风景
飞鸟与立体主义 045 山水亦是如来 053 出口 057 倾斜 060 旋转时空的开关 065 林
第三辑 空隙之美
荒山复调 149 空隙之美 153 技艺的记忆 160 天上人间 162 小剧场 168 我和世界之
第四辑 鸟之双翼
天青色 219 禅宗画与文人画 220 孤篇横绝 226 荒岛绘画 233 照夜白 238 读《气势
第五辑 山水小史
清平世界 335 天地之心 343 月照千山 346 古今之间 347 无限的掌纹 359 人淡如菊
后记·流水今日 39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目录
序·画史与痴心
001 前言·明月前身
007 第一辑 山中何所有
青青子衿
015 在别处 016 山中何所有 020 太古之音 023 太古的目光 027 和山水一起发呆 0
037 第二辑 时间中的风景
飞鸟与立体主义 045 山水亦是如来 053 出口 057 倾斜 060 旋转时空的开关 065 林
第三辑 空隙之美
荒山复调 149 空隙之美 153 技艺的记忆 160 天上人间 162 小剧场 168 我和世界之
第四辑 鸟之双翼
天青色 219 禅宗画与文人画 220 孤篇横绝 226 荒岛绘画 233 照夜白 238 读《气势
第五辑 山水小史
清平世界 335 天地之心 343 月照千山 346 古今之间 347 无限的掌纹 359 人淡如菊
后记·流水今日 39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目录
序·画史与痴心
001 前言·明月前身
007 第一辑 山中何所有
青青子衿
015 在别处 016 山中何所有 020 太古之音 023 太古的目光 027 和山水一起发呆 0
037 第二辑 时间中的风景
飞鸟与立体主义 045 山水亦是如来 053 出口 057 倾斜 060 旋转时空的开关 065 林
第三辑 空隙之美
荒山复调 149 空隙之美 153 技艺的记忆 160 天上人间 162 小剧场 168 我和世界之
第四辑 鸟之双翼
天青色 219 禅宗画与文人画 220 孤篇横绝 226 荒岛绘画 233 照夜白 238 读《气势
第五辑 山水小史
清平世界 335 天地之心 343 月照千山 346 古今之间 347 无限的掌纹 359 人淡如菊
后记·流水今日 39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楼下养了许多鸟,破晓前最好睡的时候,忽然一阵轰鸣,我每天都在梦中惊醒。
大白天鸟群也时常众声喧哗,难得安宁。
只鸟的啼声很好听,或者两三只鸟在阳台上闹,也是动听的,如果一大群鸟在阳台喧哗,就变成了噪音。万物皆有其所,包括声音。山里的鸟多得数不清,但空山鸟语却很幽静,说明意境也要有空间,地方不对,鸟叫只是鸟叫,不成为声音,
不生成意境。
空谷幽兰,是幽兰以空谷为空间。鸟鸣山更幽,是鸟鸣有空山来做背景。
声音
需要有空间,寂静也有自己的空间和体积,山的寂静大于石头,森林的寂静大于树
湖的寂静大于一滴水。
还有一种寂静,可称之为物自体寂静。一座山、一朵云、一块石头、一枝花
片叶、一枚水果、一滴水、一粒尘埃、风声、落花、流水,都有物自体的寂静。
物自体的寂静是太古的寂静。
020
中国绘画美学的核心是书法美学,是云行,是水流,是花开,是树的生长。所谓行云流水,是处于运动之中(亦即时间之流中)的造型变化,作者的心性、品藻风度、神智皆在时间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古代书论有“形势”二字,“势”是时间谈,“形”是空间谈。书法要在时间流动中见造型,达到时间与空间的统一,相反相成相生,既是难度,也是魅力所在。汉字像方块,字中有诸种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皆约束在方块内。一页字好比是一个大方块,许多小方块(字)集合在那大方块里,书写之际,所有字的外形与内形都要经过修剪、调整,使之顺应时间流动之势。中国画的布局犹如汉字书法,在画幅内,时间订与空间重重叠叠,重叠的时空片段抵消了几何形的鲜明性。流动观看(游观)是时间性,造型归属于空间性,因此要修剪几何图形,使之具有同一性,从而彼此相适,并以此同一性回应大方块,使之顺应时间之流。书法的张力在于:空间性的静止的造型与时间性的流动的势的对抗。书法的
字间与行间的延绵流动不断变化的无声的力量。长卷犹如
人为什么画山水?其三,人之为人,为何而能画如此这般的山水。
山水是什么?“质有而灵趣”。山水画是什么?“以形媚道”。人为什么画山水?为了拥有无限空间(“坐究四荒”)与“澄怀味像”。人之为人,为何而能画如此这般的山水画?因为人可以“澄怀味像”,进而“含道暎物”。
绘画唯有走到晚期,才会出来牧溪的柿子,郑思肖的幽兰,钱选的花鸟,倪瓒的亭子,董其昌的空山,以及八大山人、龚贤、渐江的山水,在三位遗民笔下,山河大地是山河大地的废墟,山水是山水的残余物。
明末清初,有一群画家把山水画成废墟,他们是朱耷、戴本孝、弘仁、萧云从、龚贤。这些遗民画家的山水一派荒寒,历尽沧桑,毫无同时代(17世纪)法国风景画家洛兰的那种浪漫情调,反倒近于二战后的基弗。前朝遗民视天地如废墟,山水虽非废墟,意境胜似废墟,那是世界最初与最后的景象,人类存在之前与消失之后的景象,犹如荒凉的仙境,时间的灰烬—不知是时间凝结为物质、抑或是物质枯萎,成为时间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