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 怎么才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 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Dr. 魏在科学育儿领域的专著,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魏坤琳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定价:58
  • ISBN:9787508687032
  • 2019-03-10 08:49:27 摘录
    有效提升孩子智力的最基本方法,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孩子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和经历,从而让孩子的大脑得到足够的刺激。

    平时多给孩子观察生活和自然的机会,跟孩子讨论,启发孩子思考。要知道,培养思维能力,比教孩子具体知识更重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10 08:48:44 摘录
    有效提升孩子智力的最基本方法,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孩子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和经历,从而让孩子的大脑得到足够的刺激。

    平时多给孩子观察生活和自然的机会,跟孩子讨论,启发孩子思考。要知道,培养思维能力,比教孩子具体知识更重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9 01:28:34 摘录
    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时就出生了。一方面人类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大脑;另一方面,受产道的限制,人类的宝宝必须早点儿出生,这样母亲才能顺利分娩。新生宝宝的脑重只是成年人的25%,之后疾速发展,3岁时就达到成年人的85%,5岁时是95%。大脑发展可不光是重量上的变化,也不光是脑细胞数目的增加,最关键的是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连接的部位叫“突触”。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交换信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里突触的数目非常少。在生命的第一年,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神经元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着新的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大脑某个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最终被剪裁掉。神经元连接和修剪的过程就是塑造孩子大脑的过程,后天的学习与经验对于这样的修剪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在0~6岁早期发育的时候。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早期经验及其在幼年时期获得的教育,能影响他的一生。

    正是基于大脑发育特点和规律,我和一批科学家朋友构建了一个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把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最应该重视的内容概括为五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这五脑涵盖了非常重要的五大类核心能力,比如智力脑的核心能力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9 01:28:03 摘录
    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时就出生了。一方面人类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大脑;另一方面,受产道的限制,人类的宝宝必须早点儿出生,这样母亲才能顺利分娩。新生宝宝的脑重只是成年人的25%,之后疾速发展,3岁时就达到成年人的85%,5岁时是95%。大脑发展可不光是重量上的变化,也不光是脑细胞数目的增加,最关键的是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连接的部位叫“突触”。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交换信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里突触的数目非常少。在生命的第一年,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神经元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着新的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大脑某个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最终被剪裁掉。神经元连接和修剪的过程就是塑造孩子大脑的过程,后天的学习与经验对于这样的修剪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在0~6岁早期发育的时候。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早期经验及其在幼年时期获得的教育,能影响他的一生。

    正是基于大脑发育特点和规律,我和一批科学家朋友构建了一个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把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最应该重视的内容概括为五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这五脑涵盖了非常重要的五大类核心能力,比如智力脑的核心能力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9 01:27:33 摘录
    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时就出生了。一方面人类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大脑;另一方面,受产道的限制,人类的宝宝必须早点儿出生,这样母亲才能顺利分娩。新生宝宝的脑重只是成年人的25%,之后疾速发展,3岁时就达到成年人的85%,5岁时是95%。大脑发展可不光是重量上的变化,也不光是脑细胞数目的增加,最关键的是神经元之间建立的连接,连接的部位叫“突触”。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交换信息。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里突触的数目非常少。在生命的第一年,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神经元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着新的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大脑某个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最终被剪裁掉。神经元连接和修剪的过程就是塑造孩子大脑的过程,后天的学习与经验对于这样的修剪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在0~6岁早期发育的时候。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早期经验及其在幼年时期获得的教育,能影响他的一生。

    正是基于大脑发育特点和规律,我和一批科学家朋友构建了一个新型儿童教育体系,把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最应该重视的内容概括为五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这五脑涵盖了非常重要的五大类核心能力,比如智力脑的核心能力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与问题解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9 01:20:17 摘录
    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报道指出,现在的小学生这一代人将来工作的时候,人们在今天从事的65%的工作都将不存在。可是,传统教育的变化却极为缓慢。我们小时候,老一辈人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你不妨想想,你过去学到的数理化知识有多少在工作中确确实实被用到了?或者可以想想,你在大学4年中学到的东西和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匹配?传统教育往往强调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是面向过去的,并不能适应现在的时代。


    孩子们需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不能把孩子塞到一个教育体系里,试图预测2035年什么热门,再去教孩子相应的知识。我们要引导孩子主动对动态的知识进行探索,让孩子养成通用的学习能力,比如好奇心和求知欲、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创造能力等,无论以后时代怎么变化,孩子都能适应时代,突破时空
    限制。

    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时代变化太快,但不变的是人类大脑的规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09 01:10:3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30 19:32:48 摘录
    记忆术不等于过目不忘

    记忆术的策略,其实是利用声音作为线索,或者利用空间视觉信息作为线索,或者利用联想,这相当于把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了一次编码。很多培训班为了追求效果,提供现成的编码,这种方式普通人只需要死记硬背也能提高记忆,但是这种方法对今后的深度理解会造成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30 19:30:19 摘录
    ●记忆的奥秘:记忆的编码、保存和提取
    对认知科学来说,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记忆储存失败。

    首先是编码。遇到新信息,我们的大脑网络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将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多级处理,变成大脑存储的信息。比如,你抱着宝宝在公园里散步,看到的树,听到的鸟叫,闻到
    的青草香,摸到的花,这些信息都会存进宝宝的大脑里。
    信息不是存在一个一个独立的小格子里,记忆是个网络形态,大脑会将这些信息分类组织,并跟其他类似的数据合并连接,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就会记得越牢。

    记忆的提取也很重要,有时候我们想不起来一件事,不是因为信息没存进去,而是因为提取困难。如果要你记太多类似的东西,记忆就会相互干扰。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会时不时的停下来,问他还记得刚刚读过的哪些内容,这是让她学着提取信息,提取是形成牢固记忆的好办法。
    一般夸别人记忆力好时特指的是外显记忆,就是可以有意识的回忆或者表述出来的记忆。外显记忆对于人的要求比较高。而图像的形式就是照片是记忆对于信息的提取会很困难,这就是所谓照相式记忆训练班一般只招收六七岁以下孩子的原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9 19:42:23 摘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外在环境:减少刺激
    1.少干扰孩子,比如随时指导孩子怎么做,随时教育孩子,总是打断孩子
    如果家长过于强势,喜欢指挥孩子,孩子就没空发展自己的注意力

    2.排除环境里的干扰因素,比如电视,玩具。事先收拾好孩子的环境,其他玩具收起来。

    3.家长要做专注的榜样

    内外驱动:提升内在专注力
    1.象游戏学习
    有明确目标:孩子有时只是不知道大人要他专注什么,要明确的指示,一次只做一件事
    难度与能力匹配
    及时反馈:反馈要具体,及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9 19:35:07 摘录
    多用空间词汇,在游戏里升级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跟数学的关系非常紧密。

    空间认知的可塑性很强。
    方法:
    1.多用空间词汇,比如帮我把地上的书放到桌子的右边,宝宝你看,超市在右边

    2.玩建构类玩具,如乐高,积木,橡皮泥

    3.可以玩寻宝游戏,画家里的地图,藏玩具

    4.巧用电子产品,比如导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9 19:30:31 摘录
    家长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让孩子获得科学思
    维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


    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越强,就越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使他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世界,
    而且能把不同的信息记得更牢。


    具备了科学思维能力,孩子很容易就能找到信息之间的关系,并且还可以从已知的示意图出发,设计十新的认知路径,这才是创造力的源头。
    所以,你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和思考,而不是记忆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9 19:28:57 摘录
    科学思维能力对孩子来说一点儿都不难—这是他们的本能。但是如果你不注意,说不定会扼杀你家的小小科学家。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填充知识,其实不应该是给孩子的大脑装进一个个独立的知识而应该帮孩子找到各种事物的因果关联,让他们自己更高效地整合信息。
    该怎样保护、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呢?就像我在开篇中提到的,带孩子去逛博物馆时,要把重点放在引导他观察、思考上,而不是记住多少知识点。孩子的生活,可以说是最好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原则也是一样的。

    我给大家三个建议:第一,改变观念,思维能力比知识重要;第二,对生活和大自然多观察、多互动;第三,问问题,而不是仅仅给答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9 19:27:26 摘录
    孩子都是小小科学家
    孩子脑中的这些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通过不断地观察世界,从已知事实中构建因果关系,然后再用事实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认知模型。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问我女儿:“为什么有的鱼游得快,有的鱼游得慢?”她通过观察,提出一个假设,就是小鱼怕被大鱼吃,所以必须游得快,而大鱼不怕,所以游得慢。我让她注意有些小鱼也游得慢,这是一个否定她的假设的事实,她就会根据这个新的事实,去修改她的假设。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神秘,小宝宝天生就会。宝宝不但会从观察中学习,还会自己主动做实验!比如一岁大的宝宝喜欢扔东西,你给他一样东西他扔一样,你不给他东西,他手里随便够到一样东西也往地上扔。很多家长为此很恼火,但其实没有必要,宝宝这个时候是在做科学实验。第一,他发现手一松开,东西就离开手了;第二,东西离开手后,是往下掉的。他的行为好像在说:“咦,这个规律真好玩,我来多做几次实验验证一下吧!”
    这不仅是在探索客观规律,也是在探索关于自己身体的规律。他还会进一步尝试,把东西扔近、扔远、扔在地板上和扔在桌子上,听一听不同的东西扔在地上的声音。这些行为在大人看来好像是无聊的捣乱,但对孩子而言其实是探索世界的过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6 18:07:02 摘录
    户外的鲜活刺激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本质上就是整合新信息的能力,是进化安排好了的学习机制。
    第一,开放多感官,让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
    第二,从视觉出发,刺激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

    刺激不是越多越好。

    大脑跟我们身体上的肌肉很像,它会响应身体的训练,变得更强大。但强度过大的训练会造成肌肉拉伤。同样,超出孩子承受范围的刺激,也会让孩子的大脑“受伤”。
    比如,玩具太多,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导致孩子根本无法沉浸下来专心玩一个玩具,注意力被扯得七零八落。我家的做法是把大部分玩具都收起来,一个时间段只拿出几种玩具供孩子选择。过
    段时间,如果其中某个玩具孩子好久没玩,就换一个。
    另外,大人的过度“关注”,同样会干扰孩子。比如,孩子在专心搭积木的时候,家长一会儿问孩子问题,一会儿又让孩子喝水,虽然是好心,却对孩子无益。
    还有一种过度刺激,是过度依赖“视觉输入”。有的妈妈让很小的孩子跟着音频节目学习,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有的妈妈带孩子外出时,在婴儿车上挂各种鲜艳的玩具。其实,美国儿科学会指出,户外环境对孩子已经是丰富的刺激,没必要再画蛇添足地给孩子增加视
    觉干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